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原創: Why君 DrWhy 昨天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你是「有痔青年」嗎?

——如果是,趕快去治,這樣說不定省下來的血還可以去做捐獻。

這是Why君這兩天在某平台上看到的一則關於痔瘡的搞笑段子。暫且先不去討論省下來的血夠不夠捐獻的,但就痔瘡這個古老的疾病來說,它跟我們實在是太過於親密了。

不是有句話說嘛,叫「十人九痔」,還有一句更厲害的是「十女十痔」,可見我們與痔瘡的關係很不一般,如果說誰沒有得過痔瘡,那麼恭喜你,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地球。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這種長相醜陋還極其死皮賴臉的疾病,除了讓現代人厭惡外,更是讓古代人深惡痛絕,為此,他們還專門發明了很多治療痔瘡的奇葩方法。

塞、捆、剝、燒

公元前1700年,痔瘡一詞首次出現在了古埃及的紙莎草紙上,儘管上面沒有說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但很貼心的是,裡面有治療痔瘡的方法[1]。

「將金合歡葉磨碎,一起煮熟,然後塗抹在一塊細麻布上,塞到肛門裡,痔瘡就會慢慢痊癒。」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雖然不知道效果有沒有說的這麼神奇,但Why君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隨便效仿,畢竟人人講安全。

到了公元前460年,人們告別了這種「塞樹葉」的方法,開始了一種新型治療方法,雖說過程沒複雜到哪去,但聽上去,就一種感受——疼!

首先,用到的第一個工具是針,手術者需要用針穿過痔瘡,加以固定,然後再用非常粗的羊毛線將痔瘡綁起來,直到它壞死自行脫落為止。注意,在此期間,最好不要手癢去碰。

除了這種疼死人不要命的治療方法外,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還提出了一些替代療法,比如用鵝脂、明礬和尿液混合製成製劑。別看成分怪怪的,但至少是用來塗抹的,不疼。

不過相比於「捆痔瘡」這種方法,歷史上還有一種更加變態的方法,就是「徒手剝痔瘡」!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Why君一心想著,要是自己生活在那個年代的話,死了算了,就算不死估計也得疼個半死。

當然了,在這裡也建議各位朋友不要想像力太過於豐富。

據希波克拉底本人說,痔瘡剝起來就像剝綿羊的皮一樣簡單。當然,這種看起來極其暴力的行為最好要選擇趁患者不備的時候進行,最好一邊進行一邊跟他說話,這樣還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減少疼痛感。

或者,也可以用燒紅的熨斗把痔瘡燙掉,也許這看起來非常地野蠻粗暴,但這樣做的確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燒灼傷口,防止出血[2]。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但無論是哪種方法,都一定少不了助手的完美配合——按住病人的手和頭。這倒是有點像警察制服小偷的感覺。

仔細想想,說不定那時候對剝者來說,這是一件極爽的事情,就算不能宣洩不良情緒,也可以藉機發泄一下,誰知道呢?只不過對於被剝者來說,可能就只有疼痛了。

出血才是好兆頭

到了公元前400年,隨著「體液學說」的出現,人們對痔瘡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有了新的治療方法[3]。

根據「體液學說」的理論,疾病是由體液(血液、痰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失衡引起的,而痔瘡就是因為肛門血管中堆積了太多的血液和黑膽汁所導致的。

想要從源頭上解決這個失衡的問題,很簡單,放血重建平衡!

所以可想而知,嘔吐、咳嗽、排尿、排便、放血等方法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治療痔瘡的方法。

要知道「體液學說」可是統治了歐洲兩千多年,所以這些看似不靠譜的治療方法也伴隨了痔瘡患者兩千多年,想想也是夠可憐的。

到了17世紀,義大利「現代解剖學之父」 Giovanni Battista Morgagni 試圖從解剖學上對痔瘡進行解釋。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Giovanni Battista Morgagni

Morgagni 認為,痔瘡是由於我們直立的姿勢、肛門血管(靜脈)太短、靜脈瓣膜的缺乏以及血管內的壓力增加造成的。

不過,這一解釋很快就遭到了否決,因為這與腿部的靜脈曲張根本不符。

雖然痔瘡和靜脈曲張是兩種病,但都跟靜脈擴張有關。按照Morgagni理論,靜脈擴張是由於肛門血管短且缺乏靜脈瓣導致的,那麼腿部的靜脈多為長靜脈,且血管豐富,應該不出現靜脈擴張才對,但事實上,靜脈曲張最常發生在腿部。這樣一來,Morgagni的理論就站不住腳了。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怕引起部分人不適,實物圖就不放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百度~

