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窗」+「貼片」——這種低劣的和田玉造假是怎麼騙到人的

「天窗」+「貼片」——這種低劣的和田玉造假是怎麼騙到人的

「籽料」開天窗

這種騙術可謂十分經典了。

記得我第一次見到「它」,還是在烏魯木齊二道橋民街里的玉石巴扎里

「通體油潤、分量十足、俏色鮮亮」,這是「它」給我的第一印象,一塊大籽兒!

塊頭夠大

為了證明這是如假包換的「籽料」,表面上還被鑽出一個一個的小孔

小孔直徑差不多一枚硬幣,最多1厘米深,相對比表面的「俏色」,孔里透露出來的卻是白潤細膩的玉質,告訴著每一位觀者——我是籽料哦

今天的我們都知道,這就是「開天窗」,就是在一塊染色滾圓的大石頭上打個眼兒,然後在裡面貼上一塊真的和田玉,從而來騙人

雖然都知道這是一個大大的「坑兒」,但一直以來我都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是怎麼做的,做這東西的人又是怎麼想的?難道真的有人會相信,這染色的大石頭裡會是玉?

天窗 貼片

直到有一天,我去了河南鎮平,在朋友的帶領下,在一處作坊里看到了這種大「籽料」加工的全過程。我需要聲明一下,我不知道這種技術的「原產地」是河南還是新疆,但至少我在新疆還沒有見到這樣的加工作坊,也不排除我孤弱寡聞,如若有冒犯河南玉友,先行致歉了

製作的過程並不複雜,首先是找原料。當地人告訴我,做這種「籽料」的原料來源很廣泛,就是河道里的大塊鵝卵石,一般從幾十斤甚至上白斤不等。太小的作假成本你太高,太大的做出來也賣不出去

由於常年在河道里沖刷,外表已經圓潤不少,省去了滾筒的步驟。一些品相不是太好的原料,也會過一下滾筒,做個磨圓

滾筒「籽料」

然後開始染色

染色的方法和我們常見的滾筒料差不多。將選好的大塊鵝卵石先用高溫蒸煮一下,然後放在自製的滾筒機里,滾圖機一邊轉一邊噴染料,染色的同時其磨圓石頭的稜角

染色中

隨著石頭和磨料發生持續的碰撞,石頭的表面表面就會出現很多凹凸不平的小坑,類似毛孔一樣,這種做假毛孔的方式其實比較LOW了。最後形成的就是布滿「毛孔」的滾圓大石頭

滾筒機

接著就是挖洞了

在磨圓染色好的石頭上掏一個一厘米左右的洞,然後用機器通過這個洞將石頭裡掏個大洞

然後找來一塊鉛塊,燒融後,將鉛塊注入這個大洞,因為和田玉的比重比鵝卵石要重,所以為了造假,就要在石頭裡掏洞並關注鉛水配重。這時候有些鵝卵石由於內部結構問題,在燒融的鉛水灌入後內部會出現崩裂,這就失敗了。大部分沒有崩裂的石頭,就進入下一個步驟——「封門子」

封門

作為的「封門子」,就是在已經關注好鉛水的洞口,貼上一塊尺寸和洞口差不多的玉石。有心的作假者會做多個「封門子」,然後邊緣用燒融的玻璃封邊兒

這樣,一塊幾十斤的大塊和田玉「籽料」就做好了,會有玉商專門上門收購這樣的東西,拿去騙人

這樣的東西你敢碰?

據老闆介紹,做這麼一塊「籽料」的成本不過兩百元錢,賣價一般在400元左右,擺在各地玉石攤兒上的價格就輕鬆破萬甚至幾十萬,保不齊碰到個「肥羊」宰一頓,這生意的利潤比兩桶油一點不差

在烏魯木齊我見過很多靠賣這種石頭髮大家致大富的人,而且大部分是爆富

二道橋大巴扎

其實作為一種騙術,這東西的鑒別難度處於新手入門級。但每年依然有大量人上當,說到底兩個原因,一是「貪念」,二是「無知」,這基本可以解釋一切受騙上當者的情況了

所以老生常談,想要不被騙,戒除貪念,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或者撿漏之說(大部分都是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雕刻師 的精彩文章:

玉雕山水,就得這麼美!要不然都是瞎折騰
絕色玉雕欣賞,美得讓人陶醉

TAG:我是雕刻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