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BBC揭露干吃不胖的秘密,易瘦體質,你也可以擁有!

BBC揭露干吃不胖的秘密,易瘦體質,你也可以擁有!

問題:怎樣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求點擊右上角「重視」即可。

瘦司寶寶們~女刊瘦美人想問問你們: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小撮這樣的人…他們每天吃著漢堡薯條,喝著奶茶可樂,卻怎麼都吃!不!胖!

讓那些喝涼水都長胖的孩子們無比的羨慕和困惑,為什麼他們就光吃不長肉呢?(因為他們愛看女刊瘦美人)

與其調查那些喝涼水都長胖的人為什麼胖,不如反過來調查那些光吃不胖的人為什麼不長胖。

BBC還真就這麼做了。

他們找來了10個「易瘦體質」的志願者,要求他們每天暴飲暴食,每日攝入5000大卡(是正常人的兩三倍)。

每個志願者都要接受詳細的數據統計:身高、體重、體脂率等...

同時,他們還要帶上計步器,保證每天步數不超過5000。

暴飲暴食為期四周,誰都不能中途離開...

吃,對「易瘦體質」的人來說是一種痛苦

節目一開始,科學家Dr Eric Ravussin把很多人喝涼水都胖的原因,歸結到了祖先身上:

在遠古時期,當饑荒來臨或者是長期捕不到獵物時,那些胖的人因為有脂肪可以消耗,就會比瘦的人更加容易存活。

最後,這些「胖祖先」就把「容易囤積脂肪」的基因,遺傳給了後代,一代傳一代…

但是,總還是有少部分「瘦祖先」頑強地活了下來,他們的後代,大概就是像這10位志願者這樣了。

測試開始,志願者們就被桌子上這一堆高卡路里、高碳水化合物、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震住了。

漢堡、薯條、奶昔、蛋糕、芝士、還有各種巧克力糖果…

這他們看到這些食物,第一反應並不是覺得美味。

而是覺得很...恐怖!

測試的第一天,這位小哥吃了:

2個巧克力麵包、一堆Crubchy Nut、牛奶、肉餅、一整個塗滿美乃滋的披薩、思慕雪、一桶冰激凌、還有漢堡和蔬菜...

不過小哥並沒有開心,他表示,吃這麼多真心很難受,最後自己都吐了...

志願者們每天都吃著肉餅、巧克力蛋糕、各種乳酪製品...

但是他們只是為了吃而吃,這些食物並沒有任何快樂和幸福感...

甚至為了發福,他們有人還把一桶雪糕就著糖漿一起喝下。

想想那個齁甜勁兒,志願者為了長胖,也是拼了...

志願者表示,這樣吃簡直太痛苦了,嘴裡甜膩膩的真心不舒服,而且還不可以運動,簡直不能接受。

一周結束了,到了開始計算體重的時間。志願者們都很忐忑,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回報(長肉)。

這位名叫Thomas的小哥,一周增長了2.8KG,相當於身體體重的4.1%。雖然沒變化不大,但這可是所有志願者里增重最多的一位了。

但是同組的另外兩位志願者,在一周的暴飲暴食之後只增加了原身體體重的1.6%,可以說是相當少了。

志願者們為了更快的增重,開始有目的地選擇食物。

各種巧克力製品和各種甜品,是快速增重的不二法門。

「易瘦體質」取決於從小的習慣

與此同時,科學家還專門針對兒童做了一項調查實驗。

他們給幼兒園那些已經吃飽孩子身旁放上一些小餅乾,看看孩子們會有什麼反應。

有些孩子會把小餅乾推開,然後繼續干著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有些小孩,會放下手中的畫筆,開始吃餅乾。

科學家認為,這種行為模式其實在幼兒時期就早已建立。

有些人一旦吃飽了就會對食物毫無興趣,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

所以你的胃口大小與對美食慾望,在你小時候便被建立了起來。

更確切地說,「易瘦體質」天生如此。

這個實驗很好的在志願者身上得到了驗證。

例如這位小哥坦言,自己吃飽了之後,就沒有再想吃東西的慾望了。

這位小哥也是如此:

