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提醒諸葛亮不要重用此人,諸葛亮卻做一件錯事

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提醒諸葛亮不要重用此人,諸葛亮卻做一件錯事

三國是一個風雲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不知多少英雄豪傑在那裡大顯身手,叱吒風雲,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劉備是三國時期的三股勢力之一,他開創了蜀漢之地。雖然他的起點比曹操、孫權低得多,但他也完成了一番偉業。劉備開創的這番偉業,不僅是因為他有著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和堅強的毅力,更是因為他有著慧眼識人的能力和雍容雅量的胸襟。劉備非常推崇「選賢以能」的人才選拔方式,只要是有才能之人,他都十分地賞識。不僅如此,劉備待人非常真誠。

因此,他獲得了不少的能人異士。根據《三國志》記載:「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可見,劉備就是一個善於識人、待人寬厚的伯樂。劉備「選賢以能」的消息不脛而走,各地的英雄豪傑紛紛而至。在《三國演義》中曾記載,魏延前去投奔諸葛亮,但卻遭到了諸葛亮的拒絕。原因是諸葛亮覺得魏延殺害了他的上司,是一個冷酷無情、背信棄義、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認為此人不堪重用。但劉備卻選擇信任魏延,相信一個身上背負著殺人罪名的人,相信一個身上有污點的人。後來,魏延還得到了劉備的重用。

果然,魏延並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在入川之戰、漢中之戰和北伐之戰中,奮勇殺敵,屢立戰功。所謂高山流水,知音難求。劉備十分樂於結交朋友,而且他又是一個非常有情懷、非常豪爽的人,十分地重情重義。眾所周知,「桃園三結義」已經成為歷史廣為流傳的一個典故。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以天地為證,結拜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因此,關羽被殺之後,劉備為了替兄弟報仇,一心想攻打東吳。遺憾的是,天公不作美,劉備在夷陵被陸遜突襲,火燒軍營,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雖然在趙雲的幫助下,被保護到了白帝城,但承受不住慘敗的事實,病魔纏身,不幸而亡,從此與世長辭。

《三國志》:「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即劉備得知自己將不久離世,特意將諸葛亮叫到跟前,將其子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並囑咐說:「蜀漢的千秋大業就交給你了」。同時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提醒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認為馬謖言過其實,不堪重用。人之將死,為何劉備在臨死前,還對馬謖耿耿於懷呢?據《史記》記載,馬謖年少有為,才華橫溢,頗得諸葛亮的賞識。兩人的交往特別頻繁,暢談古今,樂此不疲。劉備心生疑惑,特意去收集有關材料,才知道馬謖雖然才智過人,但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不配得到諸葛亮的賞識。

但終究諸葛亮還是辜負了劉備的美意,做一件錯事,執意讓馬謖上戰場,做先鋒。最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戰爭以失敗告終!根據《三國志·馬良傳》中記載:「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邰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筆者認為,街亭的失守具有歷史必然性,無論派誰去鎮守,都將以失敗而告終。諸葛亮在近年播放的各大電視劇中,他的形象都被「神化」了。雖然雄韜武略的諸葛亮,在歷史上被人們高歌頌德,但他沒有為蜀國貯備人才。這也是他人生中的敗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古代犯人被判誅滅九族後,家人為何不外出逃命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乾隆南巡時,因一知府未接駕而大怒,知曉原因後反而下令嘉獎他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