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乾隆通寶精品推薦

乾隆通寶精品推薦

乾隆通寶,就是由於清高宗乾隆皇帝於公元1735年即位,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國策略,創造了封建社會裡最後一個輝煌盛世,之後民間便盛傳佩帶「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後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該錢幣鑄於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背面的滿文比較複雜,上面有很詳細的價格和錢幣拓片。乾隆通寶錢徑約2.2-2.5厘米,重約2.4-4.8克。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乾隆通寶鑄於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背面的滿文比較複雜,可以參考華光普的《中國古錢幣目錄》,上面有很詳細的價格和錢幣拓片。歷史年代為,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絕大部分為小平錢,新疆紅錢有部分當十錢,寶泉、寶鞏發現有大錢,但應為開爐或後鑄花錢,非行用品。

清代錢幣學家鮑康所著的《大錢圖錄》就有收錄,並考證「奉先殿所用各袱四角皆墜此錢,遇列聖生時,則更易新建元鑄者。」意思是故宮奉先殿里的肩負上都墜著這種錢,每到先皇駕崩,新帝即位則改鑄新的年號天下太平錢以頂替舊物。

從存世的清朝天下太平錢來看,版式多樣,工藝不齊,質量懸殊,但真正切合宮錢尺度的卻不多見,絕大部分是怙恃官鑄或民間翻鑄、仿鑄。由於宮錢為皇家所用,銅質至少到達六煉以上,顏色金黃,撫之細潤;式樣必合規制,巨細、文字必經嚴酷審核;鑄造不惜工本,與鑄造粗率者有天壤之別。是品乾隆天下太平錢為現在僅見的清宮天下太平錢雕母錢。觀其錢文,書體正經,點劃秀氣卻內藏力度。撫其銅質,平滑細潤,非行用銅錢可比。尤為難堪的是,此錢金口已開,屬正用無疑,完善體現了清宮中前期雕母的工藝特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tay曖昧 的精彩文章:

光緒元寶的市場價值怎麼樣,價值百萬?
咸豐重寶價值那麼高?

TAG:stay曖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