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你還沒有買新能源汽車?

為什麼你還沒有買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才剛開始,處於風起之時,仍道阻且長。

「在中國並沒有任何一家新能源造車企業值得投資。」

昨日,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這一句話激起了「千層浪」。

為什麼你還沒有買新能源汽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在微博直接回應:「無需您投資」,並表示,做批評者容易,做建設者難,今天蔚來、小鵬等遭遇的困難,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坑,總要往前的。

不過從當前來看,以蔚來、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要越過的「坑」或許有點多。


再有一次機會,還買電動車嗎?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召回新能源汽車13.57萬輛,約佔全年汽車召回總量的1%,但佔據了新能源汽車召回比例的13.46%。此外,據媒體調查,近7成車主表示後悔購買新能源汽車,原因包括續航能力、電池可靠度、質量隱患等。相關數據顯示,57.1%的新能源車車主表示能感受到動力電池的明顯衰減,35.7%的車主表示有衰減但不明顯,只有7.1%的車主表示沒有感受到動力電池的衰減。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便知」。此前,有人po出段子一般的經歷:開著某品牌新能源汽車在長安街上進行系統升級,隨後就趴窩在了長安街上,警察來了一波又一波,無奈車窗戶都搖不下來;也有人剛開新能源汽車沒多久就出現了爆胎事件。

綜合從車主的反(tu)饋(cao)來看,新能源汽車在續航、充電、產品設計、軟體更新等多個方面存在問題,其中,續航與充電已經成為了這一產品的致命弱點。

1、宣傳續航400,實際上路250


我有充電樁,有車位。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絕對不會買電動車。

這是知乎網友@小澤澤嘻嘻在購買新能源汽車之後的真實體驗。

「廠家標的電池容量40kw,賣方號稱300km續航,於是我就買了。而在實際上路時,40kw的電池,百公里消耗電池容量30kw,只要跑100公里,就會憂慮滿滿,甚至不敢開暖風,只能開ECO模式慢慢溜。」

對於汽車續航的擔憂成為了一種焦慮,而與其有相似經歷的還有很多車主。南京某打車平台的劉姓司機告訴鎂客網記者,他自己駕駛的純電動車宣傳時稱最大里程400多公里,而實際續航能達到300公里就不錯了,並且如果在冬夏開空調,續航更是縮水到250公里。這導致他有時都不敢開空調。

不久前,造車新勢力之一的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微博發言:

為什麼你還沒有買新能源汽車?

簡單總結來說,就是目前許多新能源汽車宣傳的最大續航里程,實際是在60km/h等速標準下得出來的,這和實際用車場景根本不符合,所以宣傳的續航里程和實際續航會有很大差距。許多車主覺得續航和實際續航不同就是上了這個當。

除了虛假宣傳續航之外,極端天氣下的新能源汽車續航也被爆有嚴重縮水。據媒體報道,河北保定的滴滴司機就曾集體投訴某品牌新能源汽車冬季續航里程嚴重不達標,其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270公里,而在冬季實際運營里程卻在120公里左右,只達到了官方宣布續航里程的44%。

這一難題,外國整車廠同樣無法解決。美國汽車協會曾發布一項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零下6度左右,其實驗的5款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都會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下降幅度在41%左右,就連特斯拉Model S也無法倖免。

其次,不得不提的就是充電了。

為什麼你還沒有買新能源汽車?

2、充電樁數量多,能不能用才是重點

根據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的發言可知,截止2018年11月末,我國充電樁數量已經達72.8萬台。結合其他數據可知,目前充電樁和電動汽車的比例在1:3.5左右,不過充電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面臨著建設落地難、運營效率低等問題。

儘管從數量上看充電樁的數量並不匱乏,但實際問題在於數量多和能正常使用是兩回事兒。一般來說,充電樁所在的位置需要車位,而在車位非常緊張的當下,帶有充電樁的車位容易被佔用。


「我們開著電動車按照導航找了8個充電樁,有6個都被燃油車佔了位置,要想充電根本不現實。」

不僅如此,充電樁故障的現象也經常存在。想像這樣一幅畫面,當你正開著電量不足的車到處尋找充電樁,而找到的充電樁一個又一個都存在故障無法使用的時候,原本開車的便捷絲毫不存在,買「電動車」反而給自己找了更大的麻煩。

即使運氣好,充電樁未被侵佔、能正常使用,亦要遭遇排不上隊的無奈。尤其是在國內集體放假的五一、國慶乃至春節,高速路上一眼望去全是車。由於純電動汽車充電的時間很長,如果開到半路電量不足,在節假日排隊幾乎無法避免。這時即便前面排1輛車,也需要等1-3個小時,加上如果有車主不自覺,充完電依舊佔據充電樁的車位,那麼想充好電上路的車主,要在原本路上消耗的時間上再加上N個小時不止,甚至可能是大半天。

為什麼你還沒有買新能源汽車?

