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如果我不是物理學家,可能會是音樂家。我整天沉浸在音樂之中,把我的生命當成樂章。我生命中大部分歡樂都來自音樂。」

「死亡意味著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正是音樂賦予我無邊的想像力。」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13歲那年,愛因斯坦在閱讀康德的哲學著作時,無意中發現了莫扎特的奏鳴曲,從此便無法自拔,堅持自學小提琴,甚至形影不離。荷蘭物理學家艾倫·費斯特、德國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量子論開山祖師普朗克常常以鋼琴與之合作。對於科學研究和小提琴,愛因斯坦作過一番總結:「音樂和物理研究起源不同,目標卻一致,就是追求表達未知。它們方式不同,但相互補充,在這個充斥人造形象的世界中尋找避難所。這個避難所可以是音符,也可以是公式:我們在那裡賓至如歸,並獲得超越日常生活的安定。」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與小提琴

音樂是愛因斯坦的最大愛好,伴隨他度過了70餘個春秋。他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也能熟練地彈奏鋼琴。他外出時總是帶著心愛的小提琴,並且常常想起鋼琴的琴鍵。他曾不經意地考慮過做一個職業小提琴手,並數次說過,如果他在科學上不成功,他會成為一個音樂家。他幾乎沒有一天不拉小提琴,而且常有鋼琴伴奏,演奏奏鳴曲和協奏曲。他喜歡室內音樂,同傑出的音樂家一道演奏三重奏和四重奏。他的音樂朋友和合作者很多,有時演奏完全是不拘形式的。與音調、音色已預先調好的、結構複雜的鋼琴相比,只有四根弦的小提琴的兩個相鄰音階之間沒有清楚的界限,其音響、振動、音質在很大程度上由演奏者自己把握,因而特別適合於表達個人內心的隱秘世界。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914年在柏林與當時的德國科學院院長合奏

愛因斯坦具有不必事先準備而即席演奏的才能,演奏時而明快流暢,時而委婉悠揚, 時而雄渾莊嚴,極其富於變化。此時,他就像忘情的孩子,完全神遊於音樂的王國,沉迷在豐富的幻想和愜意的思維之中,忘卻了人間的世界,對一切實在的東西都毫無感覺,「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他不願同職業藝術家一起公演比賽,這既出自他作為業餘愛好者的謙遜,也怕給職業音樂家造成難堪。但是,他卻經常為慈善事業義演。愛因斯坦也即興彈鋼琴,一有外人進屋,他就立即中斷彈奏。音樂此時成為他勞動之後的輕鬆和消遣,或是新工作開始之前的醞釀和激勵。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彈鋼琴的愛因斯坦

凱擇爾這樣評論說:愛因斯坦的最大愛好是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在這裡,感受之深,寓意之遠,是同美好的形式交織在一起的,這種統一在愛因斯坦看來,就意味著人間最大的幸福。在大事小事中時時感受到人類要生存的這種意志已經通過音樂上升到一種絕對的力量,這種力量反過來又吸收了各種感受,並把它融化為高超的美的現實。從巴赫到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樂流派,對愛因斯坦來說,鮮明地展示出音樂的本質。但這並不是說,他對其他音樂家和其他流派就持武斷和輕視態度。他愛古老的義大利音樂,也愛德國浪漫主義音樂,但是在他看來,音樂成就的頂峰還是這三個燦爛的明星。有一次,在回答別人問及巴赫時,他曾簡短地說道:「關於巴赫的生平和工作:諦聽它,演奏它,敬它,愛它——而不要發什麼議論!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至於對愛因斯坦小提琴演奏水平的評論,行家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音樂家;儘管他沒有時間去練習,但無論如何演奏得十分好。一位不知道他是物理學家的音樂評論家寫道:「愛因斯坦的演奏是出色的,但他不值得享有世界聲譽,因為有許多其他同樣好的小提琴手。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與友人合奏

愛因斯坦只是熱愛、聆聽和演奏音樂,不大關心討論音樂。不過,他有時也對作曲家及其作品加以評論,這些評論總是簡潔的和有理解力的。他的品味是十分古典的,不大喜歡19世紀的浪漫派。他偏愛17世紀和18世紀作曲家的風格:純正、雅緻和均衡。他喜歡莫扎特、巴赫、維瓦爾第,可能還有海頓、舒伯特,以及義大利和英國的一些老作曲家。他對貝多芬的興趣差一些,即便喜歡也是早期的貝多芬,而不是後期的「風暴和慾望」。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和平來自理解,而不是武力」——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為莫扎特的帶有神意的、古希臘式的質樸和美的旋律所傾倒。他認為莫扎特的作品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過去是、將來也永遠是優雅、溫馨而流暢的,是宇宙本身的內在之美和生活中的永恆之美。莫扎特的音樂是如此純粹簡單,以致它似乎永遠存在於宇宙之中,等待著莫扎特去發現。莫扎特是他的理想、他的迷戀對象,也是他的思想的主宰者。即便如此,愛因斯坦還是堅持他的判斷的獨立性。有一次,他在鋼琴上演奏莫扎特的一段曲調。在出了錯誤後,他突然停下來對女兒瑪格麗特說:「莫扎特在這裡寫下了這樣的廢話。」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很難說出,究竟是巴赫還是莫扎特更吸引他。他一直是巴赫的崇敬者,他覺得對巴赫的音樂只有洗耳恭聽的義務,而沒有說三道四的權利。巴赫曲調的清澈透亮、優雅和諧每每使他的心靈充滿幸福感,扶搖直上的巴赫音樂使他聯想起聳入雲霄的哥特式教堂和數學結構的嚴密邏輯。不過,巴赫作品的新教自我欣賞卻使他著實有點掃興。

愛因斯坦對貝多芬的態度是複雜的。他理解貝多芬作品的宏偉,其室內樂的晶瑩剔透使他著迷,但是他不喜歡其交響樂的激烈衝突;在他看來這是作者好動和好鬥的個性表現,其中個人的內容壓倒了存在的客觀和諧。他覺得貝多芬過於激烈,過於世俗,個性過強,音樂戲劇性過濃,C小調在激情上過載,從而顯得有些支離破碎。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他不大讚同有人說貝多芬是偉大的作曲家,因為與莫扎特相比,貝多芬是創作他的音樂,是個人創造性的表達,而莫扎特的音樂是發現宇宙固有的和諧,是大自然韻律的普遍表達。他曾成功地說服了他的朋友厄任·費斯脫不再偏愛貝多芬,而把時間花在巴赫樂曲上。他對浪漫主義作曲家頗有微詞:他們像糖塊一樣,過甜了。 他認為,由於浪漫主義的影響,就作曲家和畫家而言,傑出的藝術家顯著地減少了。

>>>誠邀您加入羅志淵讀書頻道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一個被物理耽誤的音樂家:愛因斯坦!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很欣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志淵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的精神長相,你有嗎?
羅志淵原創主頁

TAG:羅志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