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奧斯卡提名短片《羈押》:20世紀最駭人的兒童殺人事件

奧斯卡提名短片《羈押》:20世紀最駭人的兒童殺人事件

在這裡,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度。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二十六年前的一個冬天,兩個翹課的男孩在商場里閑逛。偶然間,一個穿著天藍色外套,圍著白圍巾的兩歲男童走進了他們的視線。

是他了,他們決定殺了他。

這個念頭的出現,就像拿起一塊糖一樣簡單隨意。而散發殺氣的這兩個男孩,當時只有10歲。他們是

這是1993年2月12日,震驚世界的詹姆斯·布爾格(James Bulger)謀殺案。

愛爾蘭導演文森特·蘭博(Vincent Lambe)根據當時真實案件的審問記錄,整理拍攝了一部短片——《羈押》。全片僅用30分鐘,在毫無血腥鏡頭的情況下,講述了這個毛骨悚然的故事。導演呈現了這兩個殺人犯羅伯特·湯普森(Robert Thompson)和喬恩·維納伯爾斯(Jon Venables)犯案和受審的過程。這部短片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真人短片中獲得提名。

影片開場,羅伯特和喬恩像所有逃學的叛逆少年一樣,拆開商店裡的玩具、電池、糖果裝進自己的口袋,然後再被憤怒的店員拎著領子扔出去。

唯一顯出他們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他們的破壞欲。喬恩把一個塑料模型從高處扔了下來。那個玩偶應聲落地的瞬間,他們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與這一切交叉播放的是審訊室的場景。羅伯特和喬恩分別走過昏暗的走廊,來到審訊室,接受警方的盤問。

羅伯特全程否認殺人的事實,並且把所有罪行推給了喬恩。

過程中他只關心過兩件事——死掉的那個小男孩是不是斷成兩截,救不活了;剛剛經過窗外的是不是火車

影片中的羅伯特

而另一個審訊室的喬恩則利用自己未成年的身份,期望博取同情。面對嫌疑人的身份,他驚慌失措,衝到警察的懷裡哭泣,甚至毆打自己的父親,希望停止審訊。當然,他也不會承認自己是兇手,一遍一遍重複:Robert hit him! I』ve never!(羅伯特打了他,我沒有!)

影片中的喬恩

整個影片從事發地、演員服裝和走位都高度還原了真實案件。而它殘酷的部分也正在於此。觀眾甚至無法在看完之後安慰自己——這只是短片,這是假的。

10歲的「魔鬼」

兩歲男童詹姆斯,確有其人。

他出生於1990年。他父母的第一個女兒夭折,詹姆斯的到來平復了喪女之痛。這家人的幸福生活似乎剛剛開始。

1993年2月12日,一切都發生了變化。詹姆斯和母親一起在英國柯克比附近的新斯特蘭德購物中心購物。當天15點40分,就在這位母親去收銀台繳費的空當,她發現站在門口孩子不見了。

羅伯特和喬恩拐走了詹姆斯,一路上對他拳打腳踢。一位女士看到哭泣的小詹姆,告訴他們警局的方向,但他們卻朝相反的方向走去。這個路人並沒有堅持,她覺得大概是兩個哥哥在照看弟弟。後來新聞播出了案情,後來她自責地說:「真希望當時我付出了行動」。

後來,當他們帶詹姆斯進入一家寵物店時,店員起了疑心。這很可能是詹姆斯最後得救的機會,但街上突然著火,羅伯特和喬恩趁亂帶走了詹姆斯。

這個小男孩的命運註定了。

下午17點30分,羅伯特和喬恩決定動手。他們把偷來的油漆潑進了詹姆斯眼睛裡,搬起石頭砸他、踢他,脫下了詹姆斯的褲子。最後,用鐵棒砸碎了他的頭骨。詹姆斯死後,兩個惡童用石板蓋在他的頭上,等待火車碾過來,以便製造事故的假象……

在18點~18點30分之間,詹姆斯被殘忍地謀殺了。

法醫表示,詹姆斯死前遭遇了殘忍的虐打,全身傷口多達42處,無一處是致命傷

羅伯特和喬恩被捕後,出於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警方只將他們稱作男孩A和男孩B,但憤怒的民眾決不允許這種做法,迫於壓力,主審法官只能將他們的姓名公布。隨後,各大媒體曝光了這兩個男孩的家庭背景——喬恩生於一個單親家庭,因為兄妹智力發育欠缺而被忽視;羅伯特則在一個暴力家庭里備受欺侮,他不得不在五個哥哥和酗酒母親的多重虐待中掙扎。

喬恩與羅伯特

1993年11月24日,是憑藉警方長達20小時的問訊錄音,當庭法官莫蘭(Justice Morland)宣布兩人所犯謀殺罪名成立,稱這是「極度邪惡和野蠻的犯罪」。而羅伯特和喬恩,成為了英國現代歷史上年紀最小的殺人犯。

起初,他們被判入獄8年。但英國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泰勒勛爵將兩人刑期增至10年。這依然不能平息民眾的憤怒,英國《太陽報》將一份28萬個簽名的請願書交給了內政大臣邁克爾·霍華德(Michael Howard),邁克爾不得不將刑期增至15年。

1999年,歐洲人權委員會(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介入,認為兩個少年犯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應當予以重新定奪。2001年6月,二人獲釋。他們擁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住址,除了斷絕彼此往來且不得返回案發地之外,他們和常人無異。

2010年4月19日,英國《每日郵報》還曝光了喬恩的豪華監獄。內設寬頻電視、遊戲設施、吉他、音響系統、個人健身房。監獄管理者解釋,這是因為發現喬恩的精神和身體狀況都出現惡化,出於人道考慮,防止其自殺而給予的「特權」。

但喬恩並沒有珍惜法律的寬容。他在獲釋後不久,就多次因為鬥毆和攜帶可卡因被警方傳喚。他曾向假釋官報告自己身份泄露,面臨死亡威脅。但假釋官在協助喬恩撤離的過程中,發現他電腦中有大量兒童色情圖片。他此前曾偽裝成35歲的戀童癖母親,在暗網上購買、下載、傳播兒童色情圖集,這讓喬恩再次入獄

這再次引發了公眾的憂慮。直到今天,英國媒體仍然在探尋真兇的下落,仍然爭論是否應該公布兩名兇手的真實姓名和監護人信息。

事實上,民眾的憤怒指向了這樣一個問題——窮凶極惡的天生殺人狂,難道只因為是不滿18歲,就可以減輕處罰,甚至免於承擔刑事責任嗎?

在中國,未成年犯罪的案例也不鮮見。

2019年3月18日,江蘇建湖縣13歲學生用菜刀將母親殺害;2018年9月,河南魯山縣檢察院調解了一起初二學生強姦17歲女性的案件,雙方簽訂和解協議書,男性不承擔刑事責任;2012年,一名13歲的女孩肢解同窗,因未滿14歲,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孩子是希望。不論孩子做錯了什麼,家人都傾向於用「不懂事」為其開脫。

但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是純潔的嗎?所有的孩子犯的錯都值得被原諒嗎?顯然,對上述種種問題,我們還遠無法達成共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抖音:不滿裁定,頭像和昵稱應該屬於用戶;知乎否認內測「知乎百科」
讓一部分年輕人先在家躺著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