拋開以上種種情況不談,充電的用戶體驗也是一言難盡。由於不同的充電樁和充電樁來自不同的企業,要想正常充電,許多情況下到充電樁就得先用手機下載一個APP,不同充電樁不同APP,可謂一個接一個的下載,APP裝了一籮筐,只是還不知道下一次充電又要下載哪個APP,而下載後再用又是何時何地。

在充電這一層面,基礎建設和用戶體驗毫無疑問是遭到用戶瘋狂吐槽的「重災區」,而當車主買車後不滿意想要賣出,價格卻完全不同於往日。

3、不保值

保值率低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大弊病。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發布的2018年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主流新能源汽車3年保值率竟低到了20%。

「一年賠一半,三年全賠完」,已經成了電動車行業保值率低的精準寫照。與同等價位、同等車齡的燃油車相比,補貼後用戶購買一輛價值12.5萬元的北汽新能源汽車EV200,三年後的二手車價格僅為4.5萬元,保值率為36%;而如果車主購買的是一輛傳統的同樣為12.5萬左右的燃油車大眾朗逸,三年後二手價格為7.5萬元,之間相差了3萬的距離。


購買新能源汽車「動機不純」

根據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是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59.9%和61.7%。根據統計情況來看,近五年來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都在以年均50萬輛的速度快速增長。這似乎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接受度在持續高漲,但果真如此嗎?

為什麼你還沒有買新能源汽車?

從國家信息中心2018年的調研結果來看,有超過40%的人購買電動車的動機都不單純,要麼是因為有補貼價格會便宜,要麼是因為不限行,此外不用搖號、容易搖到號、或者有免費牌照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出於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趨勢的觀點來購買的因素,只佔據到了22.6%。

可以說,當前新能源汽車受到市場追捧的原因是來自於政府的補貼、政策優勢的干預,而非新能源汽車本身產品的吸引力。

縱觀整個新能源市場,補貼退坡機制正在推行,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車企湧入新能源領域。前不久威馬汽車就完成了總額30億元的C輪融資。市面上新能源汽車的車型、面向的消費者領域也越來越廣,從面向精英人群到推向普通大眾。

同樣可以看到,相較於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這類早已跑在全國各地的品牌,以蔚來、小鵬、威馬、理想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已然逐步進入了量產階段。伴隨著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外國優質車企全面進軍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企之間的競爭將會愈演愈烈,而依靠廉價電動車、或者演講吹噓出的「概念」、虛假宣傳之類的打法將會不再奏效。

隨著信息越發透,新能源汽車將和傳統的汽車一樣,產品的品質、性價比、性能、口碑、用戶體驗將成為贏得市場的關鍵,真正能夠拿出來「貨真價實」、具有競爭力產品的公司才將會開始上位。

另一方面,對於前面提到的極端天氣下續航嚴重縮水、以及充電樁的基礎建設、運營、充電時間長等現象,對於剛剛起步不久的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而言都是亟需攻克、推進、解決的問題。

當前國內各省份也正在積極推動建設充電樁和充電樁的建設,以安徽省為例,不久前當地政府發布了《安徽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將在2020年前新建500座集中式充換電站、建成18萬個充電樁,為新能源汽車車主們提供更多的便利。

特斯拉也在不久前宣布升級超級充電網路V3細節,通過新技術的使用能夠將車主充電的時間縮短至一半。據悉V3版超級充電網路最大功率在250千瓦,如果為特斯拉長續航版Model 3充電,能夠實現充電五分鐘續航里程增加約120公里,最快1610公里只需一小時的充電速度。

與V2版充電網路不同,V3除了實現翻倍的效率外,也實現了在同一座充電樁即便有多輛汽車同時充電功率也不會受到影響,簡單來說就是一輛車充電最高250千瓦,兩輛車充電時最高也是250千瓦。

整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無論是產品本身、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讓為之買單的用戶給出差評、吐槽也並不「委屈」。相較於燃油車整個產業的成熟度,新能源汽車才剛開始,處於風起之時,仍道阻且長。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為什麼你還沒有買新能源汽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默沙東斥3億美元巨資收購新公司!
搶三星首發、與小米「互罵」的柔宇尋求融資,10億美金誰來投?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