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光義繼位疑點重重,為什麼太祖趙匡胤的兒子不反對他?

趙光義繼位疑點重重,為什麼太祖趙匡胤的兒子不反對他?

趙光義繼位疑點重重,為什麼太祖趙匡胤的兒子不反對他?

宋朝是我國古代文化最繁榮昌盛的時期,由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與漢朝有個共同點,就是都被分成了兩端,漢朝分東西漢,宋朝也分南北宋。而且南北宋還有一個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有九位皇帝,且北宋除了太祖趙匡胤外,其餘八位皇帝都是太宗趙廣義一脈,南宋除了高宗趙構是太宗一脈以外,其餘八位皇帝又都是太祖趙匡胤的後代。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就在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駕崩的太離奇,太宗趙光義的皇位得來得很蹊蹺。

宋開寶九年,這是趙匡胤在位的第十六年了,十月十九日的夜裡趙匡胤召弟弟趙光義進宮飲酒,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趙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這就是著名的「斧聲燭影」事件,次日宋太祖趙匡胤駕崩。皇后得知趕緊派人去召皇子趙德芳入宮,因為太祖生前沒有立太子,現在離奇暴斃,誰能掌握先機誰就有可能成為皇帝。皇后派人傳趙德芳入宮明顯是想把皇位傳給給趙德芳,可誰知道負責傳召的太監是趙光義的人,他沒有去找趙德芳,而是直接去找了趙光義。皇后在宮中最終等來的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弟弟,此時已失去先機,只能讓趙光義繼位了。

趙光義繼位一直是個謎,直到繼位四年後趙普才拿出「金匱之盟」來證實趙光義皇位的合法性。這是太祖和太宗的生母杜太后在病重時傳趙普入宮記下的遺言,交代了皇位繼承問題,主要是讓趙匡胤百年之後要傳位給弟弟趙光義,然後「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這樣皇位經過趙匡胤、趙光義和趙廷美三代傳承後最終傳給太祖的兒子趙德昭。這也就能解釋的通為什麼趙光義繼位後太祖的兒子不反對了。

宋太祖趙匡胤總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趙德秀、次子趙德昭、三子趙德林和四子趙德芳,其中長子和三子在趙匡胤還在世的時候就死了,所以趙匡胤駕崩後能與趙光義搶皇位的只有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德芳、趙德昭和太祖的四弟趙廷美(太祖三弟趙光贊早亡)。但是按照「金匱之盟」,有機會在趙光義之後當皇帝的是趙廷美和趙德昭。所以趙廷美肯定是支持趙光義的,因為趙光義百年之後就會輪到他做皇帝,倘若他支持太祖的兒子當皇帝,那這皇位可跟他就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接著就是趙德昭也有機會當皇帝,雖然機會很渺茫,但是趙光義對他的好讓他誤以為「金匱之盟」真的會被遵守。趙光義繼位後就開始拉攏趙德昭,並把他與趙廷美擺到了同等的高位,彷彿這二人就是未來帝國的掌權人,所以趙德昭也不反對趙光義當皇帝。最後就只剩趙德芳了,恰巧當初皇后傳召的也是趙德芳,唯一一個不在「金匱之盟」上的人卻是皇后心中的皇位繼承人,自然會受到趙光義、趙廷美和趙德昭的敵對,所以趙德芳一個人勢單力薄的反對也沒用,加上趙光義已經登基了,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肯定會惹來殺身之禍,不如息事寧人。

所以雖然趙光義繼位疑點重重,但他依舊能把皇位坐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塵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為何在《辛丑條約》上籤「肅」而不簽本名?
李淵退位後晚年生活過得怎麼樣?李世民對他好嗎?

TAG:風塵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