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新智元導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關於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融合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智能經濟形態如何實現?本月27日,「2019新智元AI技術峰會——智能雲·芯世界」,AI行業專家與學者一起論道。

國家又有AI新政。

據新華社報道,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八份文件,其中就包括《關於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這是今年全國「兩會」總理首次提出「智能+」之後,國家層面促進人工智慧發展的又一份重要指導文件。

會議指出,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特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應用為目標,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制度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結合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特點,探索創新成果應用轉化的路徑和方法,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時代來了!


AI融合實體經濟,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

昨天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提出探索創新成果應用轉化的路徑和方法,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智能經濟形態」是第一次出現在國家級政策文件中,此前常用的「新經濟形態」多指互聯網電商、共享經濟等商業形態,這次提出「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既包含了共享經濟,也包含了大數據、機器人等廣泛的AI產業。

在過去一年,人工智慧成為改造傳統行業、提升各領域效率的新動能,算力、演算法、數據進一步大爆發,作為國家戰略的人工智慧正在作為基礎設施,逐漸與產業融合,加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政策層面,近三年來國家出台多項政策指導、支持人工智慧發展,新智元做了初步統計。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發布《互聯網+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 2016年11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
  •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 2017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18-2020)》

除了政策層面,多個國家級會議也提出了人工智慧相關的報告等文件,就全國「兩會」而言,人工智慧連續三年進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 2017年,「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 2018年,「人工智慧」再次被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
  • 2019年全國「兩會」,「人工智慧」第三次次出現在總理的報告中,並且總理在報告中指出首次提出「智能+」: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拓展「

    智能+

    」,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在政策支持下,我國企業在人工智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13日報道,根據日美歐中的專利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在2016年至2018年3年里公開的專利申請件數,在AI專利申請領域,從進入前50的企業來看,中國為19家,超過美國的12家。

不過,雖然AI專利數量超越美國,但晶元等底層技術依然面臨創新挑戰。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國集成電路的進口額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達3120.58億美元;同期出口額為846.36億美,貿易逆差達3倍之多。

作為「智能+」的基礎技術,晶元為萬物互聯提供算力源動力,激發AloT、AI雲、5G網路技術成熟,實現產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

作為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一年,英特爾這樣的晶元巨頭會有哪些戰略打法?地平線、雲天勵飛這樣的AI晶元創業公司突圍機會有哪些?智能經濟形態如何實現?本月27日(周三),新智元將在北京泰富酒店舉辦「2019新智元AI技術峰會——智能雲·芯世界」,共同展望智能雲和新世界的未來。


晶元+雲最強陣容,3·27峰會最新議程公布

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迎來新一輪歷史機遇。作為「智能+」中國主平台,新智元主辦的「2019新智元AI技術峰會——智能雲·芯世界」,凝聚全球AI機構、學者和企業,為行業提供跨界共融的生態平台,構建未來世界的新智極。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本次大會邀請了英特爾、谷歌、阿里、騰訊、華為等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的專家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者作為講者,探討「雲」和「芯」的大勢。

在本屆峰會中,講者主要聚焦邁入超異構時代的AI計算,晶元助力產業互聯網實現變革,以及5G與邊緣AI在工業物聯網的落地案例,讓科技巨頭和獨角獸企業重塑未來AI世界格局,為未來智能世界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

以下是峰會最新嘉賓介紹和議程。

新智元AI技術峰會

上午 9:00-11:45

簽到

08:00-09:00

領導致辭

09:00-09:05

曾震宇 阿里雲數據智能總經理

主題演講:產業AI驅動數據與業務的飛輪

09:05-09:25

劉 江 美團點評技術學院院長、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

主題演講:雲與智能的大趨勢:十年和下一個十年

09:25-09:45

王 龍 騰訊雲副總裁

主題演講:人工智慧:產業互聯網的「芯」動力

09:45-10:05

汪 玉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主題演講:高能效智能電路系統的展望

10:05-10:25

宋繼強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主題演講:AI計算邁入超異構時代

10:25-10:45

李雙峰 TensorFlow中國研發負責人

主題演講:TensorFlow的最新進展:2.0、Lite、JS及在中國的應用

10:45-11:05

新智元AI技術領袖Panel

11:05-11:45

主持人:楊靜 新智元創始人兼CEO

嘉 賓:

