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熊貓的歷史,曾遭到無情獵殺,在外國人的呼籲下才得到保護

熊貓的歷史,曾遭到無情獵殺,在外國人的呼籲下才得到保護

說起熊貓,我們都會想到如今我國國寶那憨厚可掬的樣子,著實令人憐愛,不過,我們光知道如今的熊貓是瀕危的保護動物,那你可知道熊貓的過去嗎?

在我國,自從熊貓成了保護動物後,就有著「熊貓外交」的說法,曾經,我國送給別的國家的熊貓數量其實不少,直到1982年才決定停止贈送熊貓,改為了「租借模式」。

第一次正式的「熊貓外交」應該是1941年,為了感謝美國人的援助,國民政府派出由宋美齡牽頭的隊伍,護送熊貓到美國表示了感謝。至於更早的熊貓外交,那應該是唐朝時武則天將其送給過日本,但這個記載模糊,不能確信。

不過,在這之前,熊貓就已經有了記載。最早的文獻記載甚至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的一部字典《爾雅》中就有一種被描述為「似虎似熊」的動物,被推測為熊貓。然後在《史記》裡面所說的貔貅,也有可能就是熊貓。《詩經·毛氏傳》里,也提起過一種動物叫做「騶虞」,描述為「白虎黑文」。

拋開文獻記載的話,在民間傳說里,當年的蚩尤座下食鐵獸,也被傳有可能是熊貓,畢竟,我們都知道,熊貓的咬合力非常驚人,在當時的人看來,輕鬆咬斷竹子的力量是非常恐怖的!

熊貓真正走入人們的視野當中還是在近代時期。當時來到中國的諸多西方人在四川地區發現了這種動物,當時,一個叫做阿爾芒·戴維的人將其叫做「黑白熊」。

在當時,戴維找到當地的農戶幫助抓住了一直黑白熊,他將其殺死做成標本帶回了歐洲,引發了西方博物學家的關注,經過大家的討論,將其命名為熊貓。 在這之後,西方人掀起了一股獵殺熊貓的熱潮。

在當時在成都市場上,可以看到許多熊貓毛皮,價格不菲,購買的人也非常多,其中大多都是外國人,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熊貓的數量開始急劇下降,後來,一位叫做哈尼克斯的美國女性因為在國內看了熊貓的標本,很是好奇,便隨自己的丈夫來到中國尋找活著的熊貓。

不過,她來到中國後就發現了熊貓的處境非常不好,大多數的熊貓都因為捕殺、虐待死亡,她開始呼籲不要在捕殺、虐待和走私這些熊貓,當時中國《中國雜誌》的編輯蘇柯仁受到哈尼克斯的影響,懇求中國政府介入。

這篇文章隨後被四川省政府看到,於是下令禁止捕捉熊貓。同時,遠在英國的中國詩人、作家和藝術家蔣彝,寫了兩本暢銷的童書,在裡面將熊貓描繪成「善良有好客」的形象,成為了中國的代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鵬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包拯死前和展昭說了什麼?讓展昭在一夜之間就沒了蹤跡
朱元璋在農婦家避難,臨走時留下一樣東西,讓農婦欣喜不已

TAG:鵬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