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米格23的最強「戰績」:發動機失控導致美軍中將意外身亡

米格23的最強「戰績」:發動機失控導致美軍中將意外身亡

米格23作為一款上世紀60年代的後掠翼戰鬥轟炸機,一經問世便引起西方國家的廣泛關注,不過由於冷戰時期蘇聯對米格23的性能參數視作絕密,所以美國對這款新式武器的具體作戰指標只能通過公開圖片來判斷。不過在70年代中後期,美軍情報部門通過一系列手段從印度搞到了2架米格23,在等待了10多年後,西方國家終於能一睹這款戰機的真實性能了。

在此之前,美軍科研人員通過觀察米格23的影像資料,對比美軍手中的F14、F111兩款後掠翼戰機,得出蘇聯在航空發動機以及戰鬥機氣動設計領域至少美軍1-2代,因為在這些軍工人員看來,蘇聯很顯然是解決了後掠翼飛機在大過載狀態下機體強度與尾翼操控性完美結合的問題,而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美軍的戰機設計部門,因為在人機操控性能上,美軍始終將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如何能讓飛行員在可操縱的範圍內實現更大的速度,更高的過載,則始終找不到完美的解決方案。

不過,當這兩架米格23被運到美軍本土後,所有相關人員都傻眼了,他們從頭到尾的反覆觀察了一遍,發現米格23簡直就是一個飛行棺材。首先,這款戰機的後掠翼竟然是需要人工操控的,也就是說在極高的速度下飛行員還要分散出精力去控制飛機機翼的狀態。其次是米格23的可靠性極差,無論是機載電子設備的布局還是發動機的穩定性,都遠遠落後於同一時代的F14,在美軍試飛員反覆體驗後,米格23的發動機出現了多次空中異常震動,而且美軍還發現這款戰機的轉彎能力對比同類型戰機要降低一倍,也就是說在大過載狀態下米格23將很難實現快速改變航向。

當科研人員徹底搞明白了米格23的奧秘後,美軍也鬆了一口氣,本以為蘇聯研製的是一款秘密武器,沒想到竟然如此不堪,而美軍的飛行員則對媒體聲稱:「在戰時唯一希望的就是對方盡量多造一些類似米格23這樣的戰機,不需要我們動手敵人就會自己掉下去。」不過,雖然米格23在美軍眼裡是非常拙劣的「工業垃圾」,但是有一名資深的美軍中將卻對它很感興趣,這個人就是美軍空軍系統的情報高官羅伯特。

羅伯特在空軍服役時曾駕駛戰機參加過213次作戰行動,可謂是一名資深飛行員了,所以當得知美軍科研基地中有兩架米格23時,他對此很感興趣,希望能夠獨立駕駛一番,體驗一下蘇聯裝備到底有何特別。可惜他的生命就是因為這樣的一次魯莽而最終葬送了,在匆匆準備後羅伯特駕駛米格23升空,當飛行速度達到2馬赫時發動機突然開始劇烈震顫,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發動機極有可能側滑並停車。

在如此高的速度下作為單發戰機的米格23一旦空中停車,戰機將馬上進入翻滾狀態,那麼羅伯特就將隨著戰機空中解體,雖然這名美軍中將身經百戰,可是這種場面也確實把他給嚇壞了,在進行了多種緊急搶救措施後,戰機的不可逆狀態依然沒有改變,此時尾翼已經失去轉向的功能,戰機就像一枚子彈一樣以2馬赫的速度飛向遠方,最終失去理智的羅伯特竟然按動了彈射裝置,選擇在如此高的速度下彈射逃生,令人遺憾的是當羅伯特剛脫離飛機後,由於頭盔無法承受2倍音速造成的氣流,導致其頸部被折斷後當場身亡。

這件意外發生後美軍迅速封鎖了現場並對事故原因進行保密,不過在本世紀初這則消息被媒體披露出來以後,米格23才莫名其妙的被冠以「成功幹掉了一名美軍中將」的戰績,可以說這也是米格23在整個服役期限內最大的「戰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衍水小生 的精彩文章:

曾經號稱世界第三的越南,如今還在使用二戰時期的坦克
二戰期間各國精銳部隊戰鬥力排名,第一名無可爭議

TAG:衍水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