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寒冷環境下喝酒暖身科學嗎?

寒冷環境下喝酒暖身科學嗎?

文丨掙脫枷鎖的囚徒

喝酒暖身,一種全球性的信念和行為

喝酒暖身,是普遍存在於人群中的一種信念,也是處在寒冷環境下人們的一種習慣性行為。

雖然,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喝酒多少與環境氣候有很大關係,寒冷地區的人們更能喝酒,酒量更大。但是,卻很少有關於這方面的堅實的科學研究證據。

最近,美國匹斯堡大學通過對全球190多個國家人均飲酒量與氣候溫度和平均日照時間之間關係的分析,為「喝酒暖身」現象提供了實錘證據。

研究結果顯示,在排除像宗教(中東地區穆斯林人口飲酒量最少)等影響因素外,全球範圍內,平均氣候溫度和平均日照時間,與一個國家人均飲酒數量、人口中喝酒者的比例數,以及偶爾重度飲酒模式的比例都呈反比關係。

就是說,越是寒冷和日照時間短地區的人們,更習慣於喝酒來暖身。

體現在世界地圖上就是如下圖所示的狀況:

上面的圖所示為人均酒精攝入量,左下圖為平均溫度,右下圖為平均日照小時數。

圖中可以清楚地顯示環境溫度、日照時間與和酒之間的關係。

我們如何來感知冷暖?

要了解喝酒為什麼能暖身,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我們的身體是如何感知冷與暖的。

現在已知,我們的全身遍布溫度感受受體。

雖然還沒有確定全部的溫度受體,但是至少已知的是,存在很多不同的受體各自感知一定範圍內的溫度,受到相應刺激產生神經信號傳遞到大腦皮層產生冷熱感覺;同時傳遞到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進行體溫調節。

這些溫度受體可以根據分布部位分為中樞溫度受體和外周性受體。

所有這些溫度受體中,以腦內和皮膚溫度受體最為重要,因為它們分別感受核心體溫和環境溫度的變化。

按照目前的理論,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存在一個「體溫調定點」,就像空調溫度設定控制器來「設定」身體的核心溫度,體溫調節就是優先保障這個核心溫度維持相對的穩定。

這個設定溫度也是身體感覺冷暖的一個參照標準,身體各部位溫度受體感受的信號經過處理,「經驗性」地與這個溫度進行比較產生冷熱感覺。

皮膚的溫度感受器存在於皮膚表皮之下,脂肪組織之上。因此,它感受到的實際上並非真正的環境溫度,而是環境溫度和衣服等遮蔽物影響下的皮膚表皮下溫度。

我們知道,皮膚是身體與環境之間最主要的熱量交換器,主要機制是通過皮膚血管的擴張和收縮來調節。

當需要散熱時,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加大,將更多的熱量從身體深部帶到皮膚便於散失;當需要保存熱量時,皮膚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量從而減少散熱量。

因此,皮膚溫度感受器感受到的溫度,實際上受環境溫度、衣服等遮蔽下的表皮溫度和皮膚血流量等因素共同的影響。

喝酒為什麼可以暖身?

研究顯示,喝酒可以通過幾種機制獲得暖身的感覺。

1. 擴張血管

1) 乙醛的皮膚血管擴張效應。

我們知道,很多人只要喝一點酒,就會全身皮膚通紅並感覺熱乎乎的。已知這是普遍存在於東亞人群中的現象,是由於約15~40%的亞洲人存在一種基因變異,分解酒精代謝產物乙醛為乙酸的乙醛脫氫酶2失活,乙醛在體內集聚引發皮膚血管擴張所致,因此被稱為「亞洲紅」。

近年來被媒體反覆炒作的服用頭孢類藥物後喝酒誘導的「雙硫侖樣反應」也是部分頭孢類藥物對乙醛脫氫酶活性抑制,血液乙醛集聚的結果。

不管怎麼說,這都足以證明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具有明顯的擴張血管,特別是擴張皮膚血管的能力。

2) 酒精對皮膚血管的擴張。

但是,多數乙醛脫氫酶活性正常的人,乙醛分解非常迅速,乙醛擴張血管作用非常弱。

研究已知,酒後血管的擴張主要還是酒精的作用。

酒精血管擴張作用似乎仍然是腦中樞抑制的結果。因為研究發現,正常人酒後皮膚,特別是手指和腳趾血流量和皮膚溫度有顯著升高,溫度升高幅度可達2.5~3.5℃;在截癱患者則沒有這種效應。

另一項試驗中,酒精引起的血流增加和皮膚溫度升高也主要體現在手指和腳趾,時間出現在酒後15到60分鐘。

2. 酒精直接熱效應

我們都知道,吃辣椒會讓我們感覺熱辣辣的疼,還容易出汗。

已知,辣椒的辣並不是味覺,而是刺激一種被稱為辣椒素受體的多能受體產生一種熱痛覺。

研究發現,辣椒素並不是辣椒素受體唯一的配體,辣椒素受體其實是一個被稱為瞬時受體電位(TRP)受體家族中的一員,由於是第一個被發現而命名為TRPV1。

很多因素或物質都能激活TRPV1產生熱、痛覺。

比如,42℃以上的溫度,比如PH值<5.9的酸,也包括酒精。

就是說,酒精也可以直接激活體內的TRPV1,產生類似於辣椒的熱痛覺——這就是酒,特別是高度數酒為什麼喝著「辣」的原因。

3. 酒精可以下調下丘腦調定點溫度?