曾震宇 阿里雲數據智能總經理

王 龍 騰訊雲副總裁

邵 洋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

顏水成 360集團副總裁、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

張代君 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

新智元AI技術峰會

下午 14:00-17:30

邵 洋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

主題演講:華為芯端云:全場景智慧化

14:00-14:20

丁險峰 阿里雲首席智聯網科學家

主題演講:5G與邊緣AI,在工業物聯網的落地

14:20-14:40

陳寶權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主題演講:三維視覺智能及應用

14:40-15:00

吳甘沙 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

主題演講:當無人駕駛成為「第二眼美女」

15:00-15:20

2019新智元人工智慧獨角獸白皮書發布 & 人工智慧創新園區白皮書發布

15:20-15:50

周 偉 松鼠AI智適應教育 聯合創始人、CEO

主題演講:AI技術賦能傳統教育

15:50-16:10

敬請期待

主題演講:敬請期待

16:10-16:30

王 兵 獵戶星空首席戰略官

主題演講:AI 晶元助力打造真有用機器人

16:30-16:50

陳 寧 雲天勵飛董事長兼CEO

主題演講:芯聯萬物 智創未來

16:50-17:10

孔華威 小蟻科技首席戰略官

主題演講:EI,邊緣計算的最後10米

17:10-17:30

本屆峰會,新智元還將在大會現場權威發布若干AI白皮書。《2019新智元人工智慧獨角獸白皮書》,聚焦產業鏈的創新活躍,關注不斷在商業化道路上突破的中國AI獨角獸,助力中國創企在世界級的AI競爭中實現超越。


AI計算邁入超異構時代,未來應用驅動智能計算晶元爆發

基於深度學習的AI熱潮進入第八年,通過學術界和產業先驅的共同努力,我們獲得了一定規模的應用經驗和對未來發展的深入洞察。數據中心仍然需要更強、更快的訓練能力,而「AI+」迫切需要遍佈於從終端到雲的推理能力。

應用部署AI能力的位置、尺寸、成本、功耗要求的多樣性以及與其他計算能力快速集成的要求對AI計算提出了更高層級的要求。

作為晶元巨頭的英特爾,這幾年通過自身研發、投資、收購等,不斷在AI晶元、5G晶元布局,AI生態圈逐漸形成,接下來英特爾在AI晶元層面還有哪些思考和布局?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將在本屆峰會上做《AI計算邁入超異構時代》演講,他認為,涵蓋晶元級、封裝級和系統級的超異構設計理念是釋放「AI+」潛力的強大推力,AI晶元還將持續爆發。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宋繼強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宋繼強,現任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移動智能設備創新,新型人機界面等。他於2008年加入英特爾,是創造 Intel Edison 產品原型的核心成員。他目前正大力推動基於英特爾技術的人工智慧、自主系統和智能基礎設施研究。在加入英特爾之前曾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從事科研工作。他是 IEEE 和 CCF 高級會員,在 IEEE TPAMI、IEEE TCSVT、Pattern Recognition、CVPR、ICPR 等國際期刊與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 40 余篇。宋繼強於2001年獲得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博士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演講題目:《AI計算邁入超異構時代》

AI晶元的特點是高效率,而提高晶元能量效率有三種方式:尺寸微縮、硬體加速、新器件新計算模式;未來應用驅動智能計算晶元發展的模式有哪些?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汪玉在本屆峰會上的演講《高能效智能電路系統的展望》將指出系統軟體、關鍵電路模塊與全球化的重要性。而汪玉作為學術界成員,也認識到學術與產業界的合作的重要性及問題,呼籲構建半導體創新生態。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汪玉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汪玉,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從事高能效電路與系統研究,發表論文200餘篇,IEEE/ACM雜誌文章40餘篇;谷歌學術引用4000餘次。擔任ACM SIGDA E-News主編,IEEE TCAD、TCSVT編委,DAC等領域頂級會議技術委員會委員,ACM傑出演講者,ACM FPGA技術委員會亞太地區唯一成員。2016年獲得NSFC優秀青年基金。獲得ASPDAC19、FPGA17、ISVLSI12最佳論文,以及10次國際會議最佳論文提名。

