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名將卻在史書里出現了三種截然不同結局,到底哪一種才真實?

他是名將卻在史書里出現了三種截然不同結局,到底哪一種才真實?

《三國演義》中有一回的故事,講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提拔了部屬馬謖據守街亭,但因為馬謖自作主張,違背丞相諸葛亮的交代,紮營在山上,不顧副將王平的勸說,最後遭到魏國大將張郃切斷水源圍困大敗。

諸葛亮因街亭失守,在進退無據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到手的隴右三郡退回漢中。馬謖則自請其罪,諸葛亮不得已「揮淚斬馬謖」,眾軍皆哭。

馬謖是諸葛亮的好朋友馬良的弟弟,馬良一家五兄弟被稱為「馬氏五常」,是荊州出名的才子。

馬謖字幼常,在馬氏兄弟中年紀最小,卻從小受人矚目。他曾經建議諸葛亮在南征孟獲時,要採取攻心為上的心戰策略。諸葛亮深以為然,果然讓孟獲臣服蜀漢。

不過,在正史上,對於馬謖的結局,諸葛亮並沒有在他丟失街亭之後馬上把他斬頭,而是出現了三種截然不同的版本。

第1個版本,《三國志·蜀書·向朗傳》記載:「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原來馬謖並沒有諸葛亮評估的高明,他在街亭大敗之後,因無臉見人而逃亡。

馬謖有一個好朋友叫向朗,認為諸葛亮應該用魏延或王平當主將,而不是讓沒打仗經驗的馬謖上場,所以他明明知道馬謖的下落卻知情不報,最後受到牽連罷官免職。

不管是諸葛亮還是馬謖,其實心裡應該都很不是滋味。志在北伐的諸葛亮更是向後主自降三級處分。

馬謖逃亡一段時間之後被人發現逮捕入獄,諸葛亮向來軍法嚴明,面對馬謖的戰敗與逃亡,幾乎是沒有寬容的餘地。

馬謖在獄中也無法與諸葛亮請罪,但是託人帶了一封信給諸葛亮,感謝他視他為子,他也視諸葛亮如父。希望諸葛亮對他能像鯀與禹的故事般,做錯事情的鯀雖然被殺了,但他的兒子禹則活了下來。

第2種版本是《三國志·蜀書·馬良傳》中記載「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

因為監獄陰暗潮濕,伙食又不好,加上他自己內心愧恨交加,因此馬謖不久就病死在獄中,而不是被斬首于軍中。

所以小編認為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羅貫中根據史實的延伸而做的文學處理,而不是真實的現場描述。

諸葛亮傷心嗎?他與馬家兄弟本來就關係良好,也信任馬謖的才華,街亭大敗影響深遠,諸葛亮在痛心中也有對馬謖的一分不忍吧!縱然沒有揮淚斬馬謖,馬謖死後為之流涕,也是性情中人的表現!

第3種版本是《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街亭失守之後,蜀兵四散逃跑,諸葛亮趕來的時候沒有地方住,就率領大軍攻取了西縣1000多戶的老百姓的家,然後就撤軍趕回漢中,把馬謖砍頭示眾了,這一種版本是最切合《三國演義》中對馬謖結局的描述。

但是,陳壽為什麼在《三國志》中給馬謖編撰出三種截然不同的結局來呢?

到底哪一個結局才是最符合歷史真實的結局呢?卻讓現代的人撓破腦袋也猜不出正確的答案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狀元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世人只知道中國古代擁有四大發明,但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卻鮮為人知
舉世罕見!古墓出土一鬼斧神工器物,連最頂尖專家也未能複製成功

TAG:文狀元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