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兇殺現場38人旁觀卻見死不救,不是人性扭曲而是媒體作假作惡

兇殺現場38人旁觀卻見死不救,不是人性扭曲而是媒體作假作惡

如果你在路上恰好目睹了一樁姦殺案,你會怎麼做?

是衝上去與兇手搏鬥,是躲起來悄悄打電話報警,還是明哲保身匆忙繞路走?

55年前,美國就發生了這樣一件慘案。

慘的不止是作案手法,更有38位旁觀者冷漠地視而不見。

這起案件當時瞬間點燃人們對人性冷漠的憤慨。

38位漠然的旁觀者與殺人的兇手站在同一邊,被害女人的對立面。

於是社會心理學家據此得出了著名的旁觀者效應。

美國的911國家緊急電話也是在這起案件的推動下才誕生。

然而,經過一切批判、譴責及彌補,近半個世紀後才發現這起案件原來是個假新聞。

受害者凱迪·吉諾維斯

凱迪·吉諾維斯是一家酒吧的經理。

1964年3月13日凌晨3點左右,她和往常一樣下班回家。

如此稀鬆平常的一天,砸在時間長河裡都不會激起一點水花。

但這一天對於吉諾維斯來說,卻面臨著終結一生的厄運。

還有大約100步就能回家,然後癱倒在舒服的軟床上。

然而此時的這100步卻不只是是吉諾維斯回家的距離,而是生與死的距離。

空氣中瀰漫著危險的氣息,這時一位尾隨著突然撲向吉諾維斯。

吉諾維斯應激性地撒腿就跑,卻不及對方手中的獵刀迅速。

案發街道

吉諾維斯忍受著劇烈的疼痛一邊逃跑,一邊哭著呼喊救命。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之後,又是數次紅刀子進、紅刀子出。

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對決中,吉諾維斯的反抗逐漸失效。

而兇手還對她實施了殘暴的強姦,拿走她身上的現金逃走了。

留下倒在血泊中的吉諾維斯狼狽不堪,等待著不知道是否存在的救援。

兇手的殺人手法極其殘忍。

整個襲擊持續了大約33分鐘,多次的利刃捅刺與強暴消磨著吉諾維斯的生命。

直到3點50分,警察局才接到了一通報警電話。

4點15分,一輛救護車到達現場。

而吉諾維斯卻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死去了。

這時,案件的兇手溫斯頓·莫斯利沒有潛逃與躲避,還像往常一樣生活。

6天後,警方在調查一起搶劫案時攔截了一輛車。

在這輛車的後備箱里,他們發現一台可疑的電視機。

經查證,這人確實經手了幾十起盜竊,是個不折不扣的盜竊犯。

不僅如此,警方還從這位盜竊犯身上得到了額外收穫。

警方發現他駕駛的白色雪佛蘭轎車與6天前在兇殺案現場,目擊者描述的車型一致。

而這名盜賊手上一個不尋常的傷口結痂,也引起了警方的懷疑。

經過深入調查發現,這正是殺害吉諾維斯的兇手,溫斯特·莫斯利。

這起搶劫案意外地讓莫斯利的謀殺直接敗露了。

溫斯特·莫斯利

29歲的莫斯利其實並不認識吉諾維斯。

6天前的那個晚上,莫斯利在家睡不著覺,才到外面開車兜風。

當發現深夜獨自一人的吉諾維斯時,具有戀屍癖的莫斯利才起了殺心。

他還承認在吉諾維斯之前,也以同樣的手法謀殺和性侵了兩名女性。

此外他還犯下幾十起入室盜竊案。

前一起案件案發現場

在那個不安定的社會,這甚至算不上一件轟動的案件。

警方關注兇手犯罪情節,而媒體卻對案件背後的人性進行了深度挖掘。

在一位新聞嗅覺敏銳的記者看來,這起姦殺案太不尋常了。

當時吉諾維斯已經進入了住宅區,撕心裂肺的呼救難道沒有吵醒附近居民嗎?

