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戰將最常使用的兵刃是長槍?答案:並不是的,而是它!

古代戰將最常使用的兵刃是長槍?答案:並不是的,而是它!

武術當中有一句話叫做「槍乃百兵之王」,古往今來用槍的名將可謂是數不勝數,不勝枚舉,趙雲手中的涯角槍「天涯海角無對」,長坂坡七進七出無人能擋,馬超一隻虎頭湛金槍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羅成槍術精湛,人稱之為「冷麵銀槍俏羅成」,無一不是能征慣戰的猛將,從這一點之中也能夠看出長槍的確是冷兵器之中的王者,否則這些猛將如何能夠建立赫赫功勛呢?不過各位可能並不知道,古代戰將應用最多的長兵刃,只怕並非是長槍。

古代戰將最常使用的兵刃是長槍?答案:並不是的,而是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提起槍,必定離不開長矛,許多人甚至可能連長槍和長矛都分不清楚,而在古代,一字便為一詞,因此槍和長矛是有區別的。矛指的是頭部鑲嵌鐵尖的長兵,長矛的主要用途便是破甲,古代所謂的長槍如林,實際上指的是「長矛如林」。

而槍則專指削尖之後的木棍,是一種十分廉價的兵刃,甚至都用不著工匠出手鍛造,古代的正規軍一般使用的都是長矛,至於長槍一般都是類似於缺乏裝備的農民軍所用,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黃巾起義用的多半都是長槍。

古代戰將最常使用的兵刃是長槍?答案:並不是的,而是它!

想像一下,長坂坡上,趙雲騎著白馬,手中所拿之物卻是一桿削尖了頭部的木槍,豈不是啼笑皆非?趙雲當然不可能憑藉著一把木槍七進七出,馬超也不能拿著木槍嚇得曹操割須棄袍吧?他們手中所拿多半便是長矛,因為長矛和長槍概念上基本相同。

而在長矛之中有一種名為雙刃矛,也就是首尾皆有矛刃的長矛,白馬將軍公孫瓚就是使用雙刃矛的猛將。《三國志》記載,公孫瓚帶領數十騎兵遇到了上百鮮卑騎士,他手持雙刃矛便沖了進去,左右衝突,擊殺十餘人之後方才衝出,威風凜凜,鮮卑烏桓無不懼之。

古代戰將最常使用的兵刃是長槍?答案:並不是的,而是它!

無獨有偶,南北朝「冉魏」的建立者冉閔同樣是使用雙頭鐵矛的高手,他騎著朱龍寶馬,氣勢洶洶的殺進後趙軍中,左右衝殺馳出軍中,一個照面便擊殺了數十人。因為雙頭矛相比於一般的長矛而言,兩面皆能進攻,不需要多餘動作,自然是戰場之上殺人的利器。五胡亂華,胡人的戰馬披著甲騎具裝,如同旋風一般掃蕩著黃河兩岸,漢人正是憑藉著鋒利的長矛抵抗著胡人的入侵。

而長矛根據其長度不同各有不同的叫法,長度在四米之上,也就是所謂的「丈八矛」,正是張飛最為擅長的兵刃,張飛拿著丈八蛇矛叫陣呂布,挑殺紀靈,喝斷當陽橋。丈八矛又稱「槊」,也稱「矟」,手持著馬槊的騎兵賓士在大地之上,一手握住尾部,另一手抓住槊桿,用力向下挑殺,隔著足足四五米遠便能夠將衝過來的步卒一擊斬殺,正是「一寸長一寸強」的經典示範。

古代戰將最常使用的兵刃是長槍?答案:並不是的,而是它!

唐朝猛將尉遲敬德便是用槊的名將,他曾經護衛李世民出戰,李世民手持長弓射殺數人,回頭一看,尉遲敬德已經用馬槊挑殺十餘人,殺人如剪草,猛不可擋。

除了用槊,尉遲敬德還會一手「奪槊」的妙招,敵將馬槊刺來,一把夾在腋下,直接就奪了過來。正是因為馬槊如此威猛,以至於步兵用的長矛都被改稱為「步槊」,由此可見馬槊影響力之大。不過正是因為五代時期不少大將效仿尉遲敬德奪槊,因此等到宋朝又對馬槊進行了改進,前端加了許多鐵刺,從這之後就很少有人敢臨陣奪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韋小寶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海昏侯墓被盜一條金龍,價值起碼上億,文物販子卻出價:一千萬
布達拉宮中有一觀音像,距今1300多年,藏地百姓:松贊干布的化身

TAG:韋小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