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米芾的日記,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米芾的日記,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米芾,都知道是幹嘛的,你也許聽過他一些怪異的嗜好和故事。但有些事兒,都是他自己交代的,這似乎更可靠一些。

不是今天的人閑得難受,有寫日記、微博的習慣,古人早就有了。王羲之那時候愛寫信(其實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出,電腦的出現基本代替了紙質書信,手機簡訊徹底終結了書信),比如給蜀都太守郗愔寫信要去汶川那邊玩玩,給人送一筐橘子還寫個便條啥的。

到了宋代,米芾這位刷字高手,愛寫博客,偶爾就寫一點,比如某某人偷了他什麼寶貝、誰誰手裡有好東西、我又買了什麼好作品之類的。其中還有讀書筆記,罵古人,比如罵顏真卿「寫得一手破字,簡直就是丑到了極致。。。」

米芾行書《紫金研帖》,淡牙色紙本,縱29厘米,橫40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內容是:蘇子瞻攜吾紫金研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傳世之物,豈可與清凈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意思是:蘇子瞻借了我的一塊紫金石硯台,結果呢,老蘇(蘇東坡一月之後在常州逝世)這人真操蛋,居然囑咐他兒子將此硯石放進棺材。我聞訊後立即追回這方名硯,如此寶貴之物還是在世上代代相傳為好,怎麼能跟你老蘇同志長眠地下呢,真是的!

好玩吧!蘇東坡也是,你借人家東西,憑什麼不還啊?有你這麼辦事的嗎?還一代大文豪呢,品質有點問題吧。米芾也是,跟老蘇哥們一場,人都死了,不就一方硯台嗎,至於嗎,再說,以後你掛了,和老蘇在地下玩的時候,想寫字,連個硯台都沒有,這又何必呢。

我以為,這二人,典型的屬於交友不慎!

米芾 【規格】紙本,行書,縱25.8厘米,橫31.3厘米。 【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釋文:李太師收晉賢十四帖.武帝、王戎書若篆籀,謝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米芾,為啥字寫得好?因為他手裡有很多資料。據說,那時候宮裡面有很多魏晉真跡,而他又和皇上混得不錯,於是他時不時的就借出點來回家玩玩(這一點他跟蘇東坡在品行上有的一拼),整天用真跡當字帖臨摹,自然他就能夠察之者尚精,然後擬之者貴似了。所以,他一旦臨摹像了,就把自己臨摹的做舊、染色,當真跡送回去。皇上也不計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拉倒了。

這個貼,就是米芾在朋友圈炫耀自己又收了什麼什麼貼,誰誰的好,比如武帝的、王戎的,謝安的什麼風格啊,格調如何啊。。。列位,你可能對這些人的名字比較陌生,但我相信你對他們的字更陌生。在此,我奉勸大家,不要整天盯著《聖教序》、《書譜》之類的東西,中國書法史上有很多很多好東西,去看看《宋刻太清樓大觀貼》吧,裡面都是好東西。

米芾當年收藏了很多很多魏晉真跡,不止是二王父子的。但這人人品也真是讓我無語了。他臨死的時候,讓家人都燒了,說不能留給後人,以免後人得到之後,刻苦學習會超過他。要不咋說他跟蘇東坡在人品上有的一拼呢!一瞬間,我都要跪了!

如圖:米芾草書手札《論草書帖》,草書九帖之五。此帖亦名《張顛(癲)帖》、《草聖帖》、《論書帖》等,隨筆一則,是米芾一段評論草書的手札。約書於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紙本縱24.7厘米橫37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張顛(癲)俗子。變亂古法。驚諸凡夫。自有識者。懷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時代壓之。不能高古。高閑而下。但可懸之酒肆。(*)光尤可憎惡也。

這個筆記寫的很好很深刻!草書,如果不學習晉人那就只能是瞎扯了。這對當代人是很有啟迪意義的,竊以為一點不忽悠。現在,很多人不知道犯啥病了,整天抱著《古詩四帖》和《自敘帖》奉為至寶,以為這就是天底下最厲害的草書了。看看,米芾說的多好,顛張醉素包括老高,他們都是故弄玄虛嚇唬人呢,不咋地,就那破字,掛在小酒館裡面裝飾裝飾還湊合。話雖然說得損了點,可非常有道理,也算是語重心長啊。

比如,列位看官,你去看看張芝的《冠軍帖》,甭管是不是真的,雖然有人說是唐人偽托,但那格局、那格調、那技術,就算是唐人偽托的,至少也比《古詩四帖》帖好很多。大家有機會再看看《大觀樓帖》裡面的王獻之草書,那才真叫一個好,那才叫狂草,《自敘帖》跟王羲之放在一起,簡直都弱爆了。懷素那幾下子,無非就是用羽毛筆寫出來的。

書法這玩意,你說簡單吧它就是寫毛筆字,很簡單。你說複雜吧,它又真的很有學問。很多人就是傻臨帖,貼裡面啥內容也不看。這些古人的法帖,無不滲透著天機。連這些你都視而不見,還總抱怨你寫不好。寫不好那就對了!

最後,普及一下米芾到底是做啥的吧:

米芾(1051年—1107年),自署姓名米或為芊,芾或為黻[fú]。北宋書法家、畫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丨關注後每天第一時間閱讀精彩書畫內容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耘廬 的精彩文章:

看傻了!量子檢測下的「蘭亭序真跡」,你信嗎?

TAG:耘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