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他的字是元代的「丑書」嗎?詩壇領袖之一楊維楨書法賞析

他的字是元代的「丑書」嗎?詩壇領袖之一楊維楨書法賞析

元代趙子昂的書法幾乎一統江湖,他領導的追求復古的思潮也影響了眾多的人士,舉國上下幾乎都是趙氏一派的書風。到了元末隨著趙氏的書法影響深入,很多人開始直接學習趙氏的書法,這反而與趙氏倡導的復古背道而馳了。這種平整圓潤的書風也束縛了書壇的創造性,使得元代末期的書法陷入糜弱、缺乏生機的局面。

《草書題錢譜》

其中有一些遠離朝堂的隱士文人,他們強調自己真情實感的表達,試圖衝破這種萎靡不振的風氣,創造一種新的書風。這些書家中楊維楨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書法遠離那種唯美的書風,創造出一種奇絕、高古的書風,如果就此認為他的字是當時「江湖體」「野狐禪」那就大錯特錯了。

《草書題錢譜》

對於楊維楨的書法,我們從兩個方面來了解他,一個是「入古」,一個是「出新」。不過首先我們還是要大概了解一下他的生平。

《草書題錢譜》

《草書題錢譜》

下面我來說一說楊維楨的「入古」,楊維楨一生致力於詩文辭賦等文學的入古與出新,在詩歌方面他倡導古樂府運動,並以他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鐵崖詩派」,對當時及後世詩歌的影響非常深遠,因此他也被認為是元末東南文壇的領袖,執牛耳者。他的書法藝術的審美與詩文的文藝觀念的結合非常緊密,這種文藝觀念也影響了他書法的創作方向。

楊維楨在文學上追求古意,極力倡導古樂府的詩歌,在《瀟湘集序》中,他曾經這樣說到:

余在吳下時,與永嘉李孝光論古人意。余曰:「梅一於酸,鹽一於咸,飲食鹽梅,而味常得於酸咸之外。」此古詩人意也,後之得此意者,惟古樂府而已耳。

《晚節堂詩札》

他甚至說:「律詩不古,不作可也」。這種復古的思想也是對元初以來的復古思潮的進一步揄揚。當時很多人學習盛唐之風,但只是在詞句上簡單粗暴的模仿,因此陷入泥古不化的境地,而於古人最關鍵的地方,是意境的表達卻很失敗。楊維楨批評到:

「務於語言,而古意寖失。語彌工,意彌陋,詩之去古彌遠。」

他的這種崇古的觀念同時也影響著他的書法審美,同時也受到當時書法上由趙子昂推動的復古運動的影響。而趙氏的復古思想與他崇古的內涵是一致的,趙氏曾經論畫云:「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他跟趙氏一樣都強調學習古人,要學習古人的「意境」,這是學古的關鍵,而不是外在形式的模仿。

《周上卿墓志銘》

《周上卿墓志銘》雖然是楊維楨的一幅小楷作品,但他還是創造性地把章草的點畫筆意融入當中,於工整的結體中不時跳躍出活潑的古意,嚴謹而不失率意,剛健中又透露著古雅飄逸。楊維楨在他的書法中用篆籀、隸書和章草的筆意去書寫行書、草書和楷書,這是他崇古的審美表達。就此一點,那些評價他的書法是「江湖體」「野狐禪」的人,看來確實是不太懂書法。

《張氏通波阡表》

《張氏通波阡表》

《張氏通波阡表》

《張氏通波阡表》是楊維楨的行書作品,但他卻把章草的筆法與結構摻雜其中,能看出來他師法索靖《急就章》。他的這種章草筆意與趙氏的章草作品相比,更加的拙拗、冷峭。而與康里子山所作的《李白古風詩卷》在用筆上極相類似,這兩件作品的最大特徵,就是在用筆上顯現出幾近刻意的章草捺腳,但在遣筆意趣和總體匯成上,卻古意盎然。

《夢遊海棠詩卷》

《夢遊海棠詩卷》

《夢遊海棠城詩卷》與《張氏通波阡表》風格類似,通篇幾乎全是章草筆意寫就,點畫的波磔十分明顯,似是刻意為之,提按頓挫非常強烈,筆力勁健,姿態生動又古樸自然,具有高古的意境。

《張宣公城南唱和詩卷》

《張宣公城南唱和詩卷》

《張宣公城南唱和詩卷》

《張宣公城南唱和詩卷》

此卷《張宣公城南唱和詩卷》是楊氏行草書的代表作,筆意奇崛,筆法揮灑自如,線條清勁而有彈性,富有篆籀之氣。文中多字以篆書的形態寫出,最後一筆的豎筆如萬丈懸崖傾瀉的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明萬曆進士謝肇淛在跋此詩卷時云:「楊鐵崖先生為補書張宣公原作,筆法古勁,真足配食,紫陽此卷益重連城十五矣。」字裡行間對楊維楨此卷所呈現的古勁風格推崇有加,謂其價值連城。

楊維楨的「入古」是為了向古人師法,更是學習古人的那種意境,而他的「出新」則是自我性情的表達。楊維楨是個放達率真之人,他學習魏晉文人的風流,與賓朋縱情山水,宴遊唱和。宋濂稱其謂:

晚年益曠達,築玄圃蓬台於松江之上,無日無賓,亦無日不沉醉。當酒酣耳熱,呼侍兒出歌《白雪》之辭,君自倚鳳琶和之。座客或翩躚起舞,顧盼生姿,儼然有晉人高風。

楊維楨曾經說:「詩者,人之情性也,人各有情性,則人各有詩也。」這種「性情說」反應到書法上則是一種奇崛之氣。

《真鏡菴募緣疏卷》

《真鏡菴募緣疏卷》

《真鏡菴募緣疏卷》

《真鏡菴募緣疏卷》

《真鏡庵募緣疏卷》是楊維楨「出新」「奇崛」風格的代表作,此卷本是為真鏡庵募集善緣而寫,按說這種事佛的場合應該謙恭而書,但楊維楨反而把它寫的粗頭亂服,筆法奇異多變,字形不衫不履,大小參差錯雜。同時由於他有著深厚的古文字基礎,因此作品中用了很多古字、奇字書寫,從而在「出新」的同時帶有古味與奇趣,表現了「入古」與「出新」的交融。

吳寬曾經評楊維楨書法云:「大將班師,三軍奏凱。」他的作品顯示出強烈的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在筆法、墨法、字法等方面超凡脫俗,乍看之下給人一種偏離正統的怪異感,然細細品味之後則感覺狂而不亂,雖縱橫交錯然渾然一體。完全是楊維楨自我性情的充分流露,雖狂怪,何傷有之?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白蕉學王羲之書法自成一家,沙孟海: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
紙張對毛筆書寫有怎樣的影響?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