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萬病之源!過度肥胖讓你靠近死亡,五臟六腑時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萬病之源!過度肥胖讓你靠近死亡,五臟六腑時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萬病之源!過度肥胖讓你靠近死亡,五臟六腑時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小時候我們總說孩子胖乎乎的好可愛,然而隨著成長……

萬病之源!過度肥胖讓你靠近死亡,五臟六腑時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

體重每增加10斤,

糖尿病風險增加30%,

高血壓風險增加14%,

心血管病風險增加8%,

肥胖相關癌症風險增加6%,

不吸煙者死亡率風險增加5%。



胖,距離死亡也許沒幾步!

一個胖子,全身上下隱藏著不止9種疾病,甚至這些疾病距離死亡也並沒有幾步……

1. 心臟:

脂肪堆積→衰竭→死亡

不久前,美國408斤知名胖男29歲去世,死因就是心臟驟停。他曾在2016年參加關於減肥的真人秀節目《沉重人生》而聲名大噪。在節目中他曾擔心自己體重過重,如果不減肥活不過30歲。

萬病之源!過度肥胖讓你靠近死亡,五臟六腑時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肥胖,可能導致脂肪長期堆積,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心臟會被一層厚厚的白色脂肪包裹,會影響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和養分的能力,最後可能只能逐漸衰竭而死。

據統計,肥胖者並發腦栓塞與心衰的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體重者多2倍。

2. 肝臟:

脂肪肝→肝炎→肝癌→死亡

肥胖的人肝臟老化非常明顯。平均而言,身高體重指數每增加10,肝臟的「年齡」就會增加3.3年。

而且,脂肪肝幾乎是和胖人如影隨形,部分肝癌患者經歷了由肥胖發展為脂肪肝炎,由脂肪肝炎發展為肝硬化、以及肝癌。

3. 腎臟:

腎小球「三高」→腎病

被稱為世界最胖女子的Eman Ahmed,因遭受包括心臟病、腎功能損害在內的健康疾病,2017年9月25日被醫院宣告死亡。

萬病之源!過度肥胖讓你靠近死亡,五臟六腑時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肥胖會直接增加腎臟負擔,使腎小球長期處於「三高」狀態(即: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分數增高),這種「三高」狀態可導致內皮細胞、足細胞及系膜細胞損傷,破壞腎小球濾過屏障,導致蛋白超濾,引起腎病。

4. 骨關節:

關節壓力大→骨關節炎

《一個肥胖患者的死亡》中,記錄了美國德州的赫克托·加西亞的生活,他體重最重時達288公斤。因為肥胖,他進行了4次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如今必須要用到代步機幫助行走。

萬病之源!過度肥胖讓你靠近死亡,五臟六腑時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攝影:麗莎·克蘭茨

不斷增加的體重給骨關節造成巨大的負擔,加快了關節軟骨的蛻變和丟失,並刺激骨刺的形成,導致骨性關節炎發生。

5. 肺:

肺功能差→呼吸暫停、慢肺阻

上文提到的赫克托·加西亞,就是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沒多久就去世了。

過多脂肪會增加體內炎症反應,一定程度上損害肺臟。法國一項研究發現,與體重正常者相比,腹部肥胖者肺功能損害幾率高兩倍,慢阻肺和睡眠呼吸暫停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更高。比如,我們熟知的,胖人更容易打呼嚕。

6. 血管:

堵塞→高血壓、高血脂→腦卒中、心梗

人一旦體重超標,體內脂肪出現堆積,血管就會像管道一樣生鏽結塊,進而發生堵塞,血流不暢了,高血壓就來了,心臟病和中風的幾率就會明顯增高。

在40-50歲的肥胖者中,高血壓的發生幾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個中度肥胖的人,發生高血壓的機會是體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輕度肥胖者的2倍多。

7. 大腦:

智力下降→老年痴呆

瑞典一項為期24年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女性越肥胖智力越低,還可引發老年婦女的痴呆症。對於超重16%的女性,她們將隨著每增重一公斤脂肪而表現得智力下降。

8. 胰腺:

胰島素抵抗→糖尿病→併發症→死亡

肥胖的人幾乎都合併有胰島素抵抗。許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多為肥胖者。

由於體型的肥胖,胰島素搬運血糖的工作量也加大。普通人一餐5個單位胰島素能解決的事,到了胖子這,可能就必須10個單位胰島素才行。就這樣,由於胰島β細胞長時間超負荷功能,容易導致胰島功能受損,出現永久性高血糖,即發生2型糖尿病。

9. 卵巢:

月經不調→不孕不育

肥胖的人體內脂肪較多,脂肪中有一種物質是可以轉變為雌激素的,脂肪越多,轉變的雌激素也就越多,導致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卵泡發育不好,反過來又影響卵泡合成雌激素,達不到高峰值,從而影響排卵,月經也就不正常了。

而女性超重會影響其排卵期、受孕能力及胎兒早期發育,並且孕前女性如果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肥胖,容易患多囊卵巢綜合征,使卵泡不易成熟,影響正常排卵,造成不孕。

萬病之源!過度肥胖讓你靠近死亡,五臟六腑時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肥胖乃「萬惡之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悅讀 的精彩文章:

第一屆老年悅讀「春節」攝影活動作品投票通道開放啦!
梨子具有極好的保健功效,生吃熟吃大不同,做法簡單,在家試試吧

TAG:老年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