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獲得福報的「三種心」,如果都有,便是善因福厚

獲得福報的「三種心」,如果都有,便是善因福厚

獲得福報的「三種心」,如果都有,便是善因福厚。

人生在世,我們會看到自己身邊,有的人一生順風順水,事業成功,家庭完美,被人稱之為「有福之人」;有的人似乎「命交華蓋」,做啥都不順暢,日子過得凄清之極,苦不堪言,被人稱為「福薄之人」。這是什麼原因呢?

用佛語來說,也就是獲得「福報」的差異造成的。釋迦牟尼曾說:「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無論一個人眼前當下,遭遇到的是福德還是凄苦,都是前世的因緣造就。

雖然,「因緣」是既成事實而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可以分析當下的行為,因為當下的所作所為,對未來也就是決定福報的「因」。那麼,怎麼才能做好這個「因」,以期將來的福報呢?其實也就三個方面:


一、具真誠心

怎麼修大的福報?首先就得靠一顆「真誠心」。做任何事、尤其是行善之事,切勿輕慢敷衍,而應該用一顆虔誠之心。就如同受善之人是自己一般,只有那樣的行善做事,才會了斷分別,對他人經受之苦感同身受,從而發慈悲菩提之心。

說一個《了凡四訓》的故事,一個窮苦的女子,布施給老和尚僅有的兩文錢,老和尚親向他答謝。後來她發跡了,帶著很多金錢再次來到老和尚那裡。老和尚不但不見她,甚至只派一個小沙彌出面答謝。究其原因,在老和尚看來,富貴棄千金易,窮苦舍兩文難,也就是該女子的真誠心不夠。

我們做任何事,如果發了真誠心,無論何等困難也能最終克服,所謂克服,就是當世的福報。如果用真誠心行善,這個福報就更是不可思議,將來獲得的福報也就更不可思議了。

二、具聞過心

所謂「具聞過心」,也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聞過則喜」,這一點對身份尊貴者尤顯重要。我們知道,位卑者難免本有退讓之心,聽聞指責,即使被誤解也很少反駁。而尊貴者平素養尊處優,逆耳之言,很難聽進去,即使自己確有不是處,更多的是惱羞成怒,這是損福報的惡因。

一如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千百年來依然受到我們的敬仰?因為他開啟了大唐盛世。為什麼他能讓大唐文明盛極一時?主要原因就是他有「聞過心」,能聽得進臣子的諫言,這是封建帝王里非常難得的。即使臣子的諫言有誤,也能虛心接受,以此來延續臣子勇於進言的風尚,最終成為千古一帝。

學佛人也一樣,只有具備一顆「聞過心」,才能及時更正自己修為上的過失,斷滅惡因而得福報;即使沒有過失,也用一顆歡喜之心,以戒嗔忿。如此,自然能夠旦夕精進,福報之因也愈發強大了。


三、具久恆心

前面兩種心,都是關於外力之因而起,也就是和因緣里的「緣」有莫大關係,如果機緣湊巧,可能還有一線不經意成就之時。而「久恆心」則純屬內因的發心,和古人說的「堅毅、堅韌」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久恆心」,也就是修行的堅持,更是為善的堅持。即使逆境惡緣加身,也無絲毫退讓之念,即使自己為善之舉不為人知解,也了無絲毫嗔怨忿恨之意。一心所想,就是如何精進自己的修為,怎麼加深自己的善因。日積月累,善因之廣終得福報如須彌。

以釋迦牟尼佛之福慧,尚且有五年遍訪、六年苦修、萬千魔眷干擾,而世尊就是靠一顆無上堅毅的久恆心,終能證得無上正覺,由此可見,「久恆心」福報之大。

上述三心,我認為,就是修為之人獲得福報的三大發心。無論信佛與否,真誠心、聞過心、久恆心都是行事處事的不二法門,信佛之人依此,能獲善因福厚,不信佛之人,也是成功之路的巨大助力。不知道您對此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來讀古文章 的精彩文章:

600年來,信佛的人何其多,為何只有釋迦牟尼能成佛

TAG:每天來讀古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