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嫦娥四號完全成勘測任務後,會返回地球嗎?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嫦娥四號完全成勘測任務後,會返回地球嗎?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它在地球誕生後不久就出現了,一直陪伴著地球,見證著地球的變化,生命的演化和人類的誕生,進化和發展。因此,自古以來,人類對月球都有一種獨特的情懷,太陽給地球帶來了光和熱,帶來了溫暖,而月球則給漆黑的夜晚帶來了少許光明。

古時候, 人們對月球的情懷出現了不少有關月球的傳說,中西方國家都有不少有關月球的美麗傳說,在古人的眼中,月球是美麗的,上面一定生活在高高在上的仙人。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有了天文望遠鏡之後,月球的真面目也開始暴露出了一部分。

通過天文望鏡觀測月球會發現,月球其實是非常荒涼的星球,沒有大氣層,到處都是隕石坑還有環形山。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第一探測目標就是月球,除了探測器到達月球軌道進行探測之外,1969年人類還實現了首次載人登月。

雖然後來50多年的時間,再沒有進行過載人登月,但是去月球的探測從來沒有間斷過,只不過是派出探測器進行。當然,以上對月球的探測只限於月球正面,包括50年前的載人登月,也是在正面登陸的。我們都知道,月球的體積比較大,它的自轉和公轉是一樣的,所以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月背我們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

想要觀測月背的情況,那必須要繞到月球的背面才行,可是這樣又會出現一個通訊的問題,如果探測器不能及時跟地球進行通訊,想要登陸月球背面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國的航天事業雖然發展得比較晚,但是速度卻是非常快的。

我國的太空探索計劃自然也不會放過對月球的探測,也先後發射了嫦娥號幾個系列對月球進行了探測,對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知。不過,月球正面經過幾十年的探測,人類對它已經相當了解了,可是月球背面具體什麼情況,我們還不了解。

中國也是航天大國,自然也要開創先河,月球正面已經被美國先登陸了,那麼月球背面就是我國的事了,於是我國科學家制定了登陸月球背面的計劃,一旦成功將是人類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這個登月任務就交給了嫦娥四號。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成功發射,經過幾個月的太空飛行,終於在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人類的驕傲。嫦娥四號登陸月背,是要進行一系列的勘測任務,於是這裡有朋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嫦娥四號完全勘測任務之後,還會返回地球嗎?

我們都知道,人類以前的一些探測器登陸月球正面,進行勘測取樣後都返回了地球,那麼嫦娥四號最終也會返回地球嗎?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對此是如何解釋的。

嫦娥四號是在嫦娥三號的基礎上進行改裝的,它的功能也是非常強大的,主要由著陸器和巡視車組成,嫦娥四號的巡視車叫做玉兔二號。著陸器主要負責探測器的著陸工作,一旦登陸月球背面將不再移動,它也不具備移動功能。

執行月背勘測任務的是月球二號巡視車,它在著陸器的頂端,當著陸器成功登陸月球表面之後,就會降下兩個滑梯,巡視車從頂端滑下,開始執行勘測任務。玉兔二號可以在月球表面自行移動,帶有太陽能充電板和同位素溫差電池,核電池可以幫助玉兔號順利度過月球寒冷的黑夜。

相信了解過以前探測器登陸月球返回地球的配置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了一個問題:嫦娥四號沒有返回裝置。50年前,美國登月的時候,登陸月球的飛船也有著陸器,巡視車,而且還多了一個返回艙,這個返回艙就是帶著樣本,從月球表面起飛返回地球的必需裝置,沒有這個就不可能再返回地球。

嫦娥四號沒有這個返回裝置是否就代表著,它登陸月球的旅程只是一個單程票,將不再返回地球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國科學家在設計嫦娥四號的時候,主沒有返回器這個設備,並不是說科學家不想給它加裝返回器,可是這樣的話技術更複雜了,登月任務就有可能會再次往後延期未知的時間。

另外,我國我國對月球的勘測任務主要是分為了圍繞月球表面勘測,降落月球進行勘測,和最終有新的飛行器將其帶走返回地球,這三大步組成,嫦娥四號的任務就是登陸月背,對月球背面進行一系列的探測,完全任務後暫時留在月球背面。

科學家在設計嫦娥四號的時候,著陸器的設計壽命為一年,月球車的設計壽命為三個月,當然這個設計數據只是一個參考,實際工作時間可能要遠大於這個時間。雖然嫦娥四號沒有返回器,不能帶著樣本返回地球,但是有關月球的相關探測數據還是會通過中斷衛星傳回地球。

嫦娥四號有可能也不會永遠留在月球背面,等到我國的嫦娥五號甚至嫦娥六號發射之後就會完全我國勘月的最後一步,那個時候登陸月球之後可能會搭載嫦娥四號的月球車一起返回地球,最終它還是會返回地球,只不過這不是嫦娥四號的任務,而是由後面更先進的嫦娥號來完成。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浩瀚星空 的精彩文章:

人類未來的進化之路有可能實現自主,這是怎麼回事?是福還是禍?

TAG:探索浩瀚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