演講題目:《高能效智能電路系統的展望》

晶元創新的終極目的是增速提效,促進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產業互聯網時代將圍繞企業降本增效創新的核心命題,進一步加速這一過程。源於互聯網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也必將成為產業互聯網浪潮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引擎。

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只有與產業相結合才能產生巨大的價值,產業AI是這個時代的大勢所趨。當我們從產業價值的角度來思考人工智慧技術時候,首先需要梳理和積累產業數據,形成實時全面的產業數據模型,再以人工智慧技術催化業務價值,構建數據和業務相互驅動的飛輪,兩者結合背後一定需要計算力的支撐。

人工智慧、數據與計算力構成產業AI的三駕馬車,缺一不可,阿里雲數據智能總經理曾震宇將在會上做《產業AI驅動數據與業務的飛輪》演講,闡述產業AI在城市、工業、零售、零售等多行業的廣闊前景。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曾震宇 阿里雲數據智能總經理

曾震宇,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生畢業,曾任職微軟技術支持中心專家級工程師,貢獻Windows操作系統數百項內核性能優化及改進,後負責大數據及商業智能部門研發,支持微軟全球企業級客戶以及數億消費級客戶。隨後加入阿里巴巴阿里雲大數據部門,負責大數據開發平台產品研發,支撐阿里巴巴集團數據業務。現在作為阿里雲數據智能總經理,負責數據智能產品研發,以及大數據項目的交付實施,覆蓋交通、航空、金融、工業、零售、互聯網、政府等多行業。

演講題目:《產業AI驅動數據與業務的飛輪》

智能雲建立數字世界操作系統,十年技術大趨勢背後有何規律?

近日,美國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全球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數據。亞馬遜、阿里巴巴和微軟佔據了亞太地區的前三名,騰訊雲首超谷歌,位列第四。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深度學習在過去幾年的爆發之後,適用的場景邊界已經若隱若現。只有和產業互聯網深度結合,才能突破這些邊界;只有充分融入企業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的過程中,才能為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找到更多的創新源泉。騰訊雲副總裁王龍將在本屆大會帶來《人工智慧:產業互聯網的「芯」動力》演講。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王龍 騰訊雲副總裁

王龍,畢業於清華大學。十八年中、德、美三國跨國公司工作經驗,主要從事信息技術、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產品和研發工作。曾就職於eBay、西門子、VMware等跨國公司,負責過VMware雲計算旗艦產品、獵豹移動內容推薦產品的定義和交付。2017回國後任騰訊雲副總裁,主管大數據AI領域的相關產品及服務。任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總架構師、國家人工智慧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籌)、電子信息產品標準化委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北京中關村(首鋼)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產業園專家委員會委員。

演講題目:《人工智慧:產業互聯網的「芯」動力》

雲計算、移動、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等熱詞其實都是同一個大趨勢的不同組成部分,上一個十年大趨勢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對下一個十年的戰略選擇,又有什麼啟示?作為長期技術趨勢觀察者,美團點評技術學院院長、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劉江將分享自己的總結和思考《雲與智能的大趨勢:十年和下一個十年》。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劉江 美團點評技術學院院長、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

劉江,中國計算機學會行業技術委員會CCF TF秘書長。20多年技術媒體和社區從業經驗,持續跟蹤和觀察全球IT技術趨勢和熱點。通過技術大會、文章、圖書等方式在國內引入、倡導和推廣了包括開源、敏捷、雲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等諸多前沿技術、理念和實踐。

曾任全球最大IT技術社區CSDN首席戰略官,CSDN網站與《程序員》雜誌總編。圖靈公司聯合創始人和創始總編。曾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計算機學會企業工作委員會主任。

