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們都認為隋煬帝是千古暴君,但他解決了上億人的吃飯問題

人們都認為隋煬帝是千古暴君,但他解決了上億人的吃飯問題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歷經多次的朝代更迭才有了今天繁榮昌盛的局面。說到中國古代帝王,讓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位皇帝,在歷史上的影響深遠至今。古代帝王者人數眾多,能夠名垂千古者卻實則有限。讓世人銘記的帝王無外乎兩個極端,一是至善至美,另則是昏庸腐敗,成為世人唾棄的話柄。

今天要與大家介紹的這位皇帝,他在歷史上是一位昏君,在時代的變遷中甚至遭到了人們的遺忘,世人看的見他的昏庸腐敗,卻對他的功勞漠而不視,他的功勞影響到了一代又一代子孫,完全可以用千古名君來稱呼他,他就是隋煬帝楊廣。

說起這隋煬帝,讓人第一想到的辭彙就是昏庸腐敗,但事實卻是,他是被人黑的最慘的皇帝。煬一字是好內怠政、外內從亂的意思,隋煬帝這一封號來自李淵之口,相信沒有人願意給自己取這麼一個名號。

對於楊廣,世人牢記的只是他的一方面,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他真實地模樣。作為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二十歲的楊廣就當上了統領三軍的兵馬大元帥,他統帥五十萬大軍揮師南下,實現了隋朝的統一大業。楊廣一路戰爭中,對百姓無犯秋毫,對於資財也是一無所求,由此贏得了人民的廣泛讚揚。

楊廣登基之後,為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他下令開鑿了京杭大運河。開鑿運河在當時社會,的確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當時的民眾對此也是苦不堪言,楊廣的形象也由此被人指罵。當時的世人肯定不會知道,京杭大運河的開通解決了幾千年的人民飢餓問題,就算是當今社會,京杭大運河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養活了中國上億的人口,它完全能夠稱得上位居萬里長城之後的古代第二大工程。

大運河開通之後,隋朝政府大力發展農業,在各地修建糧倉,隋朝糧倉中糧草的儲備甚至用到了李世民時期。曾經在洛陽出土了隋朝的一座糧倉——含嘉倉遺址,其面積達到了45萬平方米,裡邊含有259個糧窖,其中的一個糧窖中還有經過炭化的50萬斤穀子,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隋朝的強盛和富裕。

楊廣除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在教育事業上也是有著卓越貢獻。他開創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達到了清末時期,這對於中國古代的育才制度是有著巨大的貢獻的。

楊廣是中古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帝王,對於一個人的評判一定要多方面的去思考,成王敗寇乃是兵家常事,隋煬帝楊廣即使失敗,但是他雖敗猶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周簡史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驚天動地,李世民有沒有篡改歷史?可能只改了一點
民國名媛不聽勸,倒貼下嫁落魄小子,五年後眾人稱讚有眼光

TAG:商周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