還有一種理論認為,酒精對腦功能的抑制是全方位的,包括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下調「調定點」的溫度。因而,同樣的環境溫度下,喝酒者會感覺不到冷或者冷的程度差。

可見,喝酒暖身是存在充足的理論依據。

試驗證實,喝酒的確可以暖身

喝酒暖身不僅存在理論依據,也已經被試驗驗證。

比如在一項研究中,受試者處在18℃的室溫下,休息30分鐘後喝酒,或喝蒸餾水作為對照。之後保持坐姿繼續呆在18℃下60分鐘。

結果,兩組受試者身體皮膚溫度和核心溫度的變化相似,但是喝蒸餾水的人明顯感覺到寒冷,而喝酒者則全無寒冷的感覺。

嚴寒環境下,喝酒暖身是作死

可見,如果在輕度低溫環境下,適當喝點酒(必須確保不醉酒),的確可以起到暖身的作用。

但是,如果長時間處在嚴寒環境,喝酒會破壞身體體溫調節機制,不斷不能暖身,反而將自己置於寒冷傷害的危險之中,甚至會直接導致死亡。

現代社會,每年冬天世界上都有很多人會被凍死。其中,很大部分發生在酒後,尤其是年輕人。

比如,2018年11月,媒體報道莫斯科火車頭隊年僅18歲的新星被發現凍死街頭。

原因只有一個,醉酒。

喝酒如何破壞體溫調節機制的呢?

1. 減低寒冷的感知。我們知道,喝酒會降低人的認知能力,醉酒的人往往不太能感受到寒冷。當血液酒精濃度(BACs)達到0.25~0.3%以上時,會產生麻醉效應,對環境的感知能力更顯著下降。

2. 血管擴張加速身體熱丟失。如上所述,寒冷環境下,皮膚血管收縮是身體減少散熱保存熱量的主要機制。喝酒後,皮膚血管擴張,皮膚血流增加,加大散熱量,嚴重破壞體溫調節機制。

3. 醉酒倒地顯著增加傳導性熱丟失。我們知道,不同物質的導熱性能存在巨大差異。明顯醉酒者會陷入嗜睡甚至失去意識。倒地後,身體散熱就從主要通過空氣傳導散熱,變成通過地面傳導散熱。現在廣泛存在的水泥、大理石或瓷磚地面的導熱性顯著高於土地,更顯著高於空氣;如果在野外雪天,直接倒卧在雪地或冰面,傳導熱丟失速度更是呈N倍增加。這種情況是冬季醉酒凍死的主要情形,非常危險。

4. 腦功能抑制,抑制肌肉寒顫產熱能力。我們知道,當核心體溫難以維持時,身體會啟動快速產熱機制,就是肌肉寒顫。全身寒顫的產熱效率是平常狀態的500倍以上——這是嚴寒環境下人進行自救的最有效措施。

但是,醉酒後,腦功能的抑制也會抑制肌肉寒顫效應,破壞這種最有效救命手段。

5. 醉酒後的低血糖,減少身體功能物質。身體的產熱需要依賴於能量物質,而這首當其衝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肝臟、肌肉的糖原儲備。醉酒會導致低血糖,減少可消耗的能量物質,減低產熱效率。

6. 矛盾性脫衣現象。坊間一直傳說,凍死者往往被發現衣著單薄甚至赤身露體,衣服被脫在身旁,這種現象被稱為矛盾性脫衣。這主要是由於低溫傷害末期,腦功能受到嚴重破壞,產生認知混亂,反而會產生熱的感覺,而導致無意識的脫衣行為。

而醉酒,有可能提前誘發這種矛盾性脫衣現象,加劇低溫傷害,甚至加快凍死的速度。

綜上,輕度低溫環境下,少量喝酒或會產生暖身的效果。但是,持續嚴寒環境下,喝酒暖身會破壞身體體溫調節機制,反而會促進寒冷傷害的發生,加重低溫傷害的程度,甚至致死。

因而,嚴寒環境下喝酒暖身是典型的作死,也是個主要機構一致在不遺餘力警示的危險行為。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轉載已經原作者同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戰端已經開啟,科學必須反擊!
科學家打造新型「隱身衣」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