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養生之道 「男腎女肝」為先天,這樣補最有效!

中醫養生之道 「男腎女肝」為先天,這樣補最有效!

在中醫養生之道中,男人補腎,女人養肝是最基本的,因為男人腎不好會引發男科疾病,女人肝不好會引發婦科疾病,所以男腎女肝真的很重要哦!一起來跟品艾小九看看中醫養生保健的知識 !

男補腎

中醫以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

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養生家把養腎作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

醫學研究表明,如果男性腎虛且不及時補腎,極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狀。諸如:「腎虛」會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

中醫認為,「冠心病」也主要是心脈瘀滯、心腎不足造成的。老年人慢性腹瀉與脾腎陽虛密切相關;腎虛還可以引起前列腺增生(肥大)。此外,糖尿病、慢性腎炎等也與「腎虛」有關。

為什麼艾灸可以補腎

腎陽不足是腎虛的一個主要方面。腎陽又稱為元陽,為全身之真陽,是五臟六腑陽氣活動的動力,一身陽氣之根本,如《黃帝內經》「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張景岳所說「凡通體之溫者,陽氣也;一生之活者,陽氣也。五官五臟之神明不測者,陽氣也」。

所以腎陽是生命之本,五臟陽氣之根,即「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故陽氣與人的衰老和疾病的發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所選穴位如三陰交、足三里皆為肝、脾、腎經合穴,氣海、關元、神闕為任脈之腧穴,同時也是臟腑的募穴。特別是關元穴,是足三陰與任脈之會,又居下焦,真陰真陽關鎖於此。

保健灸常用的補腎穴位

足三里

功效:健脾益胃、補益氣血。

主治: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疲勞、早衰。張杲的《醫說》強調「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指反覆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

三陰交

功效:溫腎健脾、祛濕利水、調經止痛。

主治:腸鳴腹脹、泄瀉、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痹。

神闕

功效:溫陽益氣、補腎健脾。

主治:脾腎陽虛,症見畏寒肢冷、面色淡白、神疲乏力、泄瀉甚至下利清谷,及命門火衰導致的陽痿、早泄、遺精等。

關元

功效:溫腎健脾、補益固脫、散寒止痛、調經養血、保健延年。

主治:可用於陽痿早泄、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

配穴:關元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陰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氣海

功效:壯元陽固虛脫、培補元氣、回陽益陰、調和營衛、延年益壽、抗衰防疾。

主治:凡身體衰弱、陰陽兩虛、營衛不調、下元虛憊、陳寒痼冷、體弱羸瘦、四肢逆冷、脾胃虛弱、精血虧損、五勞七傷、諸般虛損等。

注意:陰虛者慎用,孕婦禁用。一般在春季灸氣海,《內經》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氣海為生氣之海,此時灸之,應其春生之時序,以助升發之氣,逐陳陰,奠下元之基,以適夏令之長也。

腎俞

功效:腎,腎臟也;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腎臟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故名。

主治: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白帶,水腫,耳鳴,耳聾,腰痛。

配伍:配太溪、三陰交治療月經不調;配翳風、耳門治療耳鳴、耳聾。

太溪

功效:滋陰益腎,壯陽強腰。

主治: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治療手腳冰冷、穴道刺激療法治療掉發等。

女養肝

女子以血為本,肝為女子先天。

對於女性而言,肝臟這個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肝藏血,在志為怒,開竅於目,主一身之筋,所以怒傷肝,與眼睛有關的疾病、與筋有關的疾病、婦女月經不調等婦科問題,往往與肝有關。

肝的生理特點就是「主升、主動、主散」。怎樣養肝?主要從肝的特性入手。肝在五行中屬木,所以養肝首先要滋陰。

其次是養血。肝負責儲藏血液,調節血量,如果身體里血液供應出了問題,肝肯定難辭其咎,所以養肝必須養血。

可見,「男補腎,女養肝」有一定的道理。在如何補腎、養肝方面,人們要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同食可吃些有利於肝、腎的食物,以增強肝腎功能。

常言道:肝不好,未老先倒;肝凈,皮膚都嬌嫩!

對女性而言,肝臟不好會引發內分泌失調,皮膚粗糙,臉色暗黃,提前衰老等癥狀。如果肝不好,會第一時間反映在臉上!

養肝護肝這樣按摩或艾灸,見效快!

肝經要每天艾灸2到3個穴位從上到下,時間每個穴位15分鐘,起初可10分鐘左右,貴在堅持,肝主血脈主筋,長期堅持養血脈,補肝血! 肝經十四個穴位里,有幾個非常神奇有效,介紹如下:

太沖穴:

在行間上二寸的凹陷中。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能在身體虛寒時增加溫度;能在怒發沖關時瀉火入眠;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總之它算肝經上的命門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鐘,只有大好,沒有不是,堅持數月必見奇效!

期門穴:

位置源自肝臟附近,長期每天堅持刺激,對急慢性肝病會有很大的改善。

肝俞穴:

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里屬於「俞原配穴」法,並且它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艾灸它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大敦穴:

針對氣鬱不舒的婦科症,閉經、疼經、崩漏、更年期。男科的陽痿、尿頻失禁,疝氣等。(就是經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腳指頭,用艾灸熏也很好)

曲泉穴:

膝內側橫紋上方凹陷處。它為護膝要穴,還可平壓,並適用各種肝虛之症。多揉多收益。

養肝護肝4個方法1午後小睡10分鐘

很多肝炎患者午後易疲倦,不妨嘗試一種簡單的「療法」——每日午後小睡10分鐘。

臨床證明,午後小睡10分鐘可以消除睏乏,其效果比夜間多睡兩個小時好得多。

白天在等候飛機、火車、輪船或在乘坐長途巴士和公交時,不妨小睡片刻,這可以讓你顯得較有精神。

2飲食不要過於生冷

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3少吃刺激食品

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

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為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4進補不能亂補

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銀耳、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補腎養腎9個最有效方法

中醫養生防病,一向主張調養為主,以腎為本。所以,實用的補腎方法需要你儘快掌握。中醫告你補腎養腎10個最有效方法,保護你的腎臟健康!

方法一:飲食補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方法二: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

方法三:房事有度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這樣才有助於養腎護腎精。

方法四:定時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方法五:運動養腎

生命在於運動。通過運動養腎糾虛,是值得提倡的積極措施。

這裡向您介紹有助於養腎糾虛又簡單易學的運動方法: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方法六: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裡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方法七:護好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方法八:大便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

方法九:有尿不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乾淨。

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中醫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春季吃一寶,百病自然好!

天天拉足背,輕鬆九十歲!

身體有毛病,到底該找哪條經絡 ? 答案就在這裡!

人有九竅,九竅通則人無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蓬軒 的精彩文章:

走出八大誤區,刮痧並非又疼又淤才有效!
刮痧後的痧印分析,必備!

TAG:艾蓬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