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仙居縣發現蝌蚪文,至今仍無法解讀,專家研究後說:來源都搞不清

仙居縣發現蝌蚪文,至今仍無法解讀,專家研究後說:來源都搞不清

在華夏歷史上,曾出現過多種古文字,除了眾所周知的甲骨文之外,還有倉頡書,岣嶁碑和紅崖天書等。今天,小編就再給您說一種神秘的古文字——蝌蚪文,專家們對它不僅至今無解,甚至就連是怎麼來的都研究不透,只能給出三種「假想」的推測,到底是什麼情況呢?看完小編下面的揭秘您就知道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發現蝌蚪文的地方,位於浙江台州的仙居縣,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這些蝌蚪文都刻在幾百米高的「蝌蚪崖」之上。據史料記載,東晉時期一位周姓官員,最先注意到這些的神秘的蝌蚪文,同時他還造了個「飛梯」上去臨摹,但是文字的內容,他研究了一輩子也還是沒搞明白。

新中國成立後,台州市文物部門的專家,就開始了對仙居蝌蚪文的研究。1985年,文物專家和古文字專家來到仙居縣,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翻山越嶺的來到了「蝌蚪崖」,這是一處刻有幾百個蝌蚪文的懸崖峭壁,海拔足足有800多米。

通過用超長焦相機拍攝的照片,這些神秘的蝌蚪文頭粗尾細,看起來十分的「玄乎」,通過並不十分清晰的照片,專家們雖然初步知道了蝌蚪文長什麼樣,但還是無法近距離的直觀去感受這種文字的「詭異」。

為了做進一步的研究,專家們又從當地請來了幾位專業攀岩採藥的村民,讓他們攀爬到懸崖牆壁上,近距離的用相機去拍攝這些蝌蚪文,並記下雕刻程度的大小和深淺,更關鍵的是對刻字的地方進行拓本,以方便更進一步的研究。

根據採藥村民收集到資料和照片,可知這些蝌蚪文的印記大小不一,雕刻的深淺也不同,而且很多蝌蚪文經過幾千年的風吹日晒都變得模糊不清了,這也給專家們的研究帶來巨大的挑戰。經過古文字專家們的深入研究和討論,還是無法解讀這些蝌蚪文的意思。

蝌蚪文無法解讀,但蝌蚪文是怎麼來的,這個應該比較容易研究一些吧?專家果然不負眾望,還是給出了3種比較「合理」的來源推測:

第一:古畲(shē)族留下的。

畲族是華夏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和福建等地。專家們通過研究畲族的歷史文化,發現在6000多年前的古畲族,曾短暫的使用過一種和蝌蚪文很類似的文字,因此專家們就懷疑,這些蝌蚪文是古畲族先民留下的遺迹。

第二:大禹治水留下的。

專家們發現,當地的村民一直都堅信蝌蚪文是大禹治水留下的,雖然無法證明,但本地人的祖祖輩輩都這樣認為的。專家們對此都感到很疑惑,也嘗試著從大禹治水開始研究,推斷出當年這個地方也許都被洪水淹沒了,然後大禹乘船來治水時,就順便在懸崖峭壁刻下了這些蝌蚪文。

第三種:自然形成。

在成千上萬年的風吹雨淋之下,山體上肯定會因為風化而留下痕迹,或者是某一次山崖被雷火給劈中了,從而就留下了這些神秘的符號。其實,在人類的潛意識裡,總會將一些奇怪或者有規律的東西想像成「文字」,並賦予一種神秘的含義,但其實這些文字,也許並無實際意義。

到底哪種推斷才是最有可能的呢?專家們還無法給出最後的定論,只能在以後更深入的研究中,或者發現更有利的物證,才能準確做出更接近真相的解讀……不過小編確信,只要我們不放棄對未知的探索,保持一種好奇心並孜孜不倦的去發現,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一定會有真實的結論,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蟲 的精彩文章:

煙台博物館有一張「大內」象牙席,專家說:無法復現這門手藝了
專家用高科技分析古人遺址,發現當時蔬菜有四種,有兩種基本絕跡

TAG:歷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