後來,隨著痔瘡人數的增加,關於痔瘡的討論也越來越多,有的人認為痔瘡是遺傳因素導致的,他們的解釋是,痔瘡在猶太人中最常見。

關於這一點,事實上目前並沒有科學的證據,但很多人認為這種觀點的出現或許與普遍存在的反猶主義有關。

事實上,到現在為止,人們對於得痔瘡的確切原因仍然不清楚[4]。不過最多的一種說法是,痔瘡是由許多因素引起的,包括不規則的腸道習慣(便秘或腹瀉)、缺乏鍛煉、營養因素(低纖維飲食)、腹內壓力增加(長期緊張、腹水腹部腫塊或懷孕)、久坐、衰老等等。另外,蹲著排便也會增加患痔瘡的風險。

只是關於這些關聯的證據目前很少。

防患於未然

簡單來說,痔瘡是直腸下肛管的一種血管結構,正常情況下,它們是幫助控制大便的肛墊,當它們腫脹或發炎的時候,才會成為我們常說的痔瘡。

根據痔瘡發生部位的不同,一般分為三類: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A:內痔;B:外痔;C:混合痔;D:血栓痔和血凝塊

肛門和直腸之間有個結構叫齒狀線,發生在齒狀線以上的是內痔,以下的是外痔,兩者都有的是混合痔。

內痔最常見的癥狀就是出血和脫出,但一般不痛[5],這是因為齒狀線以上是由內臟神經支配的,對痛覺不敏感,以下是由軀體感覺神經支配的,對痛覺敏感。內痔的初期脫出一般不算明顯,只有偶然的時候才會脫出,而且脫出之後還可以自行縮回,但到了後期,內痔變得嚴重的時候,脫出之後就不能再自行縮回,而是需要用手將其推回了。這個時候就要多加警惕了,說不定走路、咳嗽、打噴嚏都有可能脫出。

外痔因為發生在齒狀線以下,所以表面常常蓋有皮膚,可以看見。外痔一般不易出血,主要癥狀就是疼痛和有異物感。雖說外痔有不容易出血這一說法,但並不代表著沒有不出血的可能,當外痔不小心被擦破或是發炎後就會出血,長期便血還有可能會導致貧血。

所以,痔瘡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無癥狀的痔當然不需要特殊治療;有癥狀的痔或癥狀正在減輕的痔,也不用根治[6];癥狀嚴重或是保守治療沒有改善的痔才需要手術治療[7]。

保守治療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飲食干預,比如增加纖維攝入量、多喝水;生活方式的改變,比如,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藥物治療,比如,藥液坐浴等等。

捆綁、手剝、灼燒,塞樹葉,沒有他們不能拿來治痔瘡的 | Dr.Why

手術治療,則包括膠圈套扎、超聲多普勒引導下痔動脈結紮術、冷凍療法等。

不過目前頗受醫生和患者喜歡的還是無痛苦微創治療技術,透明帽輔助內鏡下硬化術(CAES),這是一種方便、安全、高效的內鏡下治療痔瘡的新方法,特別適合有出血風險的患者[8]。

雖然說,一般痔瘡不可怕,但防患於未然更好。

編輯神叨叨:

下面可是Why君冒著被打的風險分享給你們的,所以要不要轉,你們看著辦~

之前上大學的時候,宿舍的一個朋友總是得痔瘡,痔瘡一犯她就偷偷摸摸地拿著XXX去廁所,然後回來一副神清氣爽的感覺,得意洋洋地給我們說XXX有多厲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點網 的精彩文章:

姐妹們再也不怕晒傷啦~科學研究首次發現維生素D修復晒傷皮膚機制,維D促進皮膚巨噬細胞自噬,抑制紫外線誘導的皮膚炎症丨科學大發現
《自然》子刊:誰是我們心理的主宰?科學家首次在人群水平研究中證實,抑鬱症與特定腸道微生物相關丨臨床大發現

TAG:奇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