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要做製造業?

誰要做製造業?

作者 老油條 來源 非凡油條(ffyoutiao)

01

瀟洒的農民工

2010年3月,《中國人大》刊登了一篇名為《不能愧對農民工》的署名文章,作者是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乾元。

李常委在文章中總結,農民工群體誕生於80年代中葉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早先他們還是進廠不離鄉,就地就業,後來則開始進城,富裕於城市的二三產業。到了2008年,其總人數已經達到了2億多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奉獻著力量,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推動了社會和經濟發展。」

農民工兄弟如此熱火朝天地進城,問題當然也是存在的,比如無法獲得和工人相同的社會保障、無法獲得戶籍、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現象嚴重等等。

在當年的這篇文章里,李常委憂心忡忡地呼籲全社會關愛農民工群體,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使他們的收穫與他們為國家做出的貢獻相匹配。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以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農民工生存問題,把這碗十年前的冷飯再炒一遍。畢竟充滿優越地、煽情地俯視弱勢群體,一貫是中文互聯網上博取關注的好題材,吸睛指數僅次於渲染中產焦慮。

本質上說,這種俯視是對中產身份的一種肯定,讓看官在閱讀中收穫「自己很有同情心」的錯覺,從而達到顱內高潮。

但其實農民工兄弟如今已經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不堪一擊了,根本也用不上城裡人那種廉價的同情心。且不說他們收入往往高於苦哈哈的低端白領,他們甚至還有足夠的自由在北上廣和老家之間轉移,遠遠比嘴上說著要回家,身體卻老實地不挪一步的白領瀟洒得多。

這個趨勢在李常委發表那篇文章的當年就出現了。

2010年春節之後,廣東清遠就出現了明顯的用工缺口,達到了2.8萬人,而其總用工缺口也不過才18萬。清遠本是比較邊緣化的珠三角城市,按照農民工往往會在臨近的城市先務工熟悉城市生活的規律,這樣的城市本不應該出現用工荒。農民工節後不願意再進工廠,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這倒也不是因為他們都賺夠了回家結婚養老的錢——錢哪有賺夠的一天呢?何況不管什麼年代,總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他們離攢夠錢還差得遠。農民工的遠離,實在是因為務工已經無利可圖。

這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很多製造業相對於農村生產的收入差正在被拉平,對於農民工來說也顯得無利可圖,時代正在引導這個行業退出主流經濟舞台。

是的,21世紀了。工業,正在不可挽回地農業化。

02

被拋棄的農田

這個想法一直隱隱約約地出現在我的腦海里,不然也不可能剛工科畢業就徹底遠離了工業。雖然現在在工業圈還有不少同學、老師、朋友,但今天誰也沒法把我勸回那個行業了,甚至說多了還會有些過敏癥狀。

豆腐乳同志的情況也差不多,碩士畢業以後,他入行看了一眼,便飛也似地退出了。

不過促使我們認真談論這個選題的契機,則是今年兩會的一則消息。工信部苗圩部長在部長見面會上說,此前討論的是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是1%還是2%的問題,結果總理拍板,直接降了3%,來為實體企業減負,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與之相關的交通、建築行業則降了一個百分點。

乍一看,這是對於工業從業人員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減了稅,企業負擔減輕,能更好地走出債務危機、養活更多員工、擴大產能,步入良性循環。也難免當天消息一出,從原材料生產到高端精密製造的各類股票一路飆紅。

但仔細想想,上一個被國家強力減稅的行業是誰呢?

是農業。

2005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結束了有2600年歷史的農業稅,讓中國農民徹底得到了解脫。

這對於從事農耕的職業農民來說當然是一種保護,但對調動農業生產積極性的幫助似乎並不大。從05年徹底免稅之後,農民工仍然在大量湧入城市,從事二三產業的勞動,而非因免稅而老老實實在家種地。

我老家在浙北某農村,一位長輩種了半輩子地,卻反而在免稅政策實行之後放水淹了自家剩下的那點水稻田,隨便種了一批蓮藕,到了夏天懶懶散散地收穫一些。他自己到鎮上的鋼廠里找了一份工作,三班倒,一個月休兩天,工資不過3000。

