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人在這座園林里完成了對《源氏物語》的想像

日本人在這座園林里完成了對《源氏物語》的想像

撰文/龍昇,專欄作家

《源氏物語》是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描述的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年)貴族社會的生活,書成於1001—1008年間,作者是平安中期下級貴族藤原為時的女兒紫式部(約973—1016年)。

書中描寫人物近500名,主要人物是光源氏,光源多妻,其一叫紫之上,是另一主要人物,紫之上幼名若紫,書中頻繁出現的「紫」字給人印象深刻,使得古時的《源氏物語》有「紫之物語」的別稱。「式部」是對女官的稱呼,紫式部曾任皇后(中宮彰子)的家庭教師,當算女官,後人便給《源氏物語》的作者冠名成了紫式部。

《源氏物語》中作有和歌近800首,描繪百餘種花草,書中多有落筆庭園之處,還記載了皇室和公卿大臣家的30餘處庭園,它們多是寢殿造庭園。書中主人公光源氏的宅邸「六條院」,便是處宏偉的寢殿造庭園。小說是虛構的,那六條院庭園當然是架空的,但它有原型,即平安時代嵯峨天皇的皇子源融的宅邸「河原院」。

何為寢殿造庭園?日本庭園包括庭園和建築兩部分,庭園的三大形態是池泉、枯山水、茶庭,而建築樣式有寢殿造、武家造、書院造、數寄屋造等多種。寢殿造庭園確立於平安時代,由貴族階層的住的殿堂和附屬的庭園構成。殿堂很大,坐北朝南,廳房很多,分為「渡殿」「寢殿」「對殿」「釣殿」等,「渡殿」是過渡性建築,「寢殿」供主人居住,其左右對稱的建築稱「對殿」,從對殿往南經過長廊通往「釣殿」,釣殿一半坐落地上一半伸進水中,在那裡可垂釣可賞景,賞的是引水匯成的池泉,還有水中島和硃紅色的橋,所有這些構成了一組寢殿造庭園。

千年變遷,如今完整地保存的平安時代的寢殿造庭園已不存在,但有一些復原的模型、半復原的寢殿造庭園。《源氏物語》的「六條院」是架空的,但京都確實有過一處寢殿造庭園「東三條殿」,它是公卿藤原氏的宅邸,今日看不到它了,但今人將它復原成了巨大的模型,展示在京都文化博物館中,可令觀客直觀寢殿造庭園的全貌。

寢殿造庭園「東三條殿」模型

紫式部的父親藤原為時是平安中期的貴族、歌人、漢詩人,他曾出任越前守(律令制度時的越前國最高長官),早年喪母的紫式部曾在越前守官邸陪伴父親生活一年半。1980年代,作為福井縣越前市都市建設的一環,人們將他們住過的官邸復原成了寢殿造庭園,入園免費,因稱紫式部公園。紫式部公園復原的是標準的寢殿造建築的一半,它有寢殿、有東對殿沒有西對殿,但它們都是底座基礎,看似半復原。它確有一座釣殿和完整的池泉,亦可稱完整復原的寢殿造庭園。

紫式部·公園·釣殿

去紫式部公園看看吧,恕我在一些日本庭園的專用詞上加了引號:僅有底座的寢殿旁冒出了泉水,泉水經曲曲彎彎的引水道「遣水」注滿的池塘稱「池泉」,池旁的釣殿以柏木建成,池岸用石塊堆成的岸壁叫「洲浜」,池中有堆土而成的「中島」,一座硃紅色的「平橋」和一座硃紅色的「反橋」將「中島」和兩岸連接起來,硃紅色的橋倒映在明鏡般的池水中,好似一幅圖畫……除卻寢殿建築和池泉庭園,紫式部公園裡還增添了金色的紫式部立像、紫式部歌碑和長達200米的藤棚。

紫式部公園的反橋

紫藤垂紫花。應是隱指紫式部。如今的紫式部公園,每年5月3日舉辦「式部與藤祭」。祭日時由近200名參加者,身著平安時代官人服裝及「十二單」女式和服,手執或頭戴紫藤花,列隊走過造型優美的硃色反橋,在藤棚中穿行,意在追憶紫式部,體現平安時代的優雅氛圍。