演講題目:《雲與智能的大趨勢:十年和下一個十年》

物聯網的使命是數字化物理世界,不僅僅萬物互聯,在雲端建立一個數字世界,並且建立一個數字世界操作系統,因此而優化物理世界的運行效率。

阿里雲將從通信行業講述通信的發展趨勢,從控制行業來講述數字世界,從計算學科出發講述普適計算,從而推到如何學習安卓來發展物聯網時代的物理世界抽象層和數字世界操作系統。有了數字世界,那麼如何提取知識,主要是人工智慧和數據挖掘的工作,一旦挖掘到了知識,那麼怎麼樣來改變世界呢?

阿里雲首席智聯網科學家丁險峰認為,需要把演算法的模型推送到邊緣計算平台上去,從而實時的調節控制系統,達到提高物理世界效率的目的。在大會上,丁險峰將帶來《5G與邊緣AI,在工業物聯網的落地》的演講。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丁險峰 阿里雲首席智聯網科學家

丁險峰,擁有20年的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場景計算的經驗,在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宣布啟動「達爾文計劃」和天空物聯網。此前任華為感測器實驗室主任兼首席科學家,負責感測器的導入、人工智慧與場景感知的演算法開發。此前在矽谷15年,歷任意法半導體主任演算法工程師,博世感測器應用工程經理,英特爾感測器系統主任架構師。

演講題目:《5G與邊緣AI,在工業物聯網的落地》

邊緣計算是今年最大風口,企業智能化升級絕佳通道

除了谷歌Edge TPU之外,英偉達不久前也發布了僅售價99美元的邊緣計算產品,而聚焦邊緣計算的AI晶元公司地平線融資6億美元,估值超過30億美元,從科技大廠到創業公司,似乎都站上了邊緣計算的風口。

今年,AI與IoT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中落地融合的「AIoT」是物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各大傳統行業智能化升級的絕佳通道。AIoT應該是什麼樣的計算架構?與物聯網的差別是什麼?AI在其中如何分配算力?AIoT的產業架構是什麼?

小蟻科技首席戰略官、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上海分所所長孔華威將帶來《EI,邊緣計算的最後10米》演講,為來賓剖析AIoT的本質和趨勢。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孔華威 小蟻科技首席戰略官

孔華威,致公黨員,高級工程師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上海分所所, 起點資本合伙人,先後就讀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物理系。曾任張江科投首席科學家、曙光信息產業集團VP等,專註超級計算和網格計算技術,以及區域創新生態研究,是科技部火炬創業導師,發起ITALK沙龍、IC咖啡等創新組織,現任小蟻科技CSO。

演講題目:《EI,邊緣計算的最後10米》

今年3月初,TensorFlow 2.0及TensorFlow Lite正式發布,售價千元的Edge TPU問世。TensorFlow Lite在推動mobile以及IoT設備上的機器學習的發展上作用巨大,這為未來無處不在的AI帶來了哪些想像?3月27日(周三),TensorFlow中國研發負責人李雙峰將在「2019新智元AI技術峰會——智能雲·芯世界」上做題為《TensorFlow的最新進展:2.0、Lite、JS及在中國的應用》的演講,介紹TensorFlow的最新進展以及在中國的應用情況。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李雙峰 TensorFlow 中國研發負責人

李雙峰,2006年加入 Google,負責過人工智慧、搜索架構、移動應用、以及地圖和街景等領域的多個項目。目前總體負責推動 TensorFlow 在中國的發展。之前在搜索架構領域領導過多個項目,並曾是App Indexing的負責人之一, 他的工作被用於搜索、Ads、Play和Android等多個領域。更早時候,他在地圖和街景領域工作多年,曾是 Google Maps 的核心工程師之一,中文地圖的技術負責人之一,因其在地圖方面的貢獻得過 Google 管理層獎。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

演講題目:《TensorFlow的最新進展:2.0、Lite、JS及在中國的應用》

面對IoT、5G、AI等發展機遇,還有哪些機會?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將帶來《華為芯端云:全場景智慧化》演講,全面闡釋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全場景智慧化戰略,完整呈現HiAI人工智慧平台、硬體與服務生態等戰略。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邵洋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

