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悲歌,摧毀了數萬士兵的鬥志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悲歌,摧毀了數萬士兵的鬥志

漢五年(公元前203年),即冬季十二月,項羽在韓信的指揮下,被60萬漢軍包圍在了楚營,楚軍的食物幾乎要沒有了,饑寒交迫,仍然不願投降。一個月快過去了,韓信感到越來越沮喪,這時,張良來了。

張良對韓信說:「韓元帥,我有一個很好的計策,可以讓西楚的數萬軍隊一夕散盡。」韓信高興極了,問道:「真的嗎?敢問是什麼計策。」

張良從懷中掏出一個洞簫,說道:「古之善吹簫者,有秦女弄玉、仙人蕭史,其蕭一吹,可使鳳凰來儀,白鶴舞於階下;張良的這個蕭,足以感慨人心,煽動歸鄉之思。西楚士卒,都是來自遙遠的人,情思最是悲切。元帥可以在夜晚派遣軍中樂師吹動此蕭,便可讓他們解體;管教一吹之後,成千上萬的楚軍不用將軍作戰,自然離散。」

韓信聽了嘆了口氣說道:「先生有這個奇妙的計策,即使是秦女蕭史,也比不上你!」那天晚上,已經下了幾天的雪終於停了下來,但刺骨的寒風一直吹著,楚軍士兵坐在營地里,擠在一起互相溫暖,只有凄厲的風聲吹過耳邊,寒冷伴隨著這個不眠之夜。

突然,從漢營那裡發出了一陣斷斷續續,像是嗚咽聲音的簫聲,感動離情,淚下千行,使人聽了越來越難過。楚軍士兵聽了,所有人都到營地去看,但在凄涼的星光下,只看見幾隻風箏在天空中飄揚,風中的竹哨隨風響起,和簫聲一起增添了一絲悲傷。

項羽和虞姬也跑出去看他們面前的奇觀,不由傻眼。兩人都在疑惑的時候,從漢營中又傳出了一片哀怨的楚歌聲相和,楚歌的聲音震耳欲聾,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唱歌,項羽大驚:「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羽真的不必這樣震驚,楚漢同枝,漢軍中有很多楚人,會唱楚歌並不奇怪,事實上,在這個時候,雖然江北的土地已經落入了漢軍的手中,但江東的土地仍然屬於楚國,項羽僅通過「四面楚歌」就判斷「漢皆已得楚」,恐怕有些「驚弓之鳥」的意思,他是因為看到江東增援部隊一直沒有來,才做出了這個錯誤的判斷。

世界上沒有人喜歡成為逃兵,尤其是忠於項羽的楚兵,他們寧願餓死、凍死,也不想成為逃兵,然而,當他們家鄉的歌曲響起時,他們立即崩潰了。對於遠離家鄉的遊子來說,饑寒交迫的考驗也趕不上對家鄉的思念!

項羽喝住了想要追趕逃兵的虞子期,苦笑著說:「子期,讓他們走吧!」

項羽沒有說話,他平靜地揮了揮手,轉身走回大帳,每個人都清楚地看到霸王的肩膀是垂下來的。眾將從來沒有看到過霸王如此落寞的背影,有些人甚至開始掩住自己的臉,低聲哭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周簡史 的精彩文章:

宋徽宗的瘦金體天下聞名,為什麼很難傳播?只因有一個缺陷
秦朝存亡之際,嶺南秦軍為何卻不回援?當地古墓透露了真相

TAG:商周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