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李白一篇溜須拍馬的詩文,為什麼卻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李白一篇溜須拍馬的詩文,為什麼卻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人畜無害,而且還是古代重要交通工具的馬駒,怎麼就和「拍馬屁」這樣一個貶義詞聯繫到了一塊?

據說「拍馬屁」的說法起源於元朝,人們牽馬相遇,常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看看肥瘦如何,並隨口誇讚幾句。後來就引申為無原則地吹捧對方。

馬屁人人愛之,但怎麼個拍法卻大有講究。雖然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但如果強行尬拍,接受者尷尬的不好接,這馬屁反倒不如不拍了。

今天看鑒君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拍馬屁的技巧,全是乾貨知識點,收藏起來反覆看,假以時日定可以收到奇效,哈哈。

拐彎抹角

拍馬屁也要講究曲線救國,拐彎抹角更勝於開門見山。

唐朝宇文士及愛拍馬屁,唐太宗訓斥他說:「魏徵總是勸我遠離佞人,看來說的就是你小子。」

宇文士及情商很高,他說:「您天天被魏徵他們懟得下不來台。我要再不說點人話暖暖心,您貴為天子又有啥意思呢?」

唐太宗頓時心情平和,不再生氣。

這個馬屁不僅切合了人性,最關鍵的在於委婉地表揚了太宗善於納諫。

其實不管多高的領導都一樣,肉麻的馬屁只會讓他掉雞皮疙瘩,能引起人性共鳴的才會暢通無阻。

領導打球打的好,你直接誇他身體好恐怕效果一般。反倒不如以自己兼顧不了工作與健身為切入點,打著向他學習的幌子引起話題,說不定更能引起對方感情認同。

文采飛揚

如果馬屁拍的確實有文化有水平,也能發揮極佳效果。

大詩人李白其實也拍過馬屁,為楊貴妃寫過一篇《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堪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全詩無一字提及「楊」字,卻處處是貴妃的身影,詩中典故、意境、情調無一不是超凡脫俗,誇的玄宗眉開眼笑。

這種硬核馬屁不僅體現了對領導的高度尊重,也通過高大上的文辭給領導漲了身份,對有文化的拍手是上佳之選。

獨具匠心

不過硬核文化馬屁非一般人所能,而且也非馬屁常態。畢竟領導也怕過於張揚,不露痕迹、不動聲色的馬屁,更容易製造一發入魂的效果。

五代時晉王李克用捉到一個敵國姦細,姦細奉吳王楊行密之命,到太原描繪李克用的肖像。李克用命姦細畫一張自己的像,畫不好就殺,姦細頓時犯了難。

原來李克用瞎了一隻眼,要是如實畫下來,觸了忌諱肯定得死。可怎麼避開呢?

姦細連畫了好幾幅,有的是畫側臉的,有的是畫拿扇子擋住眼的,結果都是欲蓋彌彰,更突出了瞎眼的問題。

左想右想,姦細突然想到李克用是個神射手,於是畫了張李克用引弓將射的模樣,瞄準的時候,瞎的那隻眼正好自然地眯起來。

即掩蓋了缺陷,又顯示其優點,這個一舉兩得的馬屁頓時令李克用大喜,他也當場釋放了這個聰明的姦細。

可見馬屁拍得好,不止能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關鍵時刻還能保命。

春風化雨

最高級別的吹捧則是,盡量贊同其觀點、認可其價值、表揚其有別於人的特點,這些都是他們渴望外界關注並認同的地方,你說的正中下懷,他肯定受之不疑。

清代大文學家俞樾講過一件拍馬屁的佚事。

有人外出做官,老師告誡他為官不易,他說,我準備了一百頂高帽,逢人就送,應該會搞好關係吧。

老師怒曰:我輩應當以直待人,何須如此!

其人答曰:可是世上能像老師這樣不喜歡受人吹捧的,又能有幾個呢?

老師點頭道:你說的確實也有道理。

其人出門對別人說:我的一百頂高帽,就剩下九十九頂了。

這位老師舒舒服服受了一個馬屁,自己尚且不知道。什麼馬屁永不穿,說的跟真的一樣就不會穿。

灰飛煙滅

不過並非所有的馬屁都能拍到點子上,古代失敗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話說乾隆年間,有一個叫智天豹的神棍,編了一本叫做《大清萬年曆》的神書獻給乾隆。在書中他推演清朝的國運比周朝800年還要長,並且預言乾隆能在位58年,結果沒成想卻惹怒乾隆被砍了頭。

原來乾隆一直希望能執政60年,超過爺爺康熙帝,而當時他已經69歲,在位44年,按照智天豹的推演,最多只能再活14年,到83歲,這顯然逆了龍鱗,被殺只能怪自己拍馬屁的功夫差了點兒。

說到底,拍馬屁是一門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藝術,說話的不符合需求、不合時宜,就會拍非所好,一巴掌拍馬蹄子上。

其實看鑒君在這裡說這麼些拍馬屁的技巧,並非鼓勵大家都去鑽研馬屁大法。

拍馬屁只不過是日常人際交往的一種具體方式,雖然說起來令人不齒,但其實中也蘊含著人際交往的通用道理。

不論工作往來、朋友相處還是與陌生人建立聯繫,都要充分考慮溝通的技巧。

就像拍馬屁一樣,只有摸准對方脾氣、愛好、氣質特點,才能更好地化解障礙、傳遞信息、溝通感情。這些學問,值得每個職場中人仔細琢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如果扶蘇繼位,秦朝還會二世而亡嗎?
《水滸傳》中的八十萬禁軍,在宋朝真實存在嗎?為何打不過金人?

TAG:看鑒 |