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怎樣理解「心學」的「心」?

怎樣理解「心學」的「心」?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從陽明這一句話說幾句:

把客觀的物質與主觀的意識混雜在一起。陽明已體悟到且既承認客觀的理性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所在,姑且,按普遍的說法,稱它為「理」。是這麼點意思的。這與老子的天地不仁的觀點,都達到超越了一般的儒士們有意無意的忽視的客觀存在,但是,陽明當多是受佛教影響,他沒有突破自心的窠臼,把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本質如一的所在全部歸於了心意的功能範疇。換個通俗的說法就是,他把萬物紛紜的客觀本質所在歸於心所創造的決定了的。這就陷入唯心主義泥潭。所以陽明心學是理性的唯心主義。

也就是哲學上說的客觀的唯心主義。

他所言的心,實質是萬物一心,心物一體,主客觀雜糅的結晶。這必然導致心學於客觀探索自然研究上缺乏理性的研究精神,顯然是而今實證科學必然鄙棄的,當然,這樣的心學確實是很利於修身養性上進益功夫的。反觀而言,也恰是而今所謂科學的一種補益了。人屬於自然範疇,但是大力士能把自己舉起來嘛,不過,人把自己舉起來有啥好玩的呢?所以,心學管心那是莫大功績。對比著說,個人認為,自然科學的極端會使人類分崩離析,心學的極端會使人類科技萎縮不前反動倒退。二者互有彌補之益,這也是必然,對立統一,碰撞交流,人類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求真問理,路徑不同……

綜上,沒有碰撞擦不出智慧火花,研究自然科學與研究人的科學終究還是要互補互益的,心學對人自身的認知探索研究無疑也是一個目前一切所謂的科學都不可替代忽視的良好的視角與工具。從心入手......不錯的!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你怎麼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八卦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拳擊、博擊,在打鬥中會護頭,而武術卻不是?
年輕人讀太多的哲學書真的好嗎,為什麼?

TAG:太極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