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私藏元青花瓷第一的香港藏家何以不再「只買不賣」

私藏元青花瓷第一的香港藏家何以不再「只買不賣」

由香港葛士翹、葛師科父子創辦的「天民樓」陶瓷收藏盛名在外,是公認的當今海內外最為重要的私人陶瓷收藏之一。將近半個世紀,葛氏父子秉承「只藏不賣」的收藏原則,悉心營建的瓷器收藏帝國可與專業博物館相媲美。

圖文/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今年年初,曾有消息稱,「天民樓」主人葛師科疑墮倫敦金騙局,痛失5.8億元,警方正介入調查。不久就傳來消息,「天民樓」所藏部分瓷器將在近期拍賣中釋出,堪稱「天民樓」藏品首拍,業界廣泛關注。

有觀點稱,「天民樓」收藏此番登陸拍場與葛師科陷倫敦金騙局相關。這是否會成為私人收藏元青花第一的「天民樓」藏品散逸的開端?一些文博專家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認為,「國家現在很重視對非法盜掘走私文物的搶救,對收藏家族以這種方式流散的文物是否引起足夠的重視呢?」

葛士翹在研究青花瓷 圖片來自許禮平所著《舊日風雲》

「天民樓」陶瓷收藏盛名在外,華人收藏圈無人不知。早在1996年,古陶瓷學者汪慶正就曾這樣評價「天民樓」收藏:「這是世界範圍內,私人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單位,即使連同公有收藏單位計算,天民樓僅次於』Topkapi』(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館)和』Ardebi』(伊朗阿德比爾清真寺),屬全球第三位。」除開元青花,「天民樓」收藏的明清官窯也引人矚目。

「天民樓」由其第一代主人葛士翹創辦於1987年。據稱堂名源出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表達了葛氏對「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之淳樸生活的嚮往。

葛士翹乃民國時期的文化界人士,同時亦是商界與收藏界之傳奇人物。抗戰時期,一場火災使葛士翹先生樓財兩空。50年代初,葛士翹先生赴香港發展,事業取得成功。20世紀80年代後開始在香港集中收藏元青花、明清官窯精品。其主要藏品來源於香港蘇富比、佳士得拍賣會上前輩瓷器收藏家仇炎之、胡惠春、趙從衍、楊永德、葉義等大家之舊藏。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連蓋梅瓶 天民樓藏

1992年葛士翹去世後,長子葛師科繼承了「天民樓」的衣缽,一直延續至今。經過父子兩代人的努力達到如今規模。

葛師科

幾十年來,「天民樓」藏瓷未曾在拍場出現,葛師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他們「只買不賣」,他說:「對於收藏家來說,賣東西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生意失敗,不得不賣,這樣的例子不少;再有是喜歡的人不在了,下面也沒人接手,底下要分家,這些東西賣成錢是最方便的。對真正的收藏家,這些東西都是千挑萬選自己喜歡的,個個捨不得。」

元青花竹石花卉瓜藤紋大盤 天民樓藏

20多年前,「天民樓」藏品曾赴上博展出。據瓷器鑒定專家、上海博物館研究員許勇翔回憶,30多年前他跟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去香港公事出差,葛先生專程到酒店接他們去家中看收藏。「那時我們跟葛先生的交往剛開始,去他家裡一看,很受震撼,想不到香港的一個私人收藏家,竟有如此收藏規模。同時也很感慨葛先生的不易,都是私人出錢去購藏。」

元青花纏枝蓮花八寶紋大盤 天民樓藏

「上博作為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我們希望自己的藏品是很豐厚的,但是』天民樓』的藏瓷很多是我們博物館都不具有的,比如』元青花藍底白花大盤』上博就沒有。」

1996年10月,上海博物館新址在人民廣場落成,邀請海內外藏家前來辦展。當時舉辦的「天民樓青花瓷特展」盛況猶在,共展出青花瓷127件,其中元代青花24件,明代青花57件,清代青花46件,在令滬上觀眾大飽眼福的同時也充分顯示了「天民樓」的收藏實力。

藏明永樂至宣德初期 青花海水騰龍紋小罐 天民樓 香港蘇富比2019春拍「天民樓藏御瓷選萃」拍品

那次到滬展出的青花瓷器精品中,有不少至今仍能填補博物館的收藏空缺,比如元青花「纏枝蓮花八寶紋大盤」、「芭蕉瓜竹凸花果寶紋大盤」、「竹石花卉瓜藤紋大盤」、「花卉雙鳳紋大盤」、「纏枝牡丹紋連蓋梅瓶」,明宣德的「庭園仕女圖碗」,明永樂「嬰戲圖碗」等。

明宣德青花庭園仕女圖碗 天民樓藏

明永樂 青花纏枝番蓮紋折沿盆 天民樓藏 香港蘇富比2019春拍「天民樓藏御瓷選萃」拍品

這類盆的器形,源自中東金屬器(如下圖),如同12-13世紀時,在埃及、敘利亞出產的一類金屬盆,器形相近的黃銅盆通常和執壺一起使用,供大家飯前、飯後洗手。折沿盆內部近似星形的圖紋,設計同樣源自中東金屬器。此盆沿上繪石竹花,漂亮獨特,同類瓷盆之沿上,一般多以水波作飾,北京故宮收藏一件同類器物可資比較。

中東金屬器

據未經證實的傳聞,葛氏陷「倫敦金騙局」後蘇富比和嘉德給予資金上的幫助,所以現在「天民樓」收藏中間的一部分拿出來變現。雖然「天民樓」自帶光環,但業界人士也坦言,此次登陸拍場的拍品在天民樓的收藏品里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沒有拿出來。

蘇富比的18件有不少是永宣時期的青花瓷,但都比較「常見」,價格也很親民。當年來上博展出過的,比較稀缺的明初人物紋的青花如「庭園仕女圖碗」、「嬰戲圖碗」等都沒有拿出來。

明宣德 青花纏枝番蓮紋大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天民樓藏

嘉德的百餘件拍品則以清代瓷器為主。「天民樓」的清代官窯勝在瓷器年代準確,不存在真偽爭議,但是他們的官窯瓷器跟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等國有收藏機構還是沒法比的。

葛師科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坦言:「拿出去的東西都是在三、四十年前買的。現在要買到這樣的東西,已經很難了,雖然在我們看來,還是比較』常見』。」

清乾隆 青花花卉紋壯罐 天民樓藏 中國嘉德四季第53期拍賣「天民樓藏瓷專場」拍品

由此可知,國有收藏機構參與此次「天民樓」藏品競購的可能性很少,但此事卻給我們帶來另一番思考。許勇翔曾多年從事流散文物管理工作,他認為,「對葛家而言,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可能也慌了,沒想清楚怎麼處理。依我看可以試著跟國家對接,把一些藏品抵給國家,由國家出面來掃尾巴。」

「另一方面,我們的國有收藏機構也沒有主動去注意這類問題。藏品結構不足沒有想著去填補,有些文物是我們目前缺失的,沒有想過去徵集搶救。好端端的』天民樓』收藏可能就此走向分散,對以這種方式流散的文物的搶救跟搶救走私文物實際是不同類型的同一個問題。」許勇翔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範 的精彩文章:

最「富裕」的貧困戶,住了一輩子的祖屋價值8億,無人敢拆
「缺陷資源」 民間收藏怎樣才能衝破困境?

TAG:風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