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帶而不代」,帶領孩子而不是代替孩子。

一個六歲左右的孩子,在做完能力訓練之後,媽媽帶著他從二樓下來,翁老師正好在樓下。

孩子準備穿鞋子回家,然後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

媽媽一看,這個鞋子是系鞋帶的(我們一般的媽媽幫孩子買鞋子都是魔術扣的,這個媽媽可能覺得這個鞋子很漂亮就給孩子買了,但它是系鞋帶的),於是媽媽說:「好的好的,來,媽媽來教你,從這裡打個圈,穿過去,再打個節,一拉,好了,會了嗎?」

「會了。」

「跟翁老師再見。」

「再見。」帶著孩子走了。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二次,又是這個孩子上完課從樓上下來,還是這雙鞋子,這個孩子又說:「媽媽我不會。」 媽媽就有點生氣了,說:「你這個孩子,我不是教過你嗎?怎麼還不會啊,來來來,

媽媽教你,你看,打個圈,把這個塞進去,一拉,簡單吧。會了沒有?」

「會了。」

「跟翁老師再見。」

「再見。」又走了。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大家說這個孩子會了嗎?不會。為什麼?這叫光說不練,這位媽媽從來沒有讓孩子自己去做過,其實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

記得我們家寶寶兩歲多的時候,外婆有段時間來這裡照顧她,天天看到外婆追著寶寶喂飯,外婆在的那段時間,我們家寶寶可以說得上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等到外婆一回去,先前教給她的又不會了,還養成了懶惰的習慣,做什麼事情就習慣張嘴喊大人幫忙。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其實這種現象在很多家庭都有,家裡有小孩子,老老少少全部圍著她轉,孩子餓了馬上有人喂飯,孩子穿衣服還得好幾個人伺候。他們認為孩子小,這些可以慢慢學習,其實這些生活中的事情明明是最好鍛煉孩子的機會,卻被我們的「疼愛」給扼殺了。

所以很多小朋友3-4歲還不會穿衣服,也不會拿筷子,甚至都不會自己脫褲子上廁所,什麼事情都是張口就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樣子的「疼愛」只會讓孩子變得更軟弱。

要讓孩子學會獨立第一步,從自己吃飯開始,可能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對筷子他們更多的是拿著去玩,有一定的危險,所以我們會制止,但是等到孩子3-4歲時,我們可以教孩子怎麼使用筷子,剛開始他抓在筷子尾部,我們可以慢慢的有耐心的告訴他們怎麼調整,等到他們慢慢地掌握方法,自己能夾住菜,就會明白筷子的功用,不會再拿著筷子玩耍。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在大多數的媽媽當中,教孩子還有一個通病,她們喜歡說,她們靠說來建立親子關係,靠說來教孩子知識,靠說去表揚孩子,靠說去懲罰孩子,說來說去孩子會變得怎麼樣?「嘮叨的媽媽」,哪個孩子不煩啊!而且語言是個高級符號,如果理解能力弱的孩子聽都聽不懂。所以,講十遍不如讓孩子去做一遍。

聰明的父母應該這樣做,我們在教育孩子當中,一定要少講、多問、多聽避免成為說教式父母,多一點時間讓孩子自己去表達,多一點時間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體驗中成長,孩子不是教出來的,你說的越多他真的不一定能進步,而是靠練出來的。

比如系鞋帶用筷子等都需要孩子多加練習才能熟練運用,而這些也是鍛煉了孩子的精細動作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起床慢、穿衣慢、系鞋帶慢,還有的家長為孩子的動手能力擔心,包張書皮、整理個書包,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像樣……這些多半是由於孩子的精細動作未得到充分訓練。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精細動作發展主要是指孩子手部的精準動作,還包括手眼協調能力,對孩子未來的認知能力發展影響深遠,爸爸媽媽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通過趣味手部遊戲,多多鍛煉孩子的手部肌肉,這樣可以更好的刺激寶寶的腦部發育了。

我們在參加翁老師21天兒童能力訓練當中,練習了一些精細動作的訓練,分享下面6個遊戲可以幫助鍛煉精細動作,成為一個心靈手巧的寶寶!

1,串珠子

所用道具:珠子,串線

遊戲方法:給小朋友準備好珠子,進行串珠子的遊戲,可以媽媽報出珠子的顏色,孩子來串珠子,還可以讓小朋友按照顏色順序來串。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2,夾花生

所用道具:筷子,花生

遊戲方法:準備好帶殼花生,對於開始練慣用筷子的寶寶,可以先夾帶殼的,熟練了之後夾不帶殼花生,對於小點的寶寶可以先練習拿勺子舀花生。

3,跟我一起學畫畫

所用道具:水彩筆和白紙

遊戲方法:家長先在白紙上畫一根線條或者圖案,然後讓孩子挨著這跟線條畫,挨得越近越好,但是不能碰到這條線。

4,挑挑棒

所用道具:小木棍或者鉛筆,可以多人參與

遊戲方法:將小木棍隨機撒落在桌面上,然後兩人輪流拾取,每人一次,在取的過程中不能讓其他的小木棍動,如果動了則輪到下一個小朋友。

5,剪一剪

所用道具:剪刀,卡紙

遊戲方法:家長提前給孩子準備好帶格子的卡紙,小朋友按照格子的直線剪下紙片。

6,踢足球

所用道具:筆、紙團、紙盒

遊戲方法:準備一個小紙盒和小紙團,讓孩子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筆桿,把紙團球踢進球門,球門可移動,距離可調整,可以跟孩子比賽,看看誰能踢中的多。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除了陪孩子做一些小遊戲來鍛煉,平時不要讓孩子錯過在日常生活中的鍛煉機會,而一旦錯過了精細動作發展的關鍵期,要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再去彌補,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孩子因精細動作發展不良而造成的學習挫敗感卻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我們不捨得放手,不讓他們從小學會獨立,學會自己去面對生活,那麼他們只會做事情前想著依賴他人,等著別人把事情安排,那麼我們的孩子怎麼可能變得優秀。

我們還經常看到一個這樣的現象,在遊樂場總是圍滿了家長,孩子還沒有開始玩,家長就跟在後面叫:「你慢點跑,別摔倒了」。摔倒了就讓他們自己爬起來,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犯錯都是讓孩子成長的機會。讓他們從中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摔倒、讓他們學會如何自己站起來,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知道如何避免犯錯,才會在長大後不畏挫折,能夠自己勇敢地站起來。

我們常常能從家長口中聽到:「不準做這個,不準做那個」,這樣過分的保護,其實在無形中扼殺了孩子對於未知的探索,以後他們面對未知的困難,就不敢去嘗試,總是想著不斷退縮,在無形中就養成了孩子軟弱的性格,這讓孩子以後如何在社會立足。

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聰明的媽媽要學會這樣做

不要一邊想要剪斷孩子的翅膀,一邊又妄想著讓孩子高飛,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取捨,懂得放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害怕這個害怕那個,娃就是膽小」,讓你錯過了娃多少次的求救?
真正的教育,不是靠名校,而是拼父母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