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讓一部分年輕人先在家躺著

讓一部分年輕人先在家躺著

在這裡,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度。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上周,這張截圖在微博段子手的助推下流傳開來:

很快,這條微博的轉發、評論、點贊數據全部過萬。

轉發語中,一部分人慷慨地承認「是本人了」,另一部分人,因為沒能親自過上這樣的生活,實名高喊「羨慕了」。只有零星的網友表示,沒有類似感知,或並不能認同。

其實,這張截圖在來源處存在一個錯誤,內容原創作者應該是豆瓣用戶「此在一剛.avi」,截圖裡的內容是她早在去年11月就發布過的一條豆瓣廣播。

網路上能讓人產生時光倒流錯覺的舊內容新刷屏,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最近的一次互聯網考古也是從豆瓣流傳開來的——洪晃在《無窮動》中談論男人裝X泡妞套路的截圖。看到這張長圖的一瞬間,衝浪經驗豐富的伯通老師第一反應是去翻看日曆,確認現在是2019年而不是2009年,或者更早。

一篇內容能夠經歷時間考驗重新被挖掘出來、隨時引發激烈討論,說明其討論的問題,要麼是自被提出的一刻一直存在,至今從未被解決、或永不可能被解決的問題,就比如《無窮動》截圖,談論的是永遠存在的人性的弱點,我們甚至可以預見到,數年後它還將被新一批年輕人翻出來傳閱;

要麼是切中時代脈搏的、一段歷史時期內都將跳動在我們生活上空的社會議題,就比如開頭截圖說的、當代中國年輕人趨向成為「低慾望群體」的話題。

早在「佛系」一詞成為流行語之前,這個話題就已被劃入了大眾討論的範疇,不過,彼時年輕人們更多地將這種討論視為一種污名化而懶得正視。

因為80、90後在心態和行為上表現出的主動遠離社會競爭常以行為表現被簡單定性,又與「啃老族」、「家裡蹲」等負面辭彙聯繫在一起。

但「佛系」和後來的「喪」則將這種零散、偏負面的討論,以娛樂化的形式推到了大眾面前,年輕人主動對號入座、尋找同類形成了強大的輿論聲量,使這個話題回歸中性,獲得了關注度,成為又一輪不能忽視的社會現象。

那麼,多年來,中國的年輕人究竟為什麼會集體、穩定地呈現出這種低慾望狀態?

有人試圖從鄰國日本身上找答案,就連「低慾望」一詞也來自「日本直郵」。

2015 年,日本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出版《低慾望社會》一書。他指出,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輕人對於消費的快感正在日漸消逝,人們對簡單的生活感到滿足,其根源是日本長期的經濟停滯、低生育率和高齡化帶來的壓力,相比奮鬥,年輕人們更傾向於通過抑制物質慾望、滿足精神慾望、「選擇不擁有」來應對未來。

這麼一看,日本的低慾望社會似乎並不能成為我們的參考答案,至少,不是滿分答案。因為首先,中國的年輕人明明還沉浸在「買買買」的消費主義當中,他們低慾望的核心,肯定不是消費慾望,而首先是競爭慾望。

處在日式低慾望和消費主義的過渡期,中國年輕人在「低慾望」這件事上,有自己的理由。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張截圖,作者強調了家庭的召喚、兜底對年輕人低慾望所起的作用,主動召喚的底氣是家庭條件,這部分家庭雖不算特別富裕,但足夠無負擔地給下一代提供衣食無憂環境。

讀到這裡,你或許會和我第一次讀時產生一樣的困惑——很多如今活躍在社會中名人明明也是出自上一個時代的這種家庭,為什麼他們沒有依靠家庭成為低物慾群體,反而選擇自己不停「折騰」走到今天?比如馬未都、王朔、馮小剛等人,都來自曾經「說不上多富裕」但衣食無憂的大院家庭。

