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曉聲:鴛鴦劫

梁曉聲:鴛鴦劫

作者:梁曉聲(中國當代著名作家)

來源:《困境賜予我的》(中國青年出版社)

馮先生是我的一位畫家朋友,擅畫鴛鴦,在工筆畫家中頗有名氣。近三五年,他的畫作與拍賣市場結合得很好,於是他十分闊綽地在京郊置了一幢大別墅,還建造了一座庭院。

那庭院里蓄了一塘水,塘中養著野鴨、鴛鴦什麼的,還有一對天鵝。

馮先生搬到別墅後不久,有次親自駕車將我接去,讓我分享他的快樂。

我倆坐在庭院里的葡萄架下,吸著煙,品著茶,一邊觀賞著塘中水鳥們優哉游哉地遊動,一邊東一句西一句地閑聊。

我問:「它們不會飛走嗎?」

馮先生說:「不會的。是託人從動物園買來的,買來之前已被養熟了。沒有人跡的地方,它們反而不願去了。」

我又問:「天鵝與鴛鴦,你更喜歡哪一種?」

答曰:「都喜歡。天鵝有貴族氣;鴛鴦,則似小家碧玉,各有其美。」

又說:「我也不能一輩子總畫鴛鴦啊!我賣畫的渠道挺多,不僅在拍賣行里賣,也有人親自登門購畫。倘屬成功人士,多要求為他們畫天鵝。但也有普通人前來購畫,對他們來說,能購到一幅鴛鴦戲荷圖,就心滿意足了。畫鴛鴦是我最擅長的,技熟於心,畫起來快,所以價格也就相對便宜些。普通人的目光大抵習慣於被色彩吸引,你看那雄鴛鴦的羽毛多麼鮮麗,那正是他們所喜好的嘛!我賣畫給他們,也不僅僅是為了錢。他們是揣著錢到這兒來尋求對愛情的祝福的。我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自己也高興。」

我虛心求教:「聽別人講,鴛鴦鴛鴦,雄者為鴛,雌者為鴦;鴛不離鴦,鴦不離鴛,一時分離,豈叫鴛鴦。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什麼典故?」

馮先生卻說,他也不太清楚,他只對線條、色彩,以及構圖技巧感興趣,至於什麼典故不典故,他倒從不關注。

三個月後,已是炎夏。

某日,我正睡午覺,突然被電話鈴驚醒,抓起一聽,是馮先生。

他說:「驚心動魄!驚心動魄呀!哎,我剛剛目睹了一個驚心動魄的事件!這會兒我的心還怦怦亂跳呢,不說出來,我受的那種刺激肯定無法平息!」

我問:「光天化日,難道你那保衛森嚴的高檔別墅區里發生了濺血兇案不成?」

他說:「那倒不是,那倒不是。但我的庭院里,剛剛發生了一場事關生死存亡的大搏鬥!」

我說:「你別製造懸念了,快講,講完了放電話,我困著呢!」

於是,馮先生語氣激動地講述起來。

馮先生中午也是要休息一個多鐘頭的,但他有一個習慣,睡前總是要坐在他那大別墅二層的落地窗前,俯視庭院里的花花草草,靜靜地吸一鍋煙。那天,他磕盡煙灰正要站起身來的時候,忽見一道暗影自天而降,斜墜向庭院里的水塘。他定睛細看,「哎呀」一聲,竟是一隻蒼鷹,企圖從水塘里捕捉一隻水鳥。水鳥們受此驚嚇,四散而逃。兩隻天鵝猝臨險況,反應迅疾,扇著翅膀躍到了岸上。蒼鷹一襲未成,不肯善罷甘休,旋身飛上天空,第二次俯衝下來,盯準的目標是那隻雌鴛鴦。而水塘里,除了幾株荷,再沒什麼可供水鳥們藏身的地方。偏那些水鳥,因久不飛翔,飛的本能已經大大退化。

馮先生隔窗看呆了。

正在那雌鴛鴦命懸一線之際,雄鴛鴦不逃竄了。它一下子游到了雌鴛鴦前面,張開雙翅,勇敢地扇打俯衝下來的蒼鷹。結果蒼鷹的第二次襲擊也沒成功。那蒼鷹似乎餓急了,它飛上空中,又開始第三次進攻。而雄鴛鴦也又一次飛離水面,用顯然弱小的雙翅扇打蒼鷹的利爪,拚死保衛它的雌鴛鴦。力量懸殊的戰鬥,就這樣展開了。