在你看來也許這樣做工並不好,但他也覺得這比種地好得多。

說到這裡,免稅背後的另一重考量就出來了:在城市二三產業高速發展、生產力溢價爆棚的同時,農業生產實在是無利可圖。農業稅減免惠民是一方面,稅務系統花了大量徵稅成本卻收不上來什麼錢是另一方面。甚至可能是更重要的方面。

減稅之後還有更多後續利好,比如2018年頒布《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明文規定了11類補貼,包括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適度規模經營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畜牧水產發展補貼、農業結構調整補貼等等,在政策層面對農民越來越友善。

但還是擋不住農民工進城,沒有人回到鄉下願意做職業農民。

03

被流放的工業

凡事總有反例,比如在美國、澳大利亞這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陽光充足的地方,農業仍然可以賺到錢。

正如我們在《美國讓人吃得好》里所說,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中大豆、玉米、堅果、牛肉、豬肉、小麥、棉花更是大宗中的大宗,順手還完成了全世界糧食援助的一半。從中受惠的除了中東、拉美、非洲各地以外,也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歐盟、印度和我們中國,可以說是一位世界農夫。

如果說美國對外貿易有什麼順差的話,那打底的出口品十有八九是農產品。

但即使收入這麼好,美國從事農業的職業農民只佔總人口的1%,仍然不是對勞動力有吸引力的產業。而且支撐著這小部分人撬動世界糧食市場的,是極高的工業化水平。另外大片大片的平原農地為他們提供了足夠的收入溢價,常常是千畝良田養活一家人。

和中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職業農民相比,開著拖拉機、收割機、滑翔機的美國農民倒不如說是大地主和工人的複合體,有錢是自然的。不僅有錢,還很有閑。

傳統農業在這樣的國家,邊緣化其實更加嚴重,誇張點說是被消滅了的。

這就是現代社會農業的真相——一個因收益底下而被邊緣化了的產業。而傳統製造業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

幾年前我去過一家國內知名的鋼鐵廠了解情況,接待人是一位老工程師。他是和廠一起成長起來的老人,照理說應該在企業內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很好的收入。不過一旦聊起來,老爺子就滿臉惆悵,說廠里的主力營收是投資部門,那裡的40個年輕人才是支撐整個廠盈利的核心。

當時我還很年輕,甚至對鋼鐵行業還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趕緊詢問工業業務的情況。

結果回答是一噸普通鋼的毛利只有1角錢,特種鋼的利潤率要高一些,但也沒有貢獻太多收入。這就要說到特種鋼本身的一些問題了:特種鋼在冶煉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需求要加入種類和比例不同的雜質元素,這使得這些鋼的適用性不廣,報廢之後的回收也很成問題。客戶下單時慎之又慎,鋼廠也小心翼翼地盡量不生產多餘配件,以免成本失控。

鋼材的利潤率這麼低,和小鋼廠的崛起有關係。低技術附加值的粗鋼誰樹個爐子都能煉,形成了充分甚至過量的競爭。

那一年這家鋼企的產鋼量是3500萬噸,也就是說鋼鐵帶來的利潤不會超過400萬元。而這座廠當時總佔地60多平方公里(9萬畝),員工數超過13萬(其官網上獲得的數據)。如果從農民的視角來看,一畝地才賺了44塊錢,而每個人的年出產更低,才30塊錢。

致富經里早有介紹,東北一農民蘿蔔種得好一畝地能年賺6000塊錢,比鋼廠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我更熟悉的化工行業更是如此。這個行業的某500強巨頭,至今大宗業務仍然是聚乙烯等低端原材料,但只有參與應用範圍較小的精細化工產品研發生產的人,才有晉陞空間。被丟到聚乙烯車間,基本等於古代官員流放到海南島。

實在是因為這些原材料級別的工業產品對土地、勞動力要素的利用太不充分了。

04

誰還想務工

原材料行業如此,加工、代工業又如何呢?

在《城市化一波又一波,何處是故鄉?》中我們提到,在中國製造業重鎮東莞,男多女少是近年來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女工的減少,和東莞的服裝、電子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被淘汰有關。廠仔做的是模具、通訊、機械等有一定附加值,卻需要強體力的製造,能比廠妹們多折騰幾年。

其實也沒幾年好折騰的了,因為像富士康這樣的企業已經上線了製造機器人,比廠仔力氣大,還聽話,更不會工傷討薪,好用得很。

這麼說來,農民工離開加工業是因為科技進步,以及萬惡的資本家要壓縮成本咯?

