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它主演了白茶的「壓軸大戲」,你卻當它只是兒戲

它主演了白茶的「壓軸大戲」,你卻當它只是兒戲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白茶,是工藝最簡單的茶類,只有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很多茶友都知道,萎凋是白茶的關鍵工序,這沒有錯。其實,乾燥也是非常重要的,卻常常被我們忽略。

當茶葉萎凋適度時要及時乾燥,但萎凋程度不足時切忌乾燥,過早乾燥的萎凋葉成品色黃,味淡並帶有青氣。白茶乾燥是物理變化與生物化學變化共同作用的複雜變化,不是簡單地把白茶烘乾,白茶的乾燥對白茶的內含物質有深刻影響。

乾燥的兩大目標

白茶通過乾燥可以實現兩個目的:

1

進一步提升茶葉品質

乾燥階段在制品含水率低,酶活力微弱或已喪失,物質以非酶促氧化作用佔主要地位、多酚類物質發生轉化與異構化,從而減少了茶湯的苦澀。

乾燥過程中,以茶多酚中的兒茶素變化最為深刻,酯型兒茶素減少,使澀味進一步降低,茶湯滋味更為甜醇。

同時,低沸點的香氣物質進一步揮發,使得青草氣降低,而毫香、花香等香氣物質得以增加。一些氨基酸發生分解與異構化,進一步發展為香氣物質,使得成茶香氣更加豐富。通過乾燥也可以對萎凋環節的不足加以修正。

2

使茶葉含水率達到長期存放的要求

通過乾燥降低水分含量,使茶葉含水率達到長期存放的要求。因為萎凋階段,茶葉雖然持續失水,但含水率還是相對較高,絕對是達不到標準要求的。

乾燥方式

目前,大中型茶葉加工企業在白茶烘乾時主要是用烘乾機進行,茶農主要以晒乾為主,而小型茶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炭火乾燥為傳統的乾燥方式,在有些茶區有少量的使用,並不普遍。

日晒乾燥

機器乾燥

傳統炭焙乾燥

溫度對乾燥的影響

不同烘乾溫度,直接影響白茶的主要生物化學成分,從而大大影響白茶的品質。一般來講,日晒白茶宜採用低溫烘乾以保留日晒白茶特點;室內自然陰乾的白茶宜高溫烘乾,以去除生青味,進一步發展茶香氣。

白茶採取自然萎凋的方式,較好地保留了酶的活性,為了繼續保留酶的活性,烘乾溫度不宜過高。

當葉溫升高到約45~50℃時,酶的生物活性最強,能促使部分多酚類在短時間內迅速氧化,便於白茶內含物質的進一步轉化。

當葉溫達到70~80℃時,酶處於熱變性狀態,催化機能停止。

當葉溫達到80~100℃時,經過一定時間的乾燥,酶的生物學特性徹底毀滅。

所以,溫度過高不但不利於乾燥過程中白茶內含物質的轉化,而且由於酶活性的喪失,在日後存放過程中的轉化速度也會受到很大影響,生成的香氣與口感物質不夠豐富,保健價值也大大降低。

高溫乾燥的白茶由於在高溫作用下糖與氨基酸經美拉德反應,生成烘烤香味,所以前期表現較好,成茶品質毫香明顯、湯水甜醇,有特殊的甜香味,但後期轉化效果並不理想。

參考資料:

《白茶新語》,李建國著,文化發展出版社2019年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茶帝 的精彩文章:

龍井明前茶,快來「搶鮮」喝一口吧!
純正的大紅袍,你喝到的幾率有多高?

TAG:懂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