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狂虐11億人,90次熱搜!《都挺好》爆火全靠這個爆款製造機!

狂虐11億人,90次熱搜!《都挺好》爆火全靠這個爆款製造機!

文/金錯刀頻道 蔡文姬

「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最近,正午陽光的新劇《都挺好》強勢刷屏,開播19天,上熱搜90多次。面對蘇家這一地雞毛的「破事」,網友們氣極了,在微博上瘋狂吐槽:

「暴打蘇明成」、「眾籌讓明玉讀清華」、「蘇大強簡直是我爺爺的翻版」、「蘇家的兩個兒子是怎麼找到那麼明事理的老婆的?」、「蘇大強、蘇明成、蘇明哲誰是宇宙第一字型大小渣男」、「蘇大強和謝廣坤掉在河裡先救誰?」

甚至還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睡眠質量。

播出之後,郭京飛飾演的蘇明成太氣人,間接導致郭京飛「掉粉嚴重」,而郭京飛的求生欲也特彆強,整天在微博「檢討」,哄粉絲開心。

如果你還沒看這部電視劇,那你的微信群里,也一定流傳著幾張「蘇大強」的表情包。

正午陽光的新劇又一次帶動全民熱議,連一向苛刻的豆瓣網友都給出了8.2的高分。上一次有同等流量的話題劇,還是於正監製的《延禧攻略》。

無疑,《都挺好》已經成為了2019第一部口碑與收視大獲全勝的現象級作品。全民熱捧的《都挺好》,明明都挺壞,卻讓觀眾天天坐等更新,靠什麼又贏了?

1

內容極度不適,

卻看爽了11億觀眾

去年底正午陽光播出的《大江大河》和《知否》,一部是聚焦改革開放的獻禮劇題材;另一部則是另闢蹊徑、關注封建社會下的家庭倫理古裝題材。

兩部作品雖同處不同時代,反應的思想體系卻都是帶有「反思」和「批判」精神的現實題材。

而這部脫胎於阿耐同名小說的《都挺好》,最大的亮點就是不留餘地的揭露原生家庭的創傷,主創宣發給出的定義是:都市現實主義題材話題大劇

什麼是現實主義題材?

說通俗一點,就是虐。虐誰?虐觀眾。

《都挺好》中,每一個人物的人設都很極致:重男輕女又強勢的母親、宇宙第一奇葩爹蘇大強、媽寶家暴男蘇明成、鳳凰男蘇明哲,幾乎沒有一個正常人。

為什麼要販賣這樣的人設?因為只有極端的人設才能夠引發最大的討論。因此,《都挺好》是一部十足的話題大劇。甚至隨著劇情的發展,製作團隊強行扭曲人的本性,只為了製造話題。

之所以要如此刻意,製作團隊是想通過放大蘇大強的「惡」,製造兄妹、夫妻的惡,挑撥觀眾的情緒。

這也是為何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充斥著大量對該劇、角色的罵——因為正午陽光深諳一點:越罵越要看,越罵該劇的聲量越大。

而蘇明玉開掛的人設,就是為了吊打蘇家三個作惡男,進而讓恨得牙痒痒的觀眾得到一絲情感上的宣洩。

熟悉不熟悉?這不就是「劇版咪蒙」嗎?通過集中炮轟式「販惡」,引發大眾情緒上的共鳴。於是,《都挺好》在一片吵罵聲中,被吵成了爆款。

儘管這次正午陽光製作出了一部大爽文式的《都挺好》,但這部劇依舊不缺群眾基礎,豆瓣的8.2的評分,也說明了觀眾非常買帳。

事實上,不僅是《都挺好》,正午陽光出品的影視劇,80%以上都是7分以上的高分之作,這背後,有一套系統的打法。

圖自:麻辣娛投

2

爆品背後,

離不開這個男人

知乎上,有網友提問:於正和侯鴻亮監製的劇,誰的水準更高?

網友的回答一致的整齊,都認為侯鴻亮技高一籌。那麼,侯鴻亮製片的劇中,成為爆款的必要因素是什麼?

1. 製造極度的戲劇性

這一要素幾乎成為正午陽光選劇的第一要素。

從《琅琊榜》起,觀眾就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受:每日兩集之後都會留下一個懸念,吸引觀眾第二天接著追劇,密集的設置戲劇衝突,化解衝突,不斷地加深觀眾的好奇心,這種極度的戲劇性一直延續至《都挺好》。

胥渡吧一位網友通過一張聊天記錄,入木三分地抓住了《都挺好》的戲劇性。

2.善於打造極品CP

打造電視劇CP,是正午陽光的強項。

從《偽裝者》里的明家三兄弟,到《琅琊榜》中梅長蘇靖王CP;

從《歡樂頌》里的「五美」,到《大江大河》里的創業三兄弟;