令馮先生更加吃驚的是,塘岸上的一對天鵝,一齊展開雙翅,撲入塘中,加入了保衛戰。在它們的帶動之下,那些野鴨呀、鷺鷥呀、都不再恐懼,先後參戰。水塘里一時間情況大亂……待馮先生不再發獃,衝出別墅時,戰鬥已經結束。蒼鷹一無所獲,不知去向。水面上,羽毛零落,有鷹的,也有那些水鳥的……我聽得也有幾分發獃,困意全消。待馮先生講完,我忍不住關心地問:「那隻雄鴛鴦怎麼樣了?」

他說:「慘!慘!幾乎是遍體鱗傷,兩隻眼睛也瞎了。」

他說他請了一位寵物醫院的醫生,為那隻雄鴛鴦處理傷口。醫生認為,如果幸運的話,它還能活下去。於是他就將一對鴛鴦暫時養在別墅里了。

到了秋季,我帶著幾位朋友到馮先生那裡去玩兒,發現他的水塘里增添了一道「風景」——雌鴛鴦將它的一隻翅膀,輕輕地搭在雄鴛鴦的身上,在塘中緩緩地游來游去,不禁使人聯想到一對挽臂散步的戀人。

而那隻雄鴛鴦已不再有往日的美麗,它的背上、翅膀,有幾處地方呈現出裸著褐色創疤的皮。那幾處地方,是永遠也不會再長出美麗的羽毛了……更令人動容的是,塘中的其他水鳥,包括兩隻雪白的、氣質高貴的天鵝,只要和那對鴛鴦相遇,都會自覺地給它們讓路,彷彿那是不言而喻之事,彷彿已成塘中的文明準則。尤其那一對天鵝,當它們讓路時,每每曲頸,將它們的頭低低地俯下,一副崇敬的姿態。

我心中自然清楚那是為什麼,我悄悄對馮先生說:「在我看來,它們每一隻都是高貴的。」

馮先生默默地點了一下頭,表示完全同意我的看法。

不知內情的人,紛紛向馮先生髮問,馮先生略述前事,眾人皆肅默。

是日,大家被馮先生留住,在庭院中聚餐。酒至三巡,眾人逼我為一對鴛鴦作詩。我搪塞不過,趁幾分醉意,胡亂謅成五絕一首:

為愛豈固死,

有情才相依。

劫前劫後鳥,

直教人慚極。

有專業歌者,借他人熟曲,擊碗而歌。眾人皆擊碗和之。罷,意猶未盡。馮先生率先擎杯至塘邊,潑酒以祝。眾人皆效仿。

然塘中鴛鴦,隱荷葉一側,不睬岸上之人,依然相偎小憩。兩頭依靠,呈耳鬢廝磨狀。那雌鴛鴦的一隻翅膀,竟仍搭在雄鴛鴦的背上。

不久前某日,忽又接到馮先生電話。他寒暄一句,隨即便道:「它們死了!」

我愕然,輕問:「誰?」

答:「我那對鴛鴦……」

於是想到,已與馮先生中斷往來兩年之久了。他先是婚變,後妻是一「京漂」,芳齡二十一,比馮先生小三十五歲。正新婚宴爾,禍事卻猝不及防——他某次駕車回別墅區時,撞在水泥電線杆上,嚴重腦震蕩,久醫病輕,然落下手臂攣顫之症,無法再作畫矣。後妻便鬧離婚,他不堪其惡語之擾,遂同意。後妻離開時,暗中將其畫作全部轉移。此時的馮先生,除了他那大別墅和早年間積攢的一筆存款,也就再沒剩什麼了。坐吃山空,前景堪憂。

我不知該對他說什麼好。

馮先生嗚嗚咽咽地告訴我,塘中的其他水鳥,因為無人餵養,都飛光了。

我又一愣,半天才問出一句話:「不是都養熟了嗎?」

對方又是一陣嗚咽。

馮先生沒有回答我的疑問,就把電話掛了。

我陷入了沉思,突然想到了一句話:「萬物互為師學,天道也。」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駕駛員注意!這東西千萬別碰!會讓你傾家蕩產
幾張圖,字若干,道理淺,踐行難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