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人的心理健康需求,何時被滿足?

國人的心理健康需求,何時被滿足?

我國當前國民心理健康需求快速增長,一方面是由於部分人群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上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們對於生活質量的追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精細。心理健康不僅是整體健康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對生活幸福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但在心理健康的各類資源與這一蓬勃增長的心理健康需求之間存在著缺口,導致許多需求無法獲得及時、有效的滿足。這一缺口中,有些是人們能意識到的,例如有人出現了心理疾病,需要求助於心理治療,卻難以找到可靠的專業人員和機構。由於我國的心理健康資源與經濟文化資源一樣存在著嚴重的地區不平衡,如果這位求助者在較不發達的偏遠地區,在他可及的地區範圍里可能沒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提供者。在全國調查中我們曾經發現,大約有3/4的調查對象認為獲得心理健康服務是不便利的。

原文 :《更好地滿足國民心理健康需求》

作者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陳祉妍

圖片 |網路

造成這一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健康專業人才的不足。儘管我國已有上百萬人取得了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但其中只有極少數真正從事心理諮詢工作,進一步來說,在這些從業的持證者中令求助者感到可靠而有效的心理諮詢師仍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是,到了心理疾病癥狀明顯的程度而求醫,只是心理健康需求中比例較少的一部分。事實上,人們還存在著更加豐富的心理健康需求,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尚未意識到的。我們在歷次調查中發現,人們在自我調節、人際交往等方面存在著普遍的知識需求,這些需求需要通過心理健康領域的科普工作來滿足。因為這些需求並不像嚴重患病那樣急迫,所以如果我們不主動詢問,人們常常會忽視這些需求。然而,將這些需求置之不理,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由於缺乏自我調節的知識和技能,可能在挫折之下長期陷入低落的情緒,發展出日益加重的抑鬱癥狀,最後由於未能意識到而延誤治療。父母缺乏情緒調控的能力,可能會加重親子衝突,對自身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帶來損害。再如,在「把妹達人」這一現象中,學習搭訕技能乃至玩弄女性的男性一方存在著需要提升自尊的需求,而陷入被操控的戀愛關係的女性一方則需要覺察自己真正的情感需求。未能充分意識到的心理健康需求可能走向錯誤的渠道,導致迷信和欺騙的滋生。

心理健康需求之所以未被意識到,既有專業資源不足導致覆蓋人群不足的問題,同時也有公眾心理健康素養偏低的原因。心理健康素養是健康素養的一部分,它包括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技能和意識。通過心理健康素養的提升,人們可以掌握預防各種心理疾病的方法,及時覺察心理疾病的癥狀,並且採取有效的行動及時求助和調整。人才隊伍與國民心理健康素養這兩個方面對於維護國民的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如果心理健康素養過低,會導致人們很少使用專業的心理健康資源,即使匹配了相應的人才隊伍,也無法發揮最大的作用去滿足各類心理健康需求。

因此,未來要更好地滿足我國國民的心理健康需求,應從多個角度入手。第一,要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與專業資源的延伸。從根本上、長遠上來說,培訓和發展一支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服務隊伍是滿足國民心理健康需求的重要基礎。在人才隊伍的培養需要時間的情況下,目前可以藉助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手段將現有的高質量的專業資源延伸,以更低的成本、更快捷的方式覆蓋更廣泛的地區和人群。第二,要通過培訓和學習提高國民心理健康素養。很多學習模式都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知識水平,提高基礎知識水平是提升國民心理健康素養的最基本的一步。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倡導與心理健康促進有關的健康行為。心理健康相關行為技能的提升需要課程的培訓並且輔以一段時間的堅持練習。心理健康意識的提升需要廣泛的宣傳,包括採取有趣的影視作品、動畫漫畫等方式使人們更加關注。當國民心理健康素養普遍提升後,人們可以及早發現自己和身邊人的心理健康需求,及早採取有效的行動,自助和助人。

我們期待,隨著國民心理健康素養的提升,對於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人來說,身邊有一個更加理解和支持的有利環境,使他們能更加積極而有效地維護自身心理健康。這樣,國民心理健康的需求才能得到更好的正視與解決。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48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男生成績一定比女生差?
教育改革,我們都在期待什麼?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