這裡面除了倖存者偏差的問題,還與二代人生活水平的絕對值和相對值差異有關。

簡言之,馬未都王朔等人的家庭條件放在當時中國社會環境下,可能相對社會上其他階層的家庭來說,算很不錯,但是如果放在更廣大的範圍,與當時的發達國家的普通家庭相比呢?恐怕就不好說了。

我們不妨從人均熱量的攝入量來直觀地體會這種絕對值的差距:在馬未都等50年代生人正「長身體」的60年代,中國人普遍的營養攝入狀況是怎樣的呢?1963年,中國人人均每天攝入的熱量僅為1594千卡,而日本在1961年人均熱量的攝入就達到了2525kcal。

事實上,1949年到1977年,近30年的時間,中國人均每日熱量從未達到脫貧所需達到的熱量攝入量標準 2100 kcal(8.79 MJ),人均蛋白質攝入量從未超過49g。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中,把這段時期歸為了中國人食物消費的「貧困期」。馬未都等一代人的整個青年時期正在其中。

平均營養攝入與社會供給直接相關,也就是說,即便是馬未都等人家庭條件再好,他們實際的生活水平也不會突破社會供給的天花板,他們的營養攝入別說與發達國家相比,就是與世界平均水平比,也存在著很大的熱量缺口。

而熱量缺口是什麼?就是慾望,是人試圖滿足自己的動力。

因為沒錢想賺錢,因為沒有攝入足夠的營養所以總想吃點好的。那麼就不難理解,王朔等人的作品中,上「老莫」搓一頓好的代表什麼了,代表當時的年輕人一次超出平均水平的熱量攝入啊!

百廢待興的歷史背景加上充滿慾望的個體,使整個社會形成出一股上升的氣流,馬未都等一代人投入其中,正如他們那時流行的口號——「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到了90後成長的2000年前後,國人在熱量和營養攝入上與發達國家的相對值和絕對值的差距都可以忽略不計了,有些方面甚至早已超越了它們。

不僅僅是熱量攝入,中國年輕人在可支配的零花錢、信息接觸的方式、密度上,與准發達國家的絕對值差距都在減少。如今,即便是一個生長在三線城市的年輕人,在以上諸方面的具體生活體會上,也不會與其他國家的年輕人都太懸殊的區別。

他們從未目睹、體會過懸殊的社會貧富差異,絕對值的差距沒了,滿足自己的動力就弱了。既然已經衣食無憂,又何必吃不必要的苦?

劇本早已寫好

對於文章開頭截圖中提到的這部分年輕群體而言,他們背靠著的家庭不僅給他們提供了現時的衣食無憂,也很大程度上錨定了他們未來的位置。

先來看一個數字。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曾發布了一份中國收入差距報告(2015),其中指出:

當前中國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現象仍非常嚴重,總體收入基尼係數在0.62左右。

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基尼係數是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數值越大,貧富差距越嚴重。

2013年,西南財經大學還發布過2010年我國的基尼係數,數值為0.61。也就是說,根據西南財大的數字,我國的基尼係數在增加。

但這個數字遭到了國家統計局的直接質疑。千禧年後的十年間,國家統計局未公布過基尼係數,在西南財大公布數字後,國家統計局與西南財大打起了筆賬,並一次性公布了自2003年以來十年的全國基尼係數:

全國的基尼係數在2003年為0.479,之後逐年連續上升,到2008年達到最高點的0.491,其後幾年有所回落,到2012年降為0.474。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組織對基尼係數的區段劃分:

若低於0.2表示指數等級極低;

0.2-0.29表示指數等級低;

0.3-0.39表示指數等級中;

0.4-0.59表示指數等級高;

0.6以上表示指數等級極高。

0.4通常被視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那麼即便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為準,我國的基尼係數也在等級高的範疇,居民收入差距大。

居民收入差距大,意味著,收入最高的家庭和收入最低的家庭之間隔著非常遙遠的距離,而我們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這部分家庭,正處在這遙遠兩點的中間。

