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原是趙雲部將,被諸葛亮提拔為五虎將之一,曾力阻姜維北伐

他原是趙雲部將,被諸葛亮提拔為五虎將之一,曾力阻姜維北伐

他原是趙雲部將,被諸葛亮提拔為五虎將之一,曾力阻姜維北伐

導語:我們知道,漢初有一位名臣叫做張良,在所有功臣之中,他的功勞居於首位,但他也深知帝王的心思,往往功臣都沒好下場,所以他決定功成身退,終日求仙問道,並最終來到了西川定居下來,兩漢400年,他的後代遺傳著他的聰明才智,張家一直人才輩出,到了三國,他的十世孫張翼入仕蜀漢,成為了蜀漢的頂樑柱之一。

公元214年,劉備最終平定了益州,為了能在這裡站穩腳跟,他開始啟用益州本地的豪族士人,張翼作為犍為的世家大族領袖,被徵召為書佐,之後不久又轉任江陽縣令。公元218年正月,劉備為了保住益州門戶率軍北征漢中,張翼成為趙雲部將隨軍出征。期間趙雲率領數十騎兵出城時恰巧與曹軍主力相遇,他急中生智,使了一招空營計,將曹操軍隊打得打敗,曹軍落入漢水中溺死者就有數萬。此戰中,張翼因把守營寨有功,之後又隨軍出戰殺退了曹軍,因此在戰後升任為梓潼太守。

公元231年,原本鎮守在南中的都督李恢去世,諸葛亮經過一番考察,決定任命張翼前去接替,但是張翼到任後用中原的法度去約束蠻族,執法太過嚴厲,因而引起當地蠻夷的不滿,首領劉胄趁機興兵叛亂。張翼本想率軍平叛,但是朝廷緊急詔令其回京,並派馬忠接管他的軍隊,這時部屬們都勸他應該早日回成都,他卻堅守崗位,繼續排兵布陣,直到馬忠到任,他才返回成都,最終馬忠憑藉他早期打下的基礎,輕鬆平定了叛亂。

公元234年,張翼跟隨孔明參與了最後一次北伐,並且再次高升為前領軍,率領先鋒部隊伐魏,但最終依舊是無功而返。孔明去世前為蜀漢的人事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對於張翼,他的評價很高,說他和將軍吳懿、王平、廖化、張崴四個人都是忠貞勇猛之士,都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因而後人將他們幾個人稱為"小五虎"。

張翼無論在正史還是演義中都沒有多少出彩的表現,但他和他的老領導趙雲一樣,為人謙恭厚重,同時治軍嚴謹,因此深受部下的愛戴和朝廷的欣賞,從縣令到前領軍,他是由諸葛亮一路提拔上來的,朝廷也因為諸葛亮十分賞識他,所以在公元238年又升任其為尚書,參與到了朝廷決策當中,並拜征西將軍,封列侯。

自從進入朝廷的決策層後,張翼的大局觀也被顯現出來,他一向做事謹慎,所以他十分反對姜維不顧及民力的北伐。因為當年的孔明主政12年,也僅僅進行了5次北伐,每次出征後都要修整數年以恢復國力,可姜維在短短數年裡卻接連十幾次伐魏,這就導致國力虛耗嚴重,張翼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總是和姜維當庭爭辯。不過他儘管發對伐魏,但是姜維每次出征都要帶著他,儘管他不樂意,但也總是盡心儘力,更不會搗亂。

結語:張翼的一生看似平庸無常,其實卻是貢獻頗多,他與姜維政見不合,卻從不會耍小人手段,直到蜀漢滅亡之際,二人依舊並肩作戰與劍閣,直到劉禪的投降敕令到來,他才丟下寶劍向魏軍繳械。但是最後姜維還是坑了他一把,在回到成都之後,姜維想借著鍾會的野心為自己復國,結果卻引火自焚,鍾會被自己的部下所殺,姜維也被亂兵砍死,而無辜的張翼和眾多文武大臣也都死在了這場動亂當中,終究沒有能夠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靜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自稱靖王之後,為何不說是劉邦之後?劉備的心機誰能懂?
劉備眼中的「棄子」,卻以八百人守城抵擋一萬敵軍,整整堅守一年

TAG:小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