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中的兩對甥舅,都是愛恨交織,卻又彼此珍惜

《西遊記》中的兩對甥舅,都是愛恨交織,卻又彼此珍惜

《西遊記》中的兩對甥舅,都是愛恨交織,卻又彼此珍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小說《西遊記》之中,很多人往往過於關注精彩的故事情節,而忽略很多現實教育意義的哲理。其實在這部小說之中,人物關係相當複雜,不僅有師徒關係,父母子女關係,甚至連主人和寵物、主人和奴僕的關係都囊括其中。在此之中,還有四個重要人物,形成了兩對甥舅關係。

第一對當然是玉帝和二郎神,這是由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而浮出水面的。當時觀音赴蟠桃會,開始派出惠安尊者助陣,沒有打過孫悟空,便舉薦二郎神降妖除魔。原著之中這麼介紹的:

菩薩道:「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

《西遊記》中的兩對甥舅,都是愛恨交織,卻又彼此珍惜

原著借觀音之口,說出了二郎神與玉帝的關係。而且,二郎神與孫悟空對陣的時候,又借孫悟空之口,說出了二郎神「聽調不聽宣」的原因,那就是當年玉帝的妹子思凡,嫁給了凡人楊君,並且生下二郎神,讓天庭蒙羞。後來玉帝將自己妹子鎮壓在桃山,二郎神學成武藝後力劈華山救出母親,卻與自己的舅舅結下了仇。因此,他雖然是位列仙班,卻只是聽從調遣,而不聽從所謂的聖旨。

表面上來看,這對甥舅的關係十分緊張,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二郎神放出如此狠話,玉帝依舊保留了他的神仙身份,可見是比較疼愛外甥的。要知道,沙僧僅僅是打破了琉璃盞,就被打下天庭。同時,二郎神也心知肚明,一聽到玉帝讓他降服孫悟空,立即帶上全部兵馬,盡心儘力除妖,比托塔天王那些近臣要賣力得多。

《西遊記》中的兩對甥舅,都是愛恨交織,卻又彼此珍惜

吳承恩這麼寫,是有道理的,在現代社會,外甥和舅舅的關係十分親密,在當時封建社會,則更為特殊。在古代,舅舅對於外甥的擁有相當的權威,他負有撫養、成長、建立社會關係甚至婚姻關係的重要職責。同時,外甥也有很大的權力,他在繼承權上僅次於舅舅的孩子,按照封建禮法,外甥甚至擁有娶舅舅女兒的優先權。所以現在在北方的某些地區,仍然有將外甥叫做甥男的說法。

也就是說,在禮法之上,二郎神甚至是天庭之中的半個太子。如果玉帝沒有兒女,他甚至是帝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如果玉帝只有女兒,他甚至可以要求與表妹成婚。面對成為三界至尊的可能,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二郎神在《西遊記》中捉拿孫悟空那麼積極。

《西遊記》中的兩對甥舅,都是愛恨交織,卻又彼此珍惜

第二對甥舅,可能很多人會意想不到,他們就是如來和大鵬鳥。當然,這種關係是屬於後天確認的。歷史上的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悟道的,而《西遊記》中的如來是在雪山之上修鍊成功,並且習得丈六金身。

他剛剛修鍊得道後,就被當時好吃人的孔雀吞了下去。如來劃開孔雀的脊背,並且將它帶回靈山。本來如來是要處死孔雀的,但諸佛求情,再加上當時飛禽的勢力十分強大,所以如來不僅沒有要孔雀的命,還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孔雀和大鵬都是鳳凰所生,如來認了孔雀為母,自然也就認了大鵬為舅舅,這一點他自己也是承認的。

在天庭那對甥舅關係中,舅舅是領導,外甥是臣子,這個關係很好處理。然而在靈山這對甥舅,就比較複雜了。如來是西方之主,卻是大鵬的外甥,因此也只能容忍大鵬鳥的一切。甚至大鵬鳥在西天取經途中,將獅駝國一城之人盡皆吃掉,他也只能裝作毫不知情。

《西遊記》中的兩對甥舅,都是愛恨交織,卻又彼此珍惜

直到大鵬鳥出來危害取經大業時,如來才不得已帶上諸佛菩薩,在眾人的見證下,抓住了大鵬鳥。如來對大鵬鳥客氣,抓住了後沒有任何懲罰,而且還承諾讓他先品嘗供果。大鵬鳥對如來其實也是有感情的,以他的能力,絕對不會如此輕易就範。他只不過不願意損害外甥的權威,故而束手就擒。

玉帝和二郎神,如來和大鵬鳥,這兩對舅甥關係,在原著之中雖然不是主導地位,但也是吳承恩根據當時的社會風情,成為了各自相關故事的重要線索,非常經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陶淵明的一首名詩,被人抄錯一字,蘇軾得知後很不淡定
李白最狂的三句詩,一句得罪權貴,一句得罪儒生,一句得罪天下人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