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說:長城沒擋住外族的入侵,是無用的,學者說:這是禍水西引

日本說:長城沒擋住外族的入侵,是無用的,學者說:這是禍水西引

在世界歷史上,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等人類建築史上的偉大傑作,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能夠入選七大奇蹟之一,萬里長城依靠的是氣勢磅礴的體量,他蜿蜒將近萬里之遙,如一條巨龍一般橫貫華夏,在古代史上,為抵禦匈奴等部落的入侵立下了大功。

但是有日本學者卻認為,中國的長城其實和埃及的金字塔沒有什麼區別,只是一處大的人工建築而已,實際用途並不大。為此日本學者還舉例說,長城修建成功後,並沒有阻擋住北方少數民族部落的入侵,當年的清軍,就能不斷突破長城關隘的守衛,在大明帝國的眼皮底下肆意地搶掠一番,並最終取而代之。

分析日本學者的這些話語,他所犯的錯誤自然是以偏概全。因為有了長城,我們才極大地減少了歷史上那些游牧部落的入侵,匈奴、突厥等等都是明證,如果沒有長城作為屏障,秦帝國以及大漢帝國的歷史或許就會被改寫。

其次是長城的存在,讓那些游牧部落心存忌憚,即使他們有時候有實力能夠突破一些關口深入內地,然而他們也大多只是搶掠一把,趕快撤兵跑路,一旦行動遲緩,勢必會被中原王朝截斷後路,這是他們最為忌憚的地方。

由此可見,長城的軍事防守意義在中國古代史上,還是無可辯駁的。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長城的存在,反而讓歐洲深受其害,按說長城和歐洲相隔萬里,風馬牛不相及,他們又如何受到傷害,這裡面又是如何一個因果關係呢?

原來在近年來,一些西方學者提出,長城成功阻擋了那些游牧部落,他們看到不能夠從中原王朝身上取得便宜的時候,或者是被對方打敗,就只能向西方退卻,重新開闢適合他們生存的地盤,而西方尤其是歐洲自然深受其害。

對此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巴菲爾就曾這樣說到:「秦始皇修築長城使得游牧帝國不得不將他們的關注點放在曾經不屑一顧的歐洲諸國身上,在這樣的一個心理因素下,引發了歐洲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戰爭。」

有西方學者進一步總結說:「對於西方文明來說,秦始皇所修築的長城,無疑是禍水東引的做法。」其實這些西方學者這樣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不妨來看看當年的匈奴和柔然等游牧部落的結局。

匈奴強大時,秦帝國和初期的漢帝國,也不得不避其鋒芒。但有了長城,至少不用擔心對方發起大規模的軍事進攻,中原王朝在獲得了休養生息之後,開始發起了反擊,一蹶不振的匈奴部落,一部分融入中國,另一部分只好帶著殘兵敗將西遷。這些西遷的匈奴人,曾一度消滅了頓河以東的阿蘭國,多次入侵歐洲諸國,還曾建立起匈奴國家,最後又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柔然也是如此。柔然衰落後,一部分融合突厥、契丹之中;另一部分輾轉西遷,在今德國巴伐利亞地區建立阿瓦爾汗國,強大起來的阿瓦爾汗國吞併了整個中歐地區,一度成為歐洲第一強權,稱霸中歐二百多年,公元798年,他們才被法蘭克國王查理率兵打敗。由此可見,西方學者的論點倒也有一定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有個姓氏,族人都為姓這個「姓」感到羞愧,說:都怪這個人
此人家裡有丫鬟100人,有10個女人相伴,溥儀說:太效忠我了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