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名師帶你讀《大學》,了解國學經典的正確打開方式

名師帶你讀《大學》,了解國學經典的正確打開方式

《大學》是千百年來文人士子必讀書目之一,位列「四書五經」之首,是儒家重要典籍。朱熹說,讀書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王陽明說,《大學》指出了真正的知行給人看……

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千古流傳,那究竟什麼是《大學》之道呢?

2019年3月24日

讓我們跟隨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王雷泉教授

相聚覺群書院

領會《大學》的三綱八目

由修齊治平而止於至善

學習其中的大學問

王雷泉教授,國學名師,是復旦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之一,他的公開課曾經因為人數太多而換過三個教室,復旦學子說能選上王教授的課是幸運的。

覺群書院有幸邀請到王教授主講《大學》課程,以期大家從經典中了解傳統文化之精髓,從名師處學習儒家之精妙!

王雷泉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2年出生於上海,1969年回家鄉鄞縣管江前溪村插隊落戶。1977年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1984年留校任教,歷任哲學系副主任、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宗教學系主任,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上海宗教學會副會長等。現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宗教學原理、佛教哲學史、佛學原著選讀、中國佛教史專題、禪學研究等課程。著譯有《摩訶止觀釋譯》《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宗教卷》《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宗教卷》《禪與西方思想》《禪宗與精神分析》《中國佛教的復興》等書。

課程內容

第一講 為政之道與大人之學

本講從大學之道是為政之道、士的使命與大人之學、三綱八目的理論架構總領綱要,大學之道,可以說是修己安人的道理。從修身齊家開始,擴大範圍,那就是「治國平天下的總原則」。

第二講 格物致知:識得大體

「格物致知」,就是搞清楚我們在天地和群己之間的定位,確立人生在世的格局。所謂格物致知,就是識大體,掌握內聖外王的大局。此即古人所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第三講誠意慎獨:特立獨行

誠意、正心、修身三章是說內聖的實踐,齊家、治國、平天下三章則體顯為外王的事功。《誠意》章在《大學》「內聖外王」的實踐中,有著最關鍵的樞紐地位。

第四講 絜矩之道:治平原則

本講從五方面總結,家齊而成教於國,絜矩之道:忠恕原理,治平的政治原則,治平的經濟原則,辨義利之道。

報名課程

授課時間

國學課程之《大學》

第一講:3月24日 下午13:30-15:30

第二講:3月31日 下午13:30-15:30

第三講:4月28日 下午13:30-15:30

第四講:5月18日 下午13:30-15:30

*本課程採用《小戴禮記》中的《大學》古本

授課地點

普陀區新會路25號 覺群樓二樓多功能廳

(從長壽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進入)

溫馨提示:第二講,授課地點為覺群大禪堂,陝西北路1380號銀座企業中心二樓。其餘三講皆在覺群樓二樓多功能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玉佛禪寺 的精彩文章:

如何處理修行中生起的種種妄想?
與錢文忠教授暢談佛學,在高野山、唐招提寺探秘日本佛教

TAG:上海玉佛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