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老虎和人類能否共生共存?儘管可能性不大,但人類仍可一試

老虎和人類能否共生共存?儘管可能性不大,但人類仍可一試

「虎」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之一,它威風凜凜、神采奕奕,無愧於「叢林之王」的美譽,可大部分的中國人對虎類並無珍惜和保護的意識。一方面隨著人口膨脹和活動範圍擴大,人們與虎類不可避免的發生衝突,虎類攻擊人和家畜的傳聞曾沸沸揚揚,人們為了保護人身安全和個人財產,對虎類痛下殺手是「理所當然」的;另一方面人們認為虎類「渾身上下都是寶」,既有藥用價值、又有文化和審美價值,加上愈演愈烈的攀比之風和為富不仁的沉痾頑疾,使得中國成了最大的虎骨和虎皮消費國,如此高漲的消費需求不僅僅誘發了國內的偷獵者和走私者鋌而走險,國外的偷獵團伙也獵殺保護區中的虎類、且與國內的犯罪團伙「裡應外合」。

現如今,中國的野生虎類已是岌岌可危,孟加拉虎僅有30至40隻、東北虎僅有12至20隻、華南虎僅有20隻左右、印支虎僅有30至40隻,一共100至120隻左右。華南虎是中國特有的一個亞種,於某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內,它們被歸入「害獸」的行列,遭受了人們滅絕性的捕殺,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華南虎才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單,可亡羊補牢、為時晚矣。與中國的情況類似,印度、尼泊爾、孟加拉、柬埔寨等國也面臨著保護虎類的極大壓力,這讓動物學家巴布.拉米科恩(Babu Ram Lamichhane)教授非常憂慮,他想搞清楚人類與虎類(以及其他的大型貓科動物)能否共存共生。

(老虎)

以人類為主導的地球上,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越來越狹窄和分散,這些支離破碎的棲息地不足以大型貓科動物的種群繁衍,巴布.拉米科恩教授認為,若要虎類在野外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必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即虎類和人類要「共享」某一地區、且適應和容忍彼此的活動。這一前提條件比較苛刻,但不是毫無希望,尼泊爾的「奇旺國家公園」就是一個極佳的案例,公園裡生活著4000隻以上的野生孟加拉虎,且公園附近分布了一些村莊,比如以農耕和捕魚為生的塔魯族人。

巴布.拉米科恩教授的研究發現,95%的孟加拉虎在公園裡擁有自己的領地,它們儘可能避免與人類接觸、或是發生任何衝突,剩下5%的孟加拉虎處於流浪的狀態,基本上「老、弱、病、殘」,為了生存下去,它們會孤注一擲的襲擊人和牲畜。巴布.拉米科恩教授認為,如果人們能夠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理「老、弱、病、殘」的老虎,則人類與老虎之間的衝突會非常罕見,甚至比大型食草動物(比如大象)對人們的襲擊次數還少。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野生的孟加拉虎會威脅到人們的人身安全、甚至是造成嚴重的損失,但野生孟加拉虎數量的增加,並未導致「老虎襲人事件」數量的增加。

(老虎)

巴布.拉米科恩教授進一步強調,確保人們從保護大型貓科動物的行動中受益,既可以促進這一類保護措施的儘快落實和行之有效、又可以提高人們對大型貓科動物的包容性。比如,管理者可以把公園/保護區的外圍劃為「緩衝區」,於「緩衝區」內開展多種多樣的旅遊項目,且號召和引領當地人投身於這些旅遊項目中,這樣的話,當地人和老虎就形成了某種「利益一致」的關係。

基於奇旺國家公園的研究,巴布.拉米科恩教授認為嚴謹和妥善的管理中,人類與大型貓科動物在公園/保護區中是可以共生共存的,也許人類無法管控自己的貪婪,但可以管控貪婪的人。

(老虎)

小考題:你認為「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一觀念是否合理?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註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鑒,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讀百卷 的精彩文章:

《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意味著中國人的想像力全面崛起
情緒並非與生俱來?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是一步一步建構而成

TAG:品讀百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