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早的鉸齒魚類新屬種:優美玉帶魚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早的鉸齒魚類新屬種:優美玉帶魚

據《古脊椎動物學報》最新報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團隊在我國雲南羅平發現了兩億四千萬年前一種新的鉸齒魚類,命名為優美玉帶魚,並將其歸入拱魚目臘山魚科。優美玉帶魚代表了世界上最早的鉸齒魚類化石記錄之一,它的發現為了解全骨魚類的早期演化和鉸齒魚類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化石證據。

據介紹,鉸齒魚類包括拱魚目、半椎魚目和鱗骨魚目。生活在中北美和古巴淡水環境的雀鱔是鉸齒魚類鱗骨魚目的現生代表,被稱為活化石,為新鰭魚類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新鰭魚類是輻鰭魚亞綱最大的演化支系,幾乎分布於地球上各種水環境。除了多鰭魚和鱘魚,其它所有的現生輻鰭魚類都屬於新鰭魚類。圍繞著新鰭魚類的起源和早期輻射這一研究課題,近年來徐光輝團隊在雲貴交界開展野外工作,獲得一批保存完好的新鰭魚類化石標本。根據採集於雲南羅平中三疊世安尼期海相地層的四塊保存精美的魚化石,徐光輝團隊命名了一種新的鉸齒魚類屬種:優美玉帶魚。玉帶魚屬名源於羅平白臘山下的玉帶湖。「臘山玉帶」是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羅平覽勝記錄的著名景點之一。

優美玉帶魚是中三疊世羅平生物群中新鰭魚類的又一重要發現。雲南中三疊世羅平生物群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三疊紀海生化石庫之一,在研究二疊紀末期生物大絕滅後海洋生態系統的復甦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在羅平生物群中發現的拱魚目魚類代表了世界上最早的鉸齒魚類化石記錄,包括此前發現的格蘭德拱魚和蘇氏臘山魚。蘇氏臘山魚過去曾被歸入歐洲中三疊晚期的聖喬治魚屬,但新的研究表明它與優美玉帶魚及其它拱魚類關係更為密切。年代地層學研究表明歐洲的聖喬治魚比我國羅平生物群中的拱魚目臘山魚科魚類要晚四百萬年,分支系統學研究結果則顯示聖喬治魚比拱魚目具有進步的鉸齒魚類特徵。近年來,多個拱魚目屬種在雲貴地區三疊紀地層中的相繼發現表明,鉸齒魚類的早期分異比人們之前想像的要快得多。

該項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專項和古生物化石發掘與修理專項的經費資助。

圖1 優美玉帶魚正型標本(徐光輝 供圖)

圖2 優美玉帶魚另一完整標本(徐光輝 供圖)

圖3 優美玉帶魚復原圖(徐光輝 供圖)

來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你都不了解斑海豹,靠什麼保護?
科學家發現B型亞矮星可能是Ia型超新星的殘留伴星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