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擁兵自重是大忌,岳飛之死早已註定,跟大宋王朝的風氣也有關

擁兵自重是大忌,岳飛之死早已註定,跟大宋王朝的風氣也有關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著名軍事家、詞人、民族英雄,南宋排名第一的英雄將領。岳飛的一生,獲得了傑出的成就,他平定了楊幺、滅偽齊、大破金兀朮的拐子馬,使金兵發出哀嘆: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對國家如此忠誠的良將,最終卻落得了個悲慘的結局。事實上,岳飛的死與他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他的一些做法觸及了皇帝的底線。

岳飛被殺的第一個原因與宋朝重文輕武的風氣有關。北宋的創始人趙匡胤吸取了五代十國的教訓,從建國之日起,就對武將嚴加防範。趙匡胤建立宋朝後,為了防止軍官亂政,通過杯酒釋兵權收回了軍權,在這之後的一百多年,宋朝一直嚴格防範武將。

北宋最優秀的將軍狄青,由於軍功被皇帝重用,卻吸引了王朝大臣的仇恨,最終被排擠到地方成為一名官員。即便如此,大臣們也沒有放過狄青,有一次,當時的宰相文彥博對狄青說:「朝廷疑爾」,嚇得狄青惶惶不可終日,半年多後,死於抑鬱。

南宋建國初期,由於特殊情況,當時既有楊幺、劉豫這樣的割據勢力,還有金國這個強大的對手,因此,宋高宗對各種地方武裝力量的發展都沒有仔細追究。然而,在楊幺和劉豫被平定後,金國有了和解的念頭,擁有重兵的武將因此成為宋高宗眼中的眼中釘。其中,岳飛擁有10萬多兵力,佔全國總兵力的四分之一,這時的岳飛已經讓宋高宗寢食難安了。

此外,宋高宗之前遭遇過兩次兵變,使他更加懷疑武將。第一次是苗劉兵變,1129年初,護衛親軍統制苗傅和劉正彥率部隊逼入宮殿,迫使宋高宗退位,並迫使宋高宗將皇位傳給年齡尚小的皇子,由皇太后垂簾聽政,最後在各地勤王大軍的壓力下,苗劉二人不得不讓宋高宗複位。宋高宗複位後,他派人去殺了苗劉二人,雖然他平定了苗劉兵變,但這件事在宋高宗的心中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陰影,從此他對武將非常不放心。

岳飛被殺的最後一個原因是宋高宗在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之後,想與金國議和,然而金國的議和條件是「要議和,必殺飛」!並且答應宋高宗在議和之後,可以讓他的母親韋太后回國,一面是驍勇善戰但不聽話的大將,另一面是養育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我認為這個選擇題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難,許多人會像宋高宗一樣選擇,犧牲不聽話的將軍,迎接生母回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狂徒 的精彩文章:

道光若將皇位傳給奕訢,清朝的命運會不一樣么?結局早已註定
如果沒有此人,秦國變法很難成功,商鞅卻割掉了他的鼻子

TAG:歷史狂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