表面上看是這樣的,但深想一步就會知道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從工業角度看,技術開發一般超前生產需求10年~20年,之所以沒有被啟用,是因為它也需要成本。當企業主覺得不需要啟用新技術也能夠盈利時,出於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的考慮,他們會抵制新技術。

江戶時代的日本,因為蘿蔔從新大陸傳入,增加了山地的食物供給,觸發了人口爆炸,西方人甚至記錄了技術倒退的現象。在當時的日本,人們寧可限制半自動的風力水車,而是用人踩的方法取水。耕牛也少了,多的是幾個農民拉著犁耕地。

這是人之常情,能用廉價工人解決的問題,誰想用新技術去解決呢?

所以用機器人替代工人,實際企業家對勞動力短缺的一種反饋。你可以說這要「感謝」人口紅利消退,但鑒於廠妹和廠仔是自己離開的,更主要的原因還是製造業的收入不讓他們滿意。

再來講個真實的故事吧。前女友的父親是中部某省的製造業企業主,他廠里最熟練的技工月收入也就是3000元,而在當地的小飯館裡端盤子的姑娘也能賺到2500元左右。一樣地賺錢,要練到那位老師傅的手法至少要15年的積累,而那個姑娘可能是昨天才剛剛進城的。

這並非是因為老闆黑心,壓榨技工。他的產品需要大量的人力加工,並且有獨特的節能設計附加值,但出廠時只能按照每噸一兩百的價格出售,實在是摳不出利潤分給工人。這不是減稅3%能解決的問題。

05

服務業的附屬品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發達國家,就是美國從奧巴馬時代就提倡警惕「空心化」,卻始終不能讓製造業迴流的原因。奧巴馬增加補助不管用,特朗普閉關鎖國也不管用,不賺錢的行業大家會用腳投票遠離它,越是生活水平高的地方越是如此。

德國和日本船小掉頭快,為製造業找到了更好的出路——向精密化、信息化發展,保持了自己工業強國的地位。但這樣的工業品之所以有利可圖,是因為它們離開了傳統的大工廠式製造,向定製化、個性化服務的方向在發展,最末端的消費者在新的消費主義訓規下很願意為這樣的產品掏錢。

這被稱作消費主義的「後福特時代」,也就是製造企業迎合消費群體進行小規模、短周期的生產,配合廣告商和銷售商作大量的宣傳工作,以滿足消費者「與眾不同的、個人化的、原創的」需求。仔細想想你手邊所能看到的所有的工業品,大到液晶電視、號稱能除甲醛的空調,小到設計師聯名口紅、Zippo打火機,每一樣都是這種消費主義時代的產物。

你去購買它,很多時候並非因為真正懂得它的原理、配方,更不是單純為了滿足生活需求,而是根據廣告的宣傳用它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品味。

這樣的工業品,由於其銷量來自後端的宣傳,事實上創造它的生產流程就不能留住足夠的利益,而必須將收入的大頭分配給設計、營銷、銷售環節。它早就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品了,而淪為了服務業的附屬工具,真正的工業流程被徹底邊緣化了。

這裡正好順便說一個我的選股技巧:

當一家工業企業對未來的展望是提供產業鏈整合、全套解決方案、做好客戶服務之類的口號時,它就值得關注;相反當它關注的重點是擴大產能、提供更多產品時,就要警惕了。因為服務而非產能,才是工業企業獲取更多利潤的方法。

話說回工業本身。

農民工不傻,如果在工業系統中賺不到足夠多的錢,則必然會離開,跳過第二產業到更大的城市裡從事服務業。

所以這兩年你很明顯能感受到,提關心農民工的人少了,提農村進城的服務人員的報道卻越來越多。今年年初,被走訪關愛的進城人員是小吃店老闆和快遞員,他們是典型的服務業者,而非工業從業者。如果還想在今天的互聯網上看到農民的工業痕迹的話,也只能在《啥是佩奇》這個短片的電焊爺爺身上看到了。

而他一旦成為了鏡頭記錄的對象,為全國白領帶來陣陣感動,本質上也成了服務業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做品牌營銷必須掌握的100個知識點
一個天才程序員的黑幫大佬人生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