再來看一個指標,代際收入彈性。代際收入彈性 (intergenerationalincomeelasticity)是衡量代際間社會流動的主要指標,代表父輩的收入每提升一個百分點,他們子女收入將提升多少百分比,代際收入彈性越大 , 兩代人的收入相關程度越大 , 社會流動越低。

兩位學者指出,該結果反映出中國的代際收入彈性大體上是呈下降趨勢的。但與已有國家的相關研究結果相比,中國的代際收入彈性仍然偏高,中國的家庭因素對子輩收入的影響仍然很大。

兩個結論一綜合,就不難理解開頭截圖中所提到的,這部分年輕人「沒有逃離家庭的需求和維持生存的壓力」,因為他們已在父輩的積累下處在了收入兩極的中間,位置相對固定,竭力奮鬥突破父輩收入所處的階層來到收入最高層,可能需要一些額外的運氣,向下直接墜落到收入最低層,距離又相當漫長。

三個點的相對靜止,已經能給處於中間層的年輕人帶來足夠的安全感,危機感激發的能動性也就大大減弱了。即便他們的消費意願依然很強,但這種意願也並不足以激發他們向上奮鬥縮小差距。

舌尖上的自信

千萬別一上來就粗魯地指責這些年輕人們「安於現狀」,因為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如此選擇並非因為他們是井底之蛙,而是通過他們一系列比較和體驗的得出結論——對於他們來說,這種現狀明明更好,為什麼不安?

如果說上文提到的兩點,讓一部分年輕人對他們已處的社會縱向坐標感到滿足,那麼時代決定的天生自信,則讓他們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所處的橫向坐標也頗感滿意。

對於生於物資相對匱乏時代中國70、80後來說,成長過程中迎面而來西方商品、文化曾給他們帶來過一段相當鮮明的記憶,無論是《哆啦A夢》、《變形金剛》,還是肯德基、麥當勞都是他們曾相當嚮往的東西。在出國學習、旅遊機會稀缺的年代,有人甚至認為「菲律賓都是天堂」。

而對於坐享改革開放紅利、看著《虹貓藍兔》長大的年輕人來說,羨慕外國人?大概是從來都不存在的一種情緒,那些西方的玩意兒如今觸手可及,出國旅遊上學也早已是家常便飯,況且一旦出了國,他們更體會到哪裡都不如呆在國內好。

首當其衝的便是飲食,重鹽重油重加工的中國飲食早在中國人身體里編成一套戀家的基因。不論中國人走到哪裡,一周之後,舌頭和胃準會向你宣告回家的必要性,它們會敦促你滿街尋找海底撈、川菜,或者翻出自己旅行箱理已經備好的速食麵和老乾媽。

2016年某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高達31.29%的出境游遊客,有過帶著泡麵出國的經歷;而即使不帶泡麵,也有58.24%的中國遊客會在旅遊目的地買泡麵。

這還是短期旅行的遊客,對於在國外長期留學的年輕人來說,舌尖上的戀家情節就逐漸積攢成了一份對家的文化認同。

在外國食之無味的飲食、語言障礙、落後的外賣和網購體驗等等的襯托下,家的優越性就顯示出來了,對於從小便不羨慕外國人的年輕人來說,家裡衣食無憂、生活便利的「現狀」,顯然是「風景這邊獨好」了。

在某諮詢集團進行的「90後」調查中,93%的90後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很自豪」,81%的90後表示「寧願居住在中國而不是其他國家」。85%的90後認為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正處於或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綜上所述,當衣食無憂的現實環境、相對確定的未來和足以讓人產生優越感的大背景擺在面前,一部分年輕人選擇在這片舒適區里愜意的棲息,又有什麼難理解的呢?

還有一點需說明,以上討論的僅是截圖中提到的這部分年輕人群體,請勿隨意對號入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理想婚姻離你有多遠
高通的5G「組合拳」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