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拒絕「假懼亂」 我國服務機器人還需破除「三宗罪」

拒絕「假懼亂」 我國服務機器人還需破除「三宗罪」

如今,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一幅烏托邦式的未來生活圖景逐漸展開在我們面前:餓了有機器人來喂飯,累了有機器人來清潔,病了有機器人來治療,乏了有機器人來提供娛樂......越來越多服務機器人的加速湧現和應用落地,推動著我們生活的美好向前。

服務機器人潛力凸顯增速喜人

近年來,在自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愈發凸顯的情況下,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技術獲得了愈發廣泛的應用,隨著工業機器人在製造場景中的飛速擴張,生產領域的人機替代開始逐漸向生活領域的人機融合轉變,機器人「人格化」特徵的不斷覺醒,讓智能服務機器人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寵」。

據《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去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經達到92.5億美元,五年來年均增速高於20%,在全球機器人整體市場快速增長的帶動下,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8億美元。在高需求、高增速、高潛力的「三高」發展態勢下,正在加速成為全球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同時,不少行業人士也始終相信,在未來我國的確能成為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的主要帶動點。這一方面離不開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不斷加快的老齡化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工業機器人的迅猛增長態勢,給我國服務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和信心。

發展遭到「假懼亂」問題阻礙

不過,雖然行業發展信心很足,市場發展現狀也還不錯,但我國服務機器人的發展終究處於初級階段,許多產品還在研發測試,市場上成熟的落地應用比較有限,發展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不少問題。而具體來看,目前「假懼亂」是阻礙行業發展的主要三大問題。

「假」 即虛假,背後的意思是我國服務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技術還不夠,產品偽智能現象嚴重,功能性和實用性不足,產業發展「噱頭」大於實質。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研發能力的缺失以及核心技術的缺乏。

「懼」即害怕,有避而遠之的意思,所指的問題就是行業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偏低,接受度不高,服務機器人發展普及度和滲透率不足。這一方面是因為服務機器人功能、技術無法滿足用戶要求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產品價格偏高、普及不到位、誇大智能宣傳帶來的不利結果。

「亂」即混亂,很顯然其所代表的是行業發展標準缺失、秩序混亂。由於產品標準和行業規範的不夠完善,給了不少企業竊取政策紅利、鑽行業漏洞的機會,就會導致企業跟風、無序競爭、虛假宣傳等問題的多發,最終使得行業發展亂象叢生。

未來破除「三宗罪」需這樣做

那麼,面對服務機器人發展的「三宗原罪」,我國究竟要如何做才能推動行業的穩步前進呢?

事實上,眼下我國已經開始對這些問題的突破工作。政府通過出台《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正在積極推進機器人產業的中高層次發展,並明確指出要規範市場秩序,防止機器人產業的無序發展。同時,國家也在加強核心零部件、技術創新、細分市場、資本併購等幾個方面的突破,積極培育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骨幹企業,以及部分龍頭企業。

而作為行業發展的主體,我國服務機器人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市場智能化、家庭化、產業化發展的需求,通過自身研發創新實力的增強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來滿足市場用戶的實際需要。並通過企業定位的明確深化,行業間的親密合作,來減少市場惡性競爭,為國內服務機器人發展營造出一個和諧、健康、穩定的市場環境。

總而言之,「三宗罪」雖然制約著我國服務機器人的成熟發展,但我國的贖罪之旅已經展開,在未來市場發展的廣闊藍海不斷顯現的情況下,相信假以時日將三大問題逐一根除,我國的服務機器人發展終會迎來質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成交通管理小能手 輔助執法還需注意這些問題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