從《知否》中趙麗穎馮紹峰的夫妻CP,到《都挺好》中姚晨和楊祐寧的愛情故事。

幾乎每一組,都會頻繁上熱搜,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事情。

3.對女性的悲憫情懷,被無限放大

正午陽光近兩年拍攝的劇,藍本都是改編自阿耐最著名的三部小說。

《歡樂頌》中,女精英安迪的媽媽是一位精神病患者,而樊勝美則出身於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但是她們通過積極的努力與救贖,獲得了幸福的人生。

《大江大河》中,雷東寶善良的賢妻萍萍不幸大出血離世,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都挺好》中,讓蘇明玉從醜陋的原生家庭里逃出來成為職場女精英;讓大嫂二嫂從不幸的婚姻中跳出來。

這些對於女性形象的塑造,通通來自編劇對於女性的尊重和悲憫,劇集播出之後,強烈的引發了觀眾的討論。

3

「正陽出品,必屬精品」,

爆紅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我們團隊並不是特別聰明的人,除了拍電視劇,不會幹別的事。」侯鴻亮這樣評價自己的團隊正午陽光。正午陽光的三個核心人物,除了侯鴻亮,孔笙和李雪都是從山影走出來的老人。

初建正午時,侯鴻亮也想過做一些成本不高但能賺快錢的項目,但在操作過程中他發現根本做不到,他不會為了撈筆快錢而把水準降下來。而孔笙和李雪作為一對老搭檔,在很多時刻默契地保持著國產劇的良心。

1. 挑劇本:苛刻

同一題材,絕不拍第二部。

在山東影視時期,侯鴻亮的作品從《闖關東》開始涉獵各類題材、各種歷史時期不同階層的故事。《闖關東》、《生死線》、《鋼鐵年代》到《知青》、《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再到《溫州兩家人》、《青島往事》,無論宏大敘事的歷史正劇或是以瑣碎生活映照時代記憶的家庭劇,這些劇集講述了中國近百年的歷史故事。

侯鴻亮說:「用電視劇的形式打開歷史,一下把這100年給拍了一遍。在各個時期,故事的情節不一樣,但是一樣的是對歷史裡每一個環節的認識。」

2014年,入駐正午陽光之後,侯鴻亮擔任製片人的《琅琊榜》嘗試了架空歷史題材的IP改編劇,《歡樂頌》則關注當下社會,更寬泛地著眼現實。

《大江大河》則是一部改革氣息濃厚的時代作品,全景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生活變遷,深度揭示歷史轉型新時期平凡人物命運。

《都挺好》聚焦於當代都市家庭關係問題,也映射了社會轉型時期「離散家庭」的特徵。

「這幾年播出的每一部戲,沒有一部題材重複」,這是讓他最開心的事,有些人就想在一個領域中深耕,比如,一說於正就是宮廷劇,一說趙寶剛就是青春劇,而他恰是每次都要重新嘗試。

2. 挑演員:更苛刻

演正午陽光的劇,有一個潛規則:演技不過硬,千萬別在正午陽光的戲裡當主演,因為配角的演技太強大。

哪怕是戲份很少的配角,正午陽光也絕不含糊。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中,總有一些老戲骨或者青年演員在劇中擔當著「黃金綠葉」的角色。

《大江大河》中,化工廠的水書記是國家一級演員、北京人藝的台柱子楊立新。

歐陽教授的扮演者劉奕君,現在都稱為戲骨了。在《偽裝者》里他是配角王天風,《琅琊榜》飾演大反派謝侯爺。

《知否》里的快樂源泉大娘子,扮演者劉琳還曾和正午陽光合作過《父母愛情》、《歡樂頌》。

就連副導演王永泉,現在都成金牌配角了。最近的一次,是在《大江大河》里飾演小雷家老書記。

在正午陽光的劇中,一些配角經常會出現在不同的劇中,但塑造的每一個角色都代入感非常強,沒有臉譜化,這就考驗了正午陽光的選角能力,據侯鴻亮採訪時透露,「很多時候,我們很多演員都會願意為了正午陽光的戲而自降片酬。

結語:

在整個行業變快變浮躁的大背景下,侯鴻亮的理念是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拿出專業水準。

正午陽光從2014年以來,頻頻出爆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慢下來,慢工出細活。

就拿近期的兩部作品來說,《大江大河》 的版權是在《歡樂頌》 之後拿到的,劇本經過了近三年的籌備,美術置景的成本是一般電視劇的兩倍,劇組在安徽實景搭建了一個70年代的村子。

而《都挺好》的劇本,編劇郭子彈坦言,她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打磨劇中的每一個角色。

而這一切,在侯鴻亮看來,都是為了照顧觀眾的情感。這也正是正午陽光的成功之道,在大環境都不是很明朗的情況下,做的更好一點。

正如侯鴻亮所言:

專業性如果沒有的話,第一個看不起你的不是同行,

而是觀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錯刀 的精彩文章:

虧了24年,他用一種技術干懵三星,搞定蘋果,華為搶著送錢!
中國最恐怖工廠:養10億隻蟑螂,每天喂50噸飯,政府還給補貼

TAG:金錯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