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唯一因溥儀而避諱改名的古城,繁華千年民眾富庶,如今僅為縣級市

唯一因溥儀而避諱改名的古城,繁華千年民眾富庶,如今僅為縣級市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淵之前介紹過徽州改名黃山市的故事,引起了讀者熱議。今天咱們要聊的是有著有著「風物淮南第一州」美譽的江南小城——儀征。儀征乃是長江下游北岸唯一的自建城以來就城關臨江的歷史古城,歷史底蘊深厚,改過十餘次名字,最有意思的是,因為中國特有的避諱制度,儀征曾改名三次。

儀征鼓樓

儀征位於江蘇省中部,是揚州市代管縣級市,其身處揚州、南京、鎮江三城中心,長江幹流沿城而過,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因此在建城後數千年間都能保持著旺盛生命力。西周初年,一位名為「義阝(zuǒ)」的王子被分封於此,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座小城,此後該地雖幾經易主,但都保留了「義阝」這一名字。春秋時期,伍子胥從楚國逃亡至吳,途徑此地時,被一條大河攔住去路,幸得漁夫與浣紗女相助才得以逃脫,人們遂將伍子胥解劍渡江之處稱作「胥浦」。「胥浦」歷經千年風雨至今仍存,從那時起,人們開始將「義阝」稱為「胥浦」。

吳國大夫伍子胥劇照

漢武帝統治中期,國力日漸強盛,南方地區得到一定開發。由於儀征位於水路交匯之處,很快就發展成為地區交通樞紐,車輿絡繹不絕,因此改稱「輿縣」,可謂十分生動形象。隋朝統一天下後,隋煬帝楊廣為開鑿南北大運河,游幸江南,徵調大量民夫對江都地區進行開發、建設,並在江北沿江地區興建了將近五十座行宮,其中最大最有名的當屬「揚子宮」,由於揚子宮坐落於此,輿縣因此得名揚子縣。

隋煬帝下詔營建江都繪畫請輸入圖片描述

唐末至於五代十國時期,南吳國王楊溥出訪,特地挑選揚子縣白沙鎮(今儀征城區)為接駕點,該地由此改稱迎鑾鎮。北宋建立後,升迎鑾鎮為建安軍。到了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揚子縣地方官員稟報境內二亭山隱隱有王氣繚繞,真宗趙恆本就虔誠信道,迷戀長生修仙之術,聞之立即降旨在此修建真武大帝塑像,因儀容逼真而改名為真州、儀真,儀真之名由此而來。

宋真宗趙恆坐像軸

宋仁宗趙禎登基時,世人為避仁宗名諱(「真」與「禎」字同音),主動將真州之名改回「揚子縣」。宋室南渡後才復為真州,而且還成為江淮地區的漕鹽綱轉中心。在長期的貿易往來之下,這裡很快就發展為享譽天下、繁榮發達的名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撤銷真州改設儀真縣。

溥儀登基蠟像

清朝初期,清廷採納漢族降將洪承疇等人建議,沿襲明制,儀真仍為兩淮、江南一帶最為繁華富庶之地。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為避皇帝胤禛名諱,儀真首次改名「儀征」。清末,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個皇帝宣統帝溥儀繼位時,儀征為避諱,再次改命揚子縣,這也是唯一因為溥儀而改名的城市。沒過幾年,「辛亥革命」成功,封建帝制被推翻,「儀征」之名得以恢復,至今仍是如此。

參考資料:

《重修儀征縣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也會換首都?而且原因還是這樣……
此人本是西北軍閥,一生總和堂兄過不去,晚年隱居美國妻離子散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