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無人機在天上鳥瞰大地 他們潛入海底窺探秘密

無人機在天上鳥瞰大地 他們潛入海底窺探秘密

《我在船底的空間》,Matej Bergoc攝。在克羅埃西亞紹爾塔島度假時,他為凹好造型的女朋友拍下了這張剪影。

這個藍色星球的神秘,透過深潛的鏡頭,才得以讓我們窺見一二。深邃而浩瀚的海洋正是人們想像力的最大源泉之一。

整理 | 胡博

《赤蠵龜》,Eduardo Acevedo攝。它們一生的大部分都在開闊的海域度過。它們要花費數年從加勒比海的海灘橫渡大西洋,到達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期間,它們要躲避很多陷阱:塑料、繩子和漁網。這隻受困的赤蠵龜恰好被兩個水下攝影師解救了。

《聚光燈下》,Bruno Van Saen攝。這是一隻黑美葉海蛞蝓,生活在菲律賓朗布隆省的海底,搖動著的腮比蝴蝶的雙翅還艷麗。

《虎浪》,Henley Spiers。巨牙天竺鯛因為身上的條紋和巨齒又俗稱虎紋天竺鯛。這隻雄性天竺鯛尖牙外露,它負責保護口中的卵,直至它們孵化。

《兩個世界》,Henley Spiers。一隻鸕鶿扎入十米的海水下捕食,旁觀的攝影師恰好處在大股魚群與捕食者之間,看著後者多次無功而返。

《鯊魚課堂》,Sirachai Arunrugstichai攝。攝影師為巴哈馬比米尼鯊魚研究所接待參觀孩子們參觀時拍的照片。

2017年,BBC用一部《藍色星球2》給人們呈現了一次海洋視覺盛宴,其高口碑(IMDb評分9.3,豆瓣評分9.8)引起人們刷屏,掀起了一陣紀錄片熱潮。

2018年,溫子仁用一部《海王》構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亞特蘭蒂斯、一次驚世駭俗的海洋大決戰,又一次刷新了人們對海洋的印象。

加上《海洋奇緣》、《海底總動員2》、《加勒比海盜5》、《巨齒鯊》,近年來,無論故事的內容是關於冒險、家庭還是環保,海洋題材的重磅巨制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啟示人們關注海洋環境,更多的則成為了人們的談資。

《幽靈渡輪》,Becky Kagan Schott攝。John McPhail曾是一艘汽車渡輪,本應被拖到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金士頓,但因為沒挺過風暴而沉沒,至今仍底朝天地伏在64米深的海底,與之相伴的是另一艘渡輪。

《殘酷挑戰》,Richard Barnden攝,本次比賽的大獎得主。法屬波利尼西亞法卡拉瓦環礁黃昏時分,700條鯊魚游弋在南端的潮汐通道口。狩獵開始了,這隻鸚嘴魚淪為了灰帆鰭鯊的晚餐。

《哦,不,哥斯拉》,Bruce Sudweeks攝。加拉帕格斯群島的海鬣蜥很容易和哥斯拉撞臉。

《鯨魚求偶》,Scott Portelli攝。Heat Run指鯨的求偶行為,數頭雄性鯨魚會追逐一頭雌鯨,這個過程會持續數個小時。期間,雄性還會互毆,而海豚經常會湊熱鬧。

《泥上尤物》,Arthur Kingdon攝。蘇格蘭多益取湖的湖床上,一段廢棄的塑料管道成了這隻龍蝦的家,幾隻海蛇尾成了它的鄰居。

地球,雖然名稱上偏向陸地,但71%的表面還是由水覆蓋,深邃而浩瀚的海洋正是人們想像力的最大源泉之一。

這個藍色星球的神秘,透過深潛的鏡頭,才得以讓我們窺見一二。但僅僅是這一二,就足以讓我們領略她的神秘,並為之驚艷。2019水下攝影大賽(Underwater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19),就讓我們身臨其境,看到了包羅萬象的、真實的海底世界。

《灰海豹之臉》,Greg Lecoeur攝。英國諾森伯蘭郡法爾恩群島上,灰海豹已經適應了和人們分享地盤,讓此地成為了旅遊景點。而在此之前,它們因為皮毛、脂肪而被獵殺。

《神秘》,Fu Liang攝。海鰻是水下攝影比賽的常客,但這隻看起來可非比尋常。

《早潮時的鯖魚》,Victoria Walker攝。英國康沃爾郡聖艾夫斯港內,早朝落去,大群鯖魚困在港內,圍在攝影師旁打量這個異族怪物。

《紅騎士》,Zarina Staller攝。攝影師在印尼藍壁海峽拍攝了這隻海馬,夙願得償。為了讓這張照片脫穎而出,攝影師使用了燈和濾鏡,將海馬拍成了一個蓄勢待發的騎士。

《小尖翅燕魚的倒影》,Jack Berthomier攝。強風、驟雨、大潮合力將殘枝敗葉和人造之物傾倒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努美阿海灣內,許多幼年尖翅燕魚正好利用它們隱匿身形,逃避捕食者。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吃不到大白兔冰淇淋?沒事,那是假的
獲三項提名卻錯失小金人,一顆不該被忽視的遺珠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