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姚晨霸氣回應「男孩不能老哭」:觀念綁架,是對男孩最深的傷害

姚晨霸氣回應「男孩不能老哭」:觀念綁架,是對男孩最深的傷害

前兩天刷微博看到了一條有意思的:

姚晨:常有大人對土豆說,你是男孩,不能老哭。

但我會悄悄跟他說,男孩當然可以哭,哭跟笑一樣重要。甚至有時,哭也很美好。

姚晨轉發的文章提到了很多男人的現狀:

天氣太熱,不敢打傘,怕被說「娘炮」;

嘴唇太干不敢塗唇膏,怕被同事嘲笑;

做影視的不敢做「男性向」電視劇,不然會被罵「直男」......

從什麼時候起,「男性」這兩個字被人們打上了「素麵朝天、堅強剛毅、職場精英、家務黑洞」這些標籤。

連帶著男孩子們也被作為「預備兵」,受到多種世俗觀念的困擾。


1. 男孩,被認為是「責任」的擔當者

半個月前,小葉子開學了。

一天,我去接他的時候,他問我能不能幫他背一下書包,我接過書包,問他怎麼了,他垂著頭說手臂疼,我以為他只是犯懶了,就沒有在意。

晚上回家準備吃飯的時候,他顫顫巍巍拿不穩筷子,弄灑了好幾次飯。我正想沖他發火,突然發現他手臂上有幾條清晰的印痕,還泛著紅,看起來像是磨破了皮。

我連忙問他是怎麼回事,他苦著臉說,學校發了新書,老師讓班上的男生去搬書,其他男生都去校隊踢球了,於是他們四五個人搬了好幾趟把全班的書都搬回來。

我問他,那女生呢?總不至於也去踢球了吧?

他說,老師說了,都是大男子漢了,要能多做點事,搬幾次書沒什麼好叫苦的。

這時我才意識到,社會上不僅存在「重男輕女」,也存在針對男孩的觀念綁架。

在孩子還不懂事的年紀,父母就教男孩讓著女孩,並且很小就傳遞給孩子一種「因為你是男孩,你需要替女生多承擔一部分責任」的觀念,讓孩子被迫承擔起精神上的壓力,並且安慰自己——這是男子漢應該做的。

很多人認為,男孩將來是要成為男人的,需要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所以從他懂事起,就要訓練他,讓他為同班女生搬書,在家裡洗碗拖地。

可是,男人小的時候,也不過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


2. 男孩,被認為應該「堅強」

打開知乎,關於男孩的問題里,有很多都是「男孩x歲了,很愛哭怎麼辦?」

底下最高贊的回答是:

哭是孩子正常的情緒表達,父母應該教他如何紓解情緒,而不是迷信「男兒有淚不輕彈」。

小葉子的同桌因為媽媽幫忙做的手工小汽車粘的太緊,車輪不能動,被班上人嘲笑,從下課哭到放學。

孩子媽媽看到孩子紅著眼眶,二話不說就是一聲痛罵:「整天就知道哭!又是什麼屁大的事惹著你了?」

正值放學,旁邊別的媽媽帶著女兒對他指指點點,「哭包」、「沒用」幾個詞從他們掩住的嘴角里漏出來。

結果第二天,小葉子回來就跟我說,他的同桌被取了個外號,叫「惹不得」,意思是說他像女生一樣「嬌貴」,說不得碰不得,大家都因此遠離他了。

堅強似乎成了「男孩」的代名詞,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太過懦弱,遇到事只會哭,希望能把他培養成寵辱不驚的大男子漢,但是這種思想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男孩和女孩一樣,哭泣是一種發泄的方式,意味著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愛和幫助,而不是一句冷冰冰的「別哭了,真沒用」。

那些總是被要求「堅強」的男孩,把自己的情緒調成了靜音,也不知不覺把父母隔在了心門之外。


3. 男孩,也應該得到理解和愛

記得《摔跤吧爸爸》里,曾經的冠軍爸爸讓侄子過來陪兩個女兒練習摔跤,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但是因為缺乏天賦和良好的體質,侄子很快就被兩個姑娘甩在身後。

侄子的父親見自己兒子還不如兩個女孩,氣得抬手給了他腦袋一巴掌。

雖然說男孩生理上體能會比女孩好一些,但並不代表他們一定就比女孩們強壯。

這樣固有的偏見還有很多,比如當女孩說「我喜歡汽車」的時候,父母會滿足她的要求,但是當男孩說「我想要娃娃」時,父母則會毫不猶豫地立刻拒絕。

父母們習慣於哄女孩,精神上富養女孩,卻忘記了給男孩子們一些關愛。

我曾在地鐵上見過一個不小心把保溫杯弄灑的男孩,他手足無措地看著自己濕掉的褲子和地上的水,卻不敢向不遠處站著的母親要一張衛生紙。

那瑟縮的眼神令人心疼,因為害怕犯錯,害怕被父母責怪,這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活得如此小心翼翼。

養育男孩,並不比養育女孩容易,男孩們雖然懂事寡言,但是他們內心也需要父母的愛來滋潤,也需要父母給他們依靠,給予他們前行的勇氣。

就像馬伊琍說的,不要害怕陪孩子太久會讓他離不開你,父母給孩子的安全感和愛,能讓他變成一個更加自信和獨立的人。

有人羨慕霍思燕有聰慧懂事的兒子,卻不懂得去經營與自己兒子的關係;

有人責罵黃聖依不會帶娃,其實在家裡,自己對兒子也是同樣束手無策;

有人稱讚Jasper可愛,卻忽視了陳小春夫婦為了培養他所花費的心力...

有時,男孩可能比女孩更敏感,就算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也會礙於「男孩」的身份,而不善於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

他們只希望父母能看到他們的需要,擁抱他們的脆弱,讓他們能滿懷自信和勇氣,踏上成長的征程。

————————

親子派,專註0-8歲孩子成長!有其他問題,請關注親子派微信公眾號:qinzipaidu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派 的精彩文章:

「別告訴我媽」的背後,藏著催人淚下的真相
「兒子,和那個敗家女人離婚吧!」婆婆的一番話打臉很多人

TAG:親子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