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常被用來教育孩子,歷史上卻是個大貪官

他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常被用來教育孩子,歷史上卻是個大貪官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讀書為上,尤其是科舉制度出現了之後,讀書也成為了很多文人學子進入仕途的唯一方式,因此許多人寒窗十年,只為一朝題名。

在這種環境下,許多描繪刻苦學習的故事典故就湧現出來,成為了後世人教導孩子用功讀書時常用的手段。如「頭懸樑,錐刺股」這種刻苦的精神,是這些故事傳遞給我們的精神力量。

在這些故事裡,有一個故事也是非常的出名,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鑿壁偷光這個故事是出現在小學課本里的一篇文章,其中的主人公匡衡,由於家境貧寒,連油燈都點不起,為了學習,匡衡見到隔壁人家的燈光很亮,便將自家牆壁鑿了個洞,讓隔壁的燈光能夠照進來,匡衡則是藉助這微弱的燈光,讓他在夜晚也能苦讀。

後來,匡衡的確爭氣,成為了當時的大文豪,官至宰相,封為安樂侯封地三十一萬畝。做到這般,匡衡的人生可以說是非常勵志成功的!只不過,到了這個境地,匡衡的心境就不一樣了。

匡衡利用西漢時期的制度漏洞,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也就是對上謊報了封地,後來被人揭發,引得朝廷大怒,再次被貶為庶人。就這樣,這個從貧寒出身,為後世留下鑿壁偷光這種刻苦形象的人物,通過自己的苦讀獲得成功卻最終仍舊落得個庶民的下場,不得不讓人感嘆。

匡衡鑿壁偷光的刻苦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千萬要注意,即便努力後獲得了成功,也莫要忘了初心,被貪念迷了雙眼,最終讓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那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如同匡衡這般,從貧苦出身,通過苦讀成為封疆大吏的人物還有很多,如匡衡一樣因為自己的慾望而身敗名裂的人也有不少,但總的來說,那些通過自己努力一步步爬到高位的人中,仍有不少是流芳百世的好官,讓人敬仰。

有前車之鑒在此,切莫重蹈覆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鵬程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鵬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