結果他發現,不僅有居民透過家裡的窗戶看到了這樁慘案,可怕的是他們對此完全視而不見。

安倍·羅森塔爾是《紐約時報》的一位編輯。

他一直密切關注著這起案件的進展。

但他對兇手的人性之惡並沒有太驚訝,反而另外一個小細節激起他的驚奇。

他從負責此案的紐約市警察局局長口中得知,案發當時附近的目擊者有多達38人。

構想的旁觀者視角

這個細節讓羅森塔爾渾身起了雞皮疙瘩。

38雙眼睛注視著弱小的吉諾維斯慘遭欺凌、謀殺,卻沒有給予任何救援。

羅森塔爾順著這個思路得出了一個細思恐極的結論。

他認為,旁觀者的人性冷漠才是造成吉諾維斯悲劇的真正原因。

構想的旁觀者視角

這是一種比直接殺人來得更隱晦,卻可能更加兇殘的謀殺方式。

在他看來,這起案件的「兇手」不止一個。

這群漠視的旁觀者如同沒殺人的殺人犯,對吉諾維斯造成的傷害不比兇手要小。

於是他洋洋洒洒地寫了一篇文章,詳細描述這起案件以及38雙注視死亡的眼。

而全文更多地偏重對旁觀者見死不救的批判與憤慨。

兇手莫斯利

這篇文章刊登在《紐約時報》的頭版上。

《紐約時報》一向在全美擁有廣泛的讀者。

讀者們的情緒顯然被文章渲染的氛圍強烈調動了起來。

於是這起事件逐漸擴散、發酵,在整個美國社會產生了不小的震動。

而討論點自然也是對於案件中旁觀者的心理揣測,甚至憤怒。

《紐約時報》上的報道,文中描述38人見死不救的場面

隨著報紙的傳播,痛斥冷漠旁觀者的輿論風暴席捲迅速全國。

當時的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特別針對此事發表了一次演講。

他心痛地表示「我們每個人不僅身處危險之中,而且孤立無援。」

總統比爾·柯林頓

這起事件也引發了社會心理學家對於旁觀者心理的研究。

比布·拉泰和約翰·達利兩人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旁觀者效應」。

當有兩個或以上的人在場時,個體會傾向於不對受害者提供幫助。

這種社會心理學現象毫不留情地對概括了群體中的「吉諾維斯案」。

他們據此還開展了一場實驗。

參與者分為獨處和處於群體中兩種情況,他們同樣面臨一位女人遇害的場景。

獨處的參與者中有70%選擇打電話求助,而群體中的參與者只有40%提供幫助。

實驗結果顯示,不僅存在旁觀者效應,而且在場人數越多,人們會越傾向於不提供幫助。

而美國當局也反省,當時不完善的法制體系也是案件的一大誘因。

如今全美國通用的911國家緊急報警電話,也在吉諾維斯案發生4年後推出使用。

不僅如此,當時美國還出台了一部《見義勇為法》。

這部法律專門用來規範旁觀群眾的行為,鼓勵在暴行面前給予救援。

經過數十年的歲月洗禮,吉諾維斯案也本該塵埃落定。

但在30多年後,案件竟然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驚天轉折。

原來飽受罵名的38位旁觀者根本不存在,當時現場的目擊者也只有兩、三人。

而當年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那篇文章也被扣上「假新聞」的帽子。

被埋藏了多年的真相,怎麼突然一覽無遺地暴露在大眾面前?

揭開這場誤會面紗的主力是吉諾維斯的弟弟,比爾·吉諾維斯。

在案件發生時,比爾還是個懵懂小屁孩。

幾年後,他參加了越南戰爭。

戰場上,比爾保住了性命,卻失去了雙腿。

吉諾維斯家庭,從左到右的孩子分別是凱迪、弟弟比爾、哥哥弗萊克

如今年已過半百,但他對於姐姐的死仍然耿耿於懷。

為什麼這38位旁觀者對悲慘的姐姐熟視無睹?

既然自己的人生已經落到這個地步,他覺得是時候要弄清楚姐姐死亡當中的真相。

於是他到處走訪,盡量找回那38位旁觀者,聽聽他們的說辭。

畢竟年限已久,大多數目擊者可能都已經不再人世。

比爾首先找到了姐姐生前的好友索菲·法拉。

年邁的索菲口述還原當時她所知道的場景。

當她看到吉諾維斯被襲擊時,她第一時間安撫好當時12歲的孩子。

然後火急火燎地從家裡衝出來,到吉諾維斯身邊。

年輕的吉諾維斯

但是當時兇手已經逃跑,吉諾維斯也已經奄奄一息。

這幅畫面顯然與多年前的文章內容有明顯的出入。

索菲的證詞與新聞報道之間的差異,到底應該相信哪一方?

比爾繼續展開採訪調查,終於發現了當中的問題。

原來曾經火遍全國的那篇文章,是一篇假新聞。

在梳理案件線索的比爾

其中最關鍵的「38名旁觀者」的信息,就是嚴重的謬誤。

他找到當時撰寫《紐約時報》那篇文章的編輯,了解具體情況。

然而他卻驚人的發現,這個數字只是記者與相識的警察局局長,在飯桌上酒足飯飽後隨口說出的數字。

按照警方的記錄,真正目睹了案件的目擊者只有寥寥幾人。

那篇假新聞的作者安倍·羅森塔爾

而且目擊者並不都像文章中描述的那樣,冷漠地在旁觀望。

當時大多數人已經熟睡,對外面的慘案一無所知。

但凡了解吉諾維斯正在受害的群眾,多少都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救援舉措。

只有其中一位,確實出於恐懼,同時不想涉事的自私觀念作祟。

他沒有立即拿起電話報警,而是爬牆溜到鄰居家裡,打了報警電話。

兇手莫斯利被判處終身監禁

由於旁觀者漠視或許更能吸引讀者興趣,於是記者對文章內容做出了虛假的調整。

他過分誇大了這部分人群的情節描述,打造出冷漠的形象。

而對於施予救援的旁觀者,卻幾乎是選擇性地忽略。

片面的新聞報道因此把輿論引至錯誤的深淵。

遲來的真相總算撥開了人性的烏雲。

比爾釋然,姐姐的死亡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堪。

而有失嚴謹的新聞報道才是錯誤地給人性拷上了一道冰冷的枷鎖。

這篇假新聞留給世人的,卻是更加完善的社會制度和心理研究。

誠然,吉諾維斯案對美國社會造成了非常正面的影響。

虛假的新聞在人群中傳播,巧妙地產生積極的反響。

但這頂多算是一場幸運的巧合,並不能因此讚揚假新聞。

有時媒體的報道偏差更多是在錯誤地引導輿論方向,事件真實性本身就應該是第一準則。

*參考資料

Murder of Kitty Genovese. Wikipedia,2019.03.17.

Kitty Genovese[J]. History, 2018.08.21.

Abe Rosenthal. 37 Who Saw Murder Didn"t Callthe Police; Apathy at Stabbing of Queens Woman Shocks Inspector[J]. The NewYork Times, 1964.03.27.

新弋の恪. 沉默的證人 The Witness[Video]. Bilibili, 2018.03.07.

Robert D. McFadden. Winston Moseley, WhoKilled Kitty Genovese, Dies in Prison at 81[J].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4.04.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Talk 的精彩文章:

補檔聲明
醫學改寫歷史:兩次被爆頭沒死,反而打敗了拿破崙

TAG:SME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