邵洋,華為消費者業務戰略Marketing總裁,負責消費者業務的企業戰略規劃、消費者洞察、戰略合作及戰略投資,持續促進消費者業務的戰略發展。在此之前,邵洋擔任消費者業務CMO,負責華為終端全球品牌和市場運作,2014年華為成為第一個上榜Interbrand100強的中國大陸品牌,實現消費者業務品牌從低端向高端的飛躍。自2011年12月任職華為消費者業務CMO之前,邵洋曾任華為西歐無線通訊產品事業群主管、華為全球無線產品的市場營銷主管。

演講題目:《華為芯端云:全場景智慧化》

面對演算法不斷演進、演算法與應用密切相關的AI晶元的兩個現實問題,能兼顧靈活性和高能效的晶元架構處在不斷探索中。國內知名晶元創業公司雲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將帶來《芯聯萬物 智創未來》演講,詳細闡述DeepEye1000神經網路處理器晶元專註端/邊緣視覺智能,如何實現AI產品快速落地生態。未來,雲天勵飛將攜手業界共同打造AIoT晶元的安全平台和應用拓展平台,開啟智慧物聯無限大的想像空間。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陳寧 雲天勵飛董事長兼CEO

陳寧,現任深圳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廣東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喬治亞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博士,中國第一款商用矢量處理器晶元設計者。陳寧曾任美國飛思卡爾半導體高級架構師、4G-LTE國際標準首席代表。擁有近30項已授權國際專利(其中13項被蘋果公司收購),發表20多篇國際著作和論文,曾擔任 7個 IEEE國際會議技術委員會委員。

演講題目:《芯聯萬物 智創未來》

AI+雲計算構建企業多重生態,行業大咖論道智能經濟形態

作為智能革命的基礎技術,晶元為萬物互聯提供算力源動力,激發產業互聯網、AloT、AI雲、5G網路技術成熟,讓萬億智能設備連接,智聯網處於創世紀前夜;同時,AI+雲計算構建企業多重生態,助力傳統行業數字化,讓零售、交通、醫療、教育等行業實現場景演化、智能進化。

在世界經濟邁入新智能革命的進程中,湧現出無數通過AI技術改變行業的公司和學者,他們這次也把獨家秘籍帶到「2019新智元AI技術峰會——智能雲·芯世界」會議現場,分別是: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陳寶權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陳寶權,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執行主任,973首席科學家,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CCF會士,兼山東大學教授,北京電影學院高精尖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 ,第七屆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學部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曾任ACM SIGGRAPH Asia 2014 大會主席。

演講題目:《三維視覺智能及應用》

演講概要:新興的視覺智能具有對三維世界建模與理解的能力,並進一步具有在三維場景中學習並適應的能力。三維視覺智能不僅能幫助場景機器人(包括無人車、無人機等)實現在現實場景中的智能交互,也越來越多的應用於視覺內容的智能生成(如影視製作)與體驗(如增強現實)。該報告將介紹三維視覺智能所涉及的關鍵技術進展與相關應用。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吳甘沙 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

吳甘沙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CEO,致力於研發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以改變這個世界的出行。創業前為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英特爾首席工程師,領導了英特爾的大數據技術戰略長期規劃,並為中國研究院確立5G通訊、智能計算和機器人三大方向。個人定位:略通商業智慧的資深工程師,嘗試破壞式組織變革的技術管理者,用技術推動社會創新的趕潮人。

演講題目:《當無人駕駛成為「第二眼美女」》

演講概要:1、為什麼所有玩家對L4估計過於樂觀?Waymo的最新成績揭示了什麼?2、成為第二眼美女的幾條路徑:Tesla「遮羞之布」下的暗器; 垂直細分領域的曲徑通幽;模擬世界的破碎虛空;3、路長且阻,大機會時代不容機會主義者,從basics做起,還「安全債」。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周偉 松鼠AI智適應教育 聯合創始人、CEO

