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安石耍「小聰明」,借用王籍名句,結果弄巧成拙,意境全無

王安石耍「小聰明」,借用王籍名句,結果弄巧成拙,意境全無

王安石是北宋不可忽視的一個存在,這反映在朝堂和文壇兩方面。在朝堂上,他是個位極人臣的王文公,他的變法使整個朝廷震驚;在文學界,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字短小而精悍,邏輯嚴謹,具有強烈的思辨力,這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

一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喜慶而又溫暖,仍然是除夕經常吟誦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清新而又自然,仍然是遊子常常掛在嘴邊的詩句。這一首首傳承下來的詩,將王安石推到了北宋文壇名家的隊伍中。

然而,這樣一個名家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今天,小編想與大家分享王安石的「自作聰明」的一首詩,名字是《鐘山即事》,整首詩有四個句子,前三個句子寫得清楚而精美,但最後一句話有點令人尷尬,幾千年來一直備受爭議。

《鐘山即事》

北宋.王安石

澗水無聲繞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對坐終日,

一鳥不鳴山更幽。

這首詩是在王安石變法失利後所創作的,那時,他被迫辭職並住在江蘇鐘山,在這首詩中,他為我們描繪了山中一種安靜而自然的美。這首詩的意思是:山水環繞著竹林,靜靜地流淌;這時竹林的西側是花草叢生,柔軟的柳枝在春風中飛舞。我獨自一人坐在這間小屋裡,每天看著面前的美景,這裡沒有鳥鳴聲,山似乎顯得更加安靜。

為了突出山的「靜」,詩人大費苦心,第一句話就非常安靜,溪流在竹子周圍靜靜地流淌,坐在小屋入口處的詩人不是聽不到溪流,而是他的心很平靜,所以水的聲音似乎被他自動過濾掉了。第二句話是春天的美麗景色,春風很柔軟,輕輕地吹著柳枝,雖然這是一個動人的場景,但由於這種「柔」的特性而顯得無聲無息了。這兩句話只有14個字,就將水、竹、花、草、春風和柳枝巧妙融入寧靜自然的春天景觀,真是一個名家的手筆。

第三句詩人出現了,「茅檐相對坐終日」,沒有提到詩人的形象,但由於前兩句話,隱士的形象已經出現在紙上。

最後一句話在後代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句子,這句話化用的是《入若耶溪》中的經典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與王安石的名氣相比,王籍真的不算出名,但這種生卒都不為人所知的才子,卻憑藉這首詩而聞名,可以說是因詩成名了。

王安石顯然很喜歡王籍的這句詩,所以他悄悄把人家的「鳥鳴山更幽」改成為了自己的「一鳥不鳴山更幽」,大多數人認為這種改變使得這句話意境全無,其他人都是點石成金,他倒點石成鐵,完全是自作聰明,有些尷尬。但也有些人認為王安石的這首詩是七絕,所以這種變化是相當清晰自然的,沒什麼不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谷秘史 的精彩文章:

古籍中出現了神族起源的秘密,真相卻和我們的認知完全不同
梅超風偷走《九陰真經》後,跟黃藥師相比仍是天壤之別

TAG:鬼谷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