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人去世前幾天,為什麼不想吃東西了?

老人去世前幾天,為什麼不想吃東西了?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黃帝內經講解》、《中醫養生學》

列位看官,這一篇文說,我們想和您聊一個現象。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老人,在逝世之前的幾天,食慾會突然下降,甚至水米不進。

看到這,可能有看官覺得好笑:這麼簡單的問題也值得一說嗎?人快要死去了,沒有食慾了,當然就不想吃東西了唄?這有什麼故弄玄虛的?

那問題是,人在臨走之前,為什麼會沒有食慾呢?我們的身體,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反應呢?

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明白了這個問題,會給我們的養生,帶來很大的啟迪。

首先,我們得知道,所謂的食慾,源於我們的胃氣。我們的胃氣正常,胃就會向我們來索要食物,我們就會想去吃東西。吃進去的東西幹嘛呢?化作營養。這個由食物化作的營養,古人稱之為「水谷精微」,亦即所謂「谷氣」。

那麼這個谷氣,我們攝入人體,能幹嘛呢?可不是單純為了「頂餓」。咱們翻開《靈樞》就知道了。古人告訴我們:「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也」。看到了嗎?古人說,我們的真氣,和「谷氣並而充身」。真氣者,元氣也。我們的元氣,在谷氣的補充之下,「充身」。

這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我們的元氣,本身就是由谷氣作為其中的一部分,來組成的啊!

所以說,我們吃進去的東西,就是用來補充元氣的。

那麼,這個元氣,又能做什麼呢?它通過三焦作為通道,不斷地滋養咱們的五臟。我們的五臟,之所以藏有元氣,並且發揮功能,這局面,就是這樣形成的。你看《黃帝內經》就明確告訴我們:「藏真(元氣也,下同)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藏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藏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藏真高於肺,以行營衛陰陽也……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就是說,我們的五臟,之所以能各司其職,行使其應有的作用,主持工作,依靠元氣的供養。

說到這裡,您應該就明白了。當我們的五臟,工作正常,可以發揮職能的時候,他們就需要元氣的支持。我們的胃,就要不斷生成谷氣,用於充養元氣。相反,當我們的五臟,不能發揮其職能,功能趨於衰竭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智能地告訴自己,無需谷氣來充養元氣了。這個時候,就會形成食慾的明顯降低,甚至根本不願意進食了。

說到底,這就是我們身體的一種自然衰老現象。它告訴我們,五臟已衰,一輩子勞苦功高的胃啊,你可以歇歇了。

所以說,我們民間的有些看法,比如說老人去世前主動不進食,是為了保持身體不腐,或者是為了不帶走糞便和髒東西,這些難免為我們在世之人的猜測和臆想,體現了我們對生命現象的探索和好奇。實際上,它不過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生理現象罷了。

當然,從這也能看出,一個人有正常的食慾,能好好吃東西,是多麼寶貴的事情。它在不停地告訴我們,五臟狀態尚好,生命之花依然絢爛,我們盡可以享受世間的美好。當然,我們吃得太多,也不行。如果終日飽食,過嗜厚味,則脾胃負擔過重,難以生化很好的「谷氣」,這樣,我們的元氣依然得不到最好的補充。這日子一長,也會影響到五臟工作的。因此,吃得太多,根本上講,就是一種自殺行為。

好了。文說到這裡即將告一段落了。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舌邊不能有牙印!這是個禍害
牙疼有救了!一葯滅三火,含在嘴裡就行了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