還有這位體重增長最少的小姐姐,她坦言,即使食物再精美再豐盛,一旦她吃飽了,就絕對吃不進去第二口。

就算給自己強加吃這些東西的概念,依舊無法咽肚。

不難看出,這些吃不胖的人他們並沒有太多的需求,更不會吃超過身體所需的食物。

例如這兩位小哥,每天瘋狂的進食讓他們難以忍受,每多吃一口都痛苦無比。

「易瘦體質」吃的越多,代謝會越高

瘦司寶寶們看到這裡是不是心裡盤算著這是你多好?從第三周的檢測結果來看,有人比原來的體重增加了6%,而有人僅僅增加了3.5%,雖然他們都吃的很多,但是卻有著接近兩倍的差距。

專家認為,這是因為有些人天生便與眾不同。

他們吃得多,反而代謝率會大大提高。

即使吃的再多,都會被身體快速代謝,從而便不會有脂肪囤積。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浪費糧食?

並且專家還表示,脂肪細胞是會生長的,當它們生長到一個極點的時候,他們便會停止生長。

這些停止生長的脂肪細胞非常頑固,相當難去除掉,而且它還會經可能有效地去積累更多的脂肪...

這就是為什麼增肥容易,減肥難了。

人家博士都說了,去除掉他們幾乎不可能。

那些小時候比較胖的小孩,很早就開始囤積這類「頑固脂肪」,當他們長大了之後,這些「頑固脂肪」會越來越多。

簡單來說,小時候超重的孩子,長大之後超重的可能性也會很大。

測試的10位志願者們,他們小時候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瘦」。

這也就是他們長大吃不胖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小時候並沒有囤積那些「頑固脂肪」。

四周(一個月)的時間就這樣一眨眼過去了,雖然大家都長胖了,所有的志願者的體重都沒有達到超重15%的標準。

測試結果揭曉,第一名這位小夥子名叫Thomas Hanpton,他一周增重大約6.5KG,是原身體的9.5%。

但同時,另一位名叫Martin Wong,他增重是原身體的8%,但是他只長了4.5KG。

從圖片上看,他幾乎沒什麼變化,肚子也沒大,脂肪都不知道到底去哪了。

經過檢測,Martin的脂肪只增長了2.4%,其它增長的部分都是...肌肉...

別人吃飯長肥肉,小哥吃飯竟然長的是肌肉!

肌肉量的增加會增加人的基礎代謝,從而更不容易長肉,也是很拉仇恨了。

「易瘦體質」就算胖了也能很快瘦回來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就來了,這些長胖的志願者在測試之後,是會繼續胖下去還是會變瘦呢?

在實驗結束一個月之後,志願者們都神奇的瘦回了原來的體重。

而且他們並沒有進行任何可以的減肥,或者減少自己的卡路里攝入。

這是為什麼呢?

很早之前,科學家就做過一組很極端的實驗。

他們對一組肥胖的志願者進行了嚴格的監控,要求他們減去10%的體重。

減肥成功之後,科學家們給他們提供了身體每日所需的卡路里量的食物,希望他們可以保持身材。

但是通過監測分析,即使他們的每日攝入量足了,但是他們依舊有很強的飢餓感。

科學家解釋說,因為這些人長期處於肥胖狀態,所以大腦和身體會認為原來的體重才是最正確的。

這樣的話,即使你在短時間減去了不少體重,但是你的大腦還是會努力把你帶回原來的體重...

所以,還是不要再羨慕別人的天生「吃不胖」好基因了。你想要瘦下來就只有健身、健身、健身!

今天女刊瘦美人給大家分享一組

強度較高的燃脂運動

動作1.交替提膝

左右各15~20次

動作2.狗鳥式

左右各20~25次

動作3.仰卧兩頭起

15~20次

動作4.高抬腿

30~60秒

動作5.箭步蹲 轉體

左右各25~30次

動作6.V-up

15~20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刊瘦美人最減肥 的精彩文章:

39歲女星公開做「換血治療」!30萬一次不如換腦?
男朋友拉我進了一個百人群,群友集體整整誇了我三分鐘

TAG:女刊瘦美人最減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