周偉,2018硬科技行業風雲人物、2017年度科技創新CEO。曾任昂立國際教育副總裁兼戰略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帶領其成為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幼少兒英語品牌;曾任世界500強企業雅芳集團上海地區總經理,年銷售額創造公司記錄。

演講主題:《AI技術賦能傳統教育》

演講概要:傳統教育面臨四大困境:1、特級教師稀缺;2、千人一面的學習內容;3、統一化的學習速度;4、只注重知識掌握的訓練量。針對傳統教育的四大主要缺點,AI可以吸收所有特級教授的智慧,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個性化方面,AI可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能力,做到「千人千面 」;教學速度方面,AI 可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速度和能力針對性地設置教學進度;最後,AI 根據學生的偏好和素質,因材施教,在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同時,為學習節約時間,使其更關注全方位素質培養。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王兵 獵戶星空首席戰略官

王兵,現任獵戶星空首席戰略官。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並於1997年獲得美國Iowa State University電子工程學博士學位。在半導體技術、多媒體技術、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等領域有超過20年的研發和管理經驗。先後在Rockwell Semiconductor Systems、Mindspeed、Skyworks、Global ePoint等企業負責產品晶元、語言壓縮、數字攝像系統、視頻壓縮系統的設計、軟體研發以及系統集成工作。回國創業後曾擔任過多家高科技公司的CEO及CTO職務。

演講主題:《AI晶元助力打造真有用機器人》

演講概要:服務機器人正在處於爆發前夜。據統計,2020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將快速增長至170億美元,其中中國將佔據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40%以上的份額。不過,目前機器人市場的配套設施還並不完善,以晶元供應為例,以往的手機晶元或其它硬體晶元,往往難以適配機器人產品。獵戶星空首席戰略官王兵將為你分享,新興公司如何打造機器人時代所需的AI晶元。

最後,在圓桌對話環節,新智元創始人兼CEO楊靜女士還將同曾震宇,王龍,邵洋,360集團副總裁、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顏水成,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等特邀嘉賓一起,探討智能雲·芯世界的未來。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楊靜 新智元創始人兼CEO

楊靜女士於2015年9月創辦新智元,2016年3月出版專著《新智元 機器+人類=超智能時代》,2016年10月聯合主辦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並出版《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2018年繼續主辦世界人工智慧峰會,並擔任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理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一屆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務。2017年與英特爾聯合主辦新智元開源·生態技術峰會,2018年主辦新智元產業·躍遷技術峰會,2019年主辦新智元智能雲·芯世界技術峰會。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顏水成 360集團副總裁、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

顏水成博士,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IEEE Fellow,IAPR Fellow及ACM傑出科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與多媒體分析。發表近600篇高質量學術論文,引用超過40000次,H-index 94。2014、2015、2016、2018年四次入選湯森路透全球高引用學者。他領導的團隊獲得了計算機視覺領域兩大核心競賽Pascal VOC和ImageNet收官之戰的雙料冠軍,前後8年共10次獲得兩大競賽Winner和Honorable-to-mention獎項,10餘次最佳 (學生) 論文獎,曾取得多媒體領域核心會議ACM MM最佳論文獎、最佳學生論文獎、最佳技術演示獎的大滿貫。

AI新政呼之欲出!首次提出「智能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張代君 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

張代君,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領導視覺智能、語音語言交互、大數據挖掘、下一代無線通信的技術戰略、產品管理以及研發管理;特別在2017至2019年領導了三星電子智能交互產品Bixby中文版的研發及商用發布。已投身人工智慧、無線移動通信核心技術研發領域22年,成功領導和管理多輪新技術創新到產品商業化的轉化。

3月27日,2019新智元AI技術峰會,期待你的參與!

參會

活動行鏈接:2019新智元AI技術峰會--智能雲?芯世界_精彩城市生活,盡在活動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2019年度最佳工作榜單出爐:機器學習工程師百萬年薪奪冠
Science子刊:為機器人複製腦代碼,無限接近人類決策

TAG:新智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