日本有幅國寶級的畫卷《源氏物語繪卷》,為平安時代後期的貴族繪師藤原隆能所畫,畫中多有寢殿造庭園的畫面,畫出平安貴族們在那裡賞雪賞月賞,過著「雪月花」式的庭園生活,畫出他們在庭間蹴鞠,在池泉中泛舟……紫式部公園的「式部與藤祭」,稱作「平安行列」,也稱作「源氏物語繪卷行列」。當日公園裡還舉辦古箏演奏會、短歌創作比賽、野外茶會,還置有跳蚤市場,因在黃金周間,聚客數萬,很是熱鬧。

紫式部的曾祖父藤原兼輔,是侍奉朝廷的貴族,官階正四位,稱中納言藤原兼輔。他建的宅邸在流經京都中央的鴨川堤防的西側,因此叫作「堤第」,堤第傳到了紫式部父親一代,紫式部的《源氏物語》便執筆於堤第。

京都北山有座平安時代創立的廬山寺,原在今日有名的金閣寺附近,安土桃山時代(1568—1603年),織田信長掌權及豐臣秀吉開始對京都寺町建設開始的1573年,廬山寺遷移到了京都御所的東側,它正落腳在已成遺址的堤第中,也就是說廬山寺建在紫式部家舊宅里了。

京都寺院多庭園,如今的廬山寺的本堂庭園叫「源氏庭」,便與紫式部有關。源氏庭是一處枯山水庭園,早已存在,修整於1965年,庭園旁立有紫式部及其女兒大弍三位的歌碑,庭園內白砂石圍著一片片青苔地,青苔地中間生満了桔梗,紫花開一夏。紫式部描述過的朝顏(牽牛花)在平安時代指桔梗,所以源氏庭中栽桔梗。源氏庭中的一片青苔中立一大石,上刻「紫式部宅邸」,它既是堤第亦是紫式部的紀念碑。

廬山寺源氏庭的白砂、桔梗、紀念碑

京都南有座大神宮名城南宮,它源自城南離宮,離宮的構想源自《源氏物語》主人公光源氏架空的寢殿式大宅邸「六條院」。日本近代作庭家中根金作,從1954—1960年在城南宮神宮境內營造了神苑,那是處大庭園,正式名稱「樂水苑」,而俗稱「源氏物語花之庭」,因為苑內種植著《源氏物語》中提及的近百種花草。其內有「春山之庭」「平安之庭」「室町之庭」「桃山之庭」和「城南離宮之庭」計五個庭園。其「平安之庭」表現的是平安時代貴族的宅邸,其內的神樂殿建於1996年,便是座寢殿造建築。「平安之庭」表現的是平安時代的池泉庭園,其內有處曲水之庭,每年春的4月29日和秋的9月3日,在那裡舉辦曲水之宴。

城南宮神樂殿

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的南端有個滋賀縣大津市,市內有座創立於奈良時代(710—794年)的石山寺,它坐落在硅灰石山岩上,故名。石山寺的本堂、多寶塔及許多佛像、經典均被列為國寶或重要文化財產,石山寺還被稱之為花之寺、文學之寺。石山寺有森森林木,有櫻花、躑躅、菖蒲、楓葉,它們又被石山寺庭園、無憂園、第一梅園、第二梅園、第三梅園、牡丹園所圍攏,是名副其實的花寺。

京都距石山寺不遠,平安時代的文人、特別是女性文人多去那裡拜謁,寫下《蜻蛉日記》的藤原道綱母,曾從京都步轉行舟行地一日間趕到石山寺戒齋祈禱;紫式部在石山寺戒齋七日,完成了《源氏物語》的構思;清少納言的隨筆集《枕草子》中介紹過石山寺;寫下《更級日記》的藤原道綱母的外甥女菅原孝行女、寫下《和泉式部日記》的和泉式部也都拜謁過石山寺,直到江戶初期的俳人松尾芭蕉在那裡留下許多俳句……石山寺不愧為文學寺。

石山寺紫式部像

今去石山寺,可見芭蕉句碑、芭蕉庵,可見本堂一側的「源氏之屋」,屋內坐著在執筆構思的紫式部,可見豐凈殿中的紫式部展,可見園林中的紫式部供養塔和紫式部苑的紫式部像。

紫式部在《源氏物語》中記載了寢殿造庭園,後人在庭園和公園裡紀念著紫式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回不去的「家」:從團圓時刻到矛盾爆發點
當我肚餓時,腦海里口腔里腸胃裡